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許琳琳 張小平 劉艷芳
糖尿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低血糖反應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如果不及時查找原因,不及時正確糾正可使糖尿病病情迅速惡化,甚至昏迷,死亡。為減少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應的發生,對42例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進行原因分析,并制定護理對策,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3年3月至2008月2月我科收治糖尿病出現低血糖患者42例,年齡39~69歲,平均(43.5±3.4)歲。其中糖尿病腎病5例,糖尿病視網膜病9例,糖尿病足5例,腦血管病變13例,神經病變10例。
2 原因分析
2.1 口服碘脲素藥物的不良反應主要是低血糖反應。它與劑量大,飲食不配合,使用長效制劑或應用增強碘脲類降血糖作用的藥物有關,尤其是肝、腎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并可能在停藥后低血糖的反復發作[1]。
2.2 患者及家屬對有關預防低血糖反應的知識缺乏 服藥過量;接受胰島素強化治療者進餐過晚或進食過少,運動量大;濫用降糖藥物。
2.3 應用胰島素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醫護人員抽吸劑量不準確。
2.4 患者食欲減退,進食量少而降糖藥未減量,并長期使用強效降糖藥物而不復查血糖者。
2.5 對老年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腦血管意外的患者,血糖水平沒有維持在6.7~11 mmol/L而仍以一般水平來衡量。
3 護理對策
3.1 對于肝腎功能不全的老年人服用磺脲類或同時加強增效藥時,應定時測量尿糖定性和24 h尿糖定量,可作為判斷療效指標,并提供調整降血糖藥物劑量的參考。
3.2 加強對糖尿病患者的宣教,使他們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按時進餐,合理飲食,合理運動,合理用藥,并制定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案與自我護理方法。如出現心悸、心慌、饑餓、出汗、手足震顫等癥狀應立即減少活動,臥床休息并報告醫護人員。如果在外出時出現低血糖可先吃些糖果、面包以便及時糾正早期低血糖反應。
3.3 應用胰島素時醫護人員一定要做到抽吸劑量準確無誤并且操作劑量規范化。
3.4 對于長期使用降糖藥物的患者應定期復查血糖并適當調整劑量。
3.5 對老年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或腦血管意外患者,尤其注意避免發生低血糖,待急性并發癥痊愈或緩解后按病情再調整糖尿病治療方案[2]。如出現糖尿病昏迷要給予積極搶救處理后留觀數日。
通過以上護理措施,對糖尿病患者的用藥觀察趨向合理化與規范化,切實可行,使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反應大大降低,同時提高了護理質量和醫療安全水平。
參 考 文 獻
[1] 劉尊秀.糖尿病患者的護理體會50例.中國臨床研究,2006,6(1):49-50.
[2] 洪會玲.中老年人糖尿病的預防和護理.中國臨床研究,2007,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