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娟 謝蓉芝 吳華穎
【摘要】 目的 檢查對照醫療核心制度執行與落實時,發現在查對制度中,特殊患者在特殊場所接受特殊檢查、治療的身份正確識別的模糊因素。方法 制作不同種類、不同內容的患者安全標識手腕帶并與臨床使用。結果 特殊患者在特殊場所接受特殊檢查、治療時有了明確的查對執行依據。結論 8個月的使用結果表明,安全標識手腕帶實施,完善了查對制度,有效的提高的醫療護理質量,杜絕了重大醫療事故的發生,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 身份標識;手腕帶;查對制度;醫療安全
患者身份確認是指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對患者的身份進行查對、核實,以確保正確的治療用于正確的患者的過程。患者身份的準確辨認是保證醫療護理安全的前提,正確的患者身份識別是醫療安全的保障。雖然傳統的查對制度在防止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中起著關鍵作用,但傳統的確認方法尚不夠完善,醫療護理服務中因對患者查對不準確發生給錯藥、輸錯血甚至做錯手術的事件仍屢見不鮮。隨著醫療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患者身份進行確認的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如條形碼標識腕帶、無線及生物等患者身份識別技術已運用于部分醫院。[1]作為大型綜合醫院,對照核心制度執行工作流程檢查,發現在查對制度在臨床落實上存在不利因素,根據本院具體情況,針對特殊患者,(如:無自主行為能力的患者;昏迷、麻醉患者;產婦嬰兒等),在重要場所接受特殊檢查、治療時能正確識別身份,規范護理行為、提高護士識別隱患預防缺陷的能力,降低護理缺陷頻次[2]、減少醫療意外,優化護理流程,我院護理部特制作了患者安全標識手腕帶,在臨床應用8個月以來,收到良好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采用新型紙質和軟塑料材料。具有防水、抗熱一次性使用的特點。
1.2 設計及使用方法
1.2.1 種類區別
1.2.1.1 綠色安全標識手腕帶,有綠色通道的含義,為住院手術患者使用。內容主要為手術必要的醫療信息,如:手術名稱、手術部位、血型、藥物陽性等,方便手術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后麻醉未醒時的核對。
1.2.1.2 橙色安全標識手腕帶,有特別警示的含義,為住院患者中的無自主行為能力特殊人群(包括神志不清、暫時無法辨認搶救患者、70歲以上患者、老年癡呆癥等)使用。內容主要有患者一般信息、血型、聯系電話等,
1.2.1.3 粉色軟塑料安全標識手腕帶,為產科分娩患者使用,有產婦的信息。
1.2.1.4 新生兒用產房、兒科嬰幼兒標識手腕帶,含母嬰信息。
1.2.2 方法
1.2.2.1 全院統一啟用時間,方便修正問題。
1.2.2.2 制作及使用方法 在擇期手術手術前1 d;急診手術入手術室前;產婦進入產房前;危重患者進入ICU前,由責任護士填寫,與主管醫生核對,經患者或家屬確認后,統一佩帶于患者右手腕部,特殊情況下可戴于左手腕或腳踝部。明確書寫者,核對者的責任。
1.2.2.3 使用期間全面臨床跟蹤,反饋與解決問題、觀察效果質量。
2 結果
8個月的使用結果表明。
2.1 新型紙質和軟塑料一次性使用的安全標識手腕帶,具有防水功能,調適松緊,患者感覺舒適、輕便,讓患者和家屬增加了安全感,增進了醫患誠信度,。
2.2 相關人員在手術、搶救、麻醉、分娩、特殊檢查和預防走失的情況下,增加了查對的依據,方便了查對制度的執行與落實。
2.3 完善了醫療查對制度執行中,特殊患者在特殊場所接受特殊檢查、治療時有了明確的查對執行依據。進一步提高了醫療工作質量,保障醫療安全。
3 討論
查對制度是醫生、護士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嚴格執行的重要核心工作制度,是醫療護理安全的根本。傳統的確認方法,在執行“三查七對”的核對程序中,在臨床上執行起來并不理想,仍然可發生確認錯誤,從而導致護理安全的隱患不斷。醫院質量管理年活動,特別強調醫療安全。確保患者的安全與醫療服務質量的持續改進已成為醫院管理者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安全需要制度保障,護理制度需要護理人員的有效貫徹實施,要達到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就要解決較完善的管理制度與低效能執行之間的矛盾。調查分析研究影響護理制度規范執行的相關因素[3]。在護理缺陷事件中,有些事件雖然發生在護理工作中,但風險事件并不只是護士本身,而是由各方面原因造成的。臨床護理缺陷管理必須同醫院管理同步協調發展[4]。了解臨床護理缺陷事件的常見種類、分布特征,對提高護士防范護理缺陷,尋求有效的控制辦法,降低發生率,保障患者醫療護理的安全。加強對重點對象、重點患者、重點時段、重點環節 和重點制度落實的質量控制[5]。找出醫療查對制度在實際執行中存在的不完善因素,使用安全標識手腕帶,是針對問題的護理流程的再造,由醫生、護士、患者或家屬參與核對和確認,有效保證了重要診療操作過程中,查對制度準確無誤的執行落實,完善了查對制度,保障了醫療安全。
綜上所述,安全標識手腕帶實施,通過對危重患者、無自主行為能力的患者;昏迷、麻醉患者;產婦嬰兒等特殊患者設計的,確保這些特殊患者在重要場所接受特殊檢查、治療時能正確識別身份,完善了查對制度,極大的方便了執行者核對的執行落實,減少查對制度在臨床落實上的不利因素。對提高護士防范護理缺陷,尋求有效的控制辦法,降低發生率,保障患者醫療護理的安全,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有效的提高的醫療護理質量,杜絕了重大醫療事故的發生,對安全醫療起了好作用,值得臨床應用與推廣。
參 考 文 獻
[1] 楊卉,黃金.病人身份確認的研究進展.中國護理管理.ChineseNursingManagement,2008,8( 1) :50.
[2] 劉金妹,趙愛平,丁晨.影響規范執行護理制度的相關因素分析.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8) :34.
[3] 朱淑蘭,馬燕.護理缺陷管理與護理流程再造相關性分析.齊魯護理雜志,2008,14(7):90.
[4] 王朝霞,沈靜.臨床護理缺陷分析與應對.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8,10 (12) :148.
[5] 王春芬,崔莉.護理缺陷相關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現代醫藥衛生,2008,24 (14)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