許琳琳 張小平 陳常力
靜脈留置針的主要特點是靜脈留置針的塑料套管質地柔軟并富有彈性,對血管的刺激性小,并可隨血管形狀彎曲,不易刺破血管和滑出血管,便于肢體活動,留置時間長一般可留置3~5 d,減少了患者每天穿刺的痛苦和對血管的損傷。
1 資料與方法
1.1 適用范圍 靜脈留置針適用于長時間輸液、反復輸液、老年人、兒童、昏迷、躁動等患者。
1.2 部位選擇 手背靜脈、橈靜脈、肘正中靜脈、足背靜脈、大隱靜脈,小兒可選擇頭皮靜脈。選擇的血管要粗而直沒有靜脈瓣的血管。
1.3 物品準備 0.5%碘伏消毒液、消毒棉簽、型號合適的留置針、透明敷貼、一次性輸液器、止血帶、膠布。
1.4 操作方法 選用美國BD公司出產的留置針常規穿刺法,無菌輸液敷貼固定,宜選擇粗、直、富有彈性、充盈度好的血管;避開關節和靜脈瓣。穿刺前做好準備:針頭進入肝素帽少許,放開輸液管夾,讓液體充滿肝素帽及延長管,以避免空氣殘留。進針角度25~30度角刺入靜脈后,由于針尖附近有側孔,馬上見到回血,此時壓低角度至10~15度角,再進針3~5 mm以保證軟管進入靜脈,左手食指固定針翼,右手緩緩抽出針芯2~3 mm,再持一側針翼根據靜脈走向徐徐將軟管送入血管,將針芯拔出,再次用碘伏消毒穿刺眼,后用敷貼固定,貼上膠布注明穿刺時間。
2 護理
2.1 操作前嚴格洗手并噴消毒液消毒雙手,在整個操作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嚴格檢查留置針的包裝及有效期,針頭有無鉤,套管有無斷裂等現象。要求技術熟練,避免反復穿刺造成穿刺針及套管變鈍損傷血管周圍組織。
2.2 再次輸液時用0.5%碘伏消毒肝素帽,用5 ml注射器抽取1 ml留置針內藥液及血液,證明通暢后再接輸液器,如發現不通暢,不可沖洗,以防凝血塊進入血管內,形成血栓。連接輸液前嚴格檢查接頭連接情況及空氣是否排盡等,輸液結束拔出頭皮針時,護士應向肝素帽內注入3~5 ml生理鹽水肝素鈉注射液封管。在注入肝素液時一邊緩慢推入素液一邊拔出頭皮針封管,這樣留置針管腔內充滿了封管液,可避免血液返流,減少賭管發生,延長留置針留置時間,封管后用無菌紗布嚴密包扎,以防細菌污染,連續輸液時應每日更換輸液器一次。
2.3 經常觀察穿刺部位及詢問患者有無不良反應,如發現穿刺部位紅腫、硬結、滲漏液體、疼痛等應立即拔針更換穿刺部位。穿刺部位的紅腫、硬結、疼痛可用25%硫酸鎂局部濕熱敷,留置針留置時間一般為5 d左右,最長不超過一周,根據情況可2~3 d消毒穿刺針眼一次,同時更換無菌透明敷貼。
2.4 告知患者穿刺部位要保持清潔干燥,防止透明敷貼脫落固定不牢,一旦敷貼粘接不牢,及時告訴護士及時更換透明敷貼,更換敷貼時小心撕去敷貼,用0.5%碘伏消毒針眼及周圍皮膚,待干后重新用透明敷貼固定。
2.5 拔針 沿著血管方向輕柔地將留置針拔出,用干棉簽按壓穿刺點2~3 min,防止出血,用碘伏消毒穿刺點預防感染。
3 常見并發癥及預防
3.1 靜脈炎 護理人員應注意各操作環節的嚴格無菌,選擇靜脈盡量從血管遠端開始,避免選擇下肢靜脈置留置針,力爭一次穿刺成功;輸注對血管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前后應用生理鹽水沖管,以減少靜脈炎的發生。對于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應加強營養,增強機體對血管壁創傷的修復能力和對局部炎癥的抗炎能力。
3.2 液體滲漏 為避免液體滲漏,護理人員要加強基本功訓練,應妥善固定導管,囑患者避免留置針肢體過度活動,必要時可適當約束肢體,同時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過緊,并加強對穿刺部位的觀察及護理。
3.3 導管堵塞 靜脈高營養輸液后應徹底沖洗管道,每次輸液完畢應正確封管,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過快。
3.4 皮下血腫 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穿刺技術,穿刺動作應輕巧、穩、準。依據不同的血管情況,把握好進針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減少皮下血腫的發生。
3.5 靜脈血栓 為防止靜脈血栓的形成,穿刺時盡可能首選上肢粗靜脈,并注意保護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對長期臥床的患者應盡量避免在下肢遠端使用靜脈留置針,且留置時間不能過長。
4 體會
靜脈留置針已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既解決了患者反復穿刺的痛苦,又減輕了護理工作量,特別是對危重患者可隨時打開靜脈通道及早用藥,提高搶救成功率。留置期間患者感到舒適,不易損傷血管,確保輸液的安全,又可避免交叉反應的發生,較傳統的頭皮針方便。雖然它存在著許多并發癥,但只要正確的使用,做好日常觀察及預防護理,就能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宋士霞.靜脈留置針的應用及護理.中華醫學研究雜志,2003,3(2):15-16.
[2] 鄧昌惠,班樹萍,李有香.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