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巖
[摘要]從碩士研究生作者群的角度出發,指出碩士研究生撰寫及發表學術論文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學術期刊論文 質量 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7713-87)對學術論文的定義是: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的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本文主要研究碩士研究生學術期刊論文質量問題,總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幾點建議,進而提高碩士研究生學術期刊論文質量。
一、碩士研究生撰寫學術期刊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術誠信度低
作者通過訪談了解到,一些碩士研究生在沒有第一手材料,也沒有新見解的情況下,就東拼西湊地寫論文,從不同角度寫同一題材的論文,簡單把以前的學術成果以另外的形式闡述,然后命名不同的題目去發表,而內容卻大同小異。這不僅侵害原作者的學術成果更導致了學術研究的重復性,降低了論文質量。
(二)論文缺乏創新
學術論文具有:學術性、科學性、創造性、理論性四大特點。創新性被視為學術論文的特點之一,這是由科學發展的需要決定的。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然而,部分碩士研究生的文章中統計數據、資料陳舊、缺乏時效性,一些碩士研究生甚至偽造材料。從文章內容上看,只是簡單的把以往學術成果、文獻資料進行移植整合,關鍵問題不突出,觀點不明確,既沒有特色也沒有個性,更沒有作者的新思想新見解,內容空泛。
(三)學術期刊論文寫作規范知識欠缺
我國為提高出版質量,先后頒布了一系列與編輯出版有關的標準和規范,論文的編排格式、計量單位、數值修約、參考文獻、符號和中外文字加工等方面都應參考國家有關標準和要求。盡管如此,很多論文并沒有嚴格執行規范,某種程度上仍在“自由發揮”,主要表現為:圖表和公式運用不規范;阿拉伯數字的使用;漢字數字的使用;計量單位使用不規范;參考文獻引用不規范等,以上這些問題都影響了碩士研究生撰寫學術期刊論文的質量。
二、影響碩士研究生學術期刊論文質量的原因
(一)撰寫動機的偏離
目前高校實行獎學金制度,就碩士研究生而言,部分院校獎學金的評定在一定程度上與其科研水平也就是公開發表專業學術論文的質量和數量相關聯。可以說,發表論文的數量,質量及刊物的級別是評定學生獲得獎學金等級的關鍵。
此外,一些高校將碩士研究生是否發表論文與其能否順利獲得學位掛鉤。作者對50名在校碩士研究生進行訪談,半數以上學生有意愿尋求代理發表論文,14%的學生已經通過代理發表論文。探究其原因,隨著碩士研究生的逐年擴招,在校碩士研究生數量與日俱增,但期刊有限,審稿周期長,因此部分學生,擔心自己水平有限發表不了論文影響學位的獲得,于是便尋求一條發表論文的捷徑—找代理買版面。
(二)對學術規范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初次進行科研創作,對于與論文發表相關的法律法規不了解在我國的現行法律中,知識產權法中的著作權法是與科技論文發表關系最為密切的法律。很多研究生作者對于著作權法并不了解,往往在論文書寫或發表過程中牽涉到侵犯著作權法的問題。在選擇論題、組織材料、提煉觀點,以及分析闡述和規范化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和經驗往往都還欠缺,但在急切希望獲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心理支配下,一些人可能會弄虛作假、虛構內容或剽竊他人科研成果。
(三)與導師、同學之間學術交流不足
伴隨著碩士研究生大規模的擴招,導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指導的時間與精力越來越少,有些研究生沒有積極的在導師有限的時間內,將已有的比較成熟想法或是比較成型的論文構思主動地與導師交流,尋求指導。甚至有些研究生從論文的選題、寫作到發表完全避開導師指導致使論文質量與發表率降低。
每個碩士研究生都自己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與不同的同學交流能碰撞出許多靈感的火花。然而,現在不少學生缺乏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論文寫作“孤軍奮戰”,互不交流,資料、資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與共享。
(四)部分用人單位對碩士研究生發表的論文質量重視程度一般
碩士研究生讀研原因諸多,部分讀研是為了更好的就業。然而部分企業并不看中其論文的質量以及是否是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看重的是碩士研究生在所學專業方向上的實踐經驗,項目開發經歷等。
三、提高碩士研究生學術論期刊論文質量的幾點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學術期刊論文寫作發表觀
首先,碩士研究生自身要端正撰寫動機,不要為發表論文而寫論文,要主動開展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盡早進入狀態,投入到論文寫作中,“廣撒網”閱讀本專業領域相關著作,文獻資料,并在讀書,做實驗、科研實踐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為今后確定論文寫作方向打好優良基礎。避免由于寫作時間緊迫而造成論文質量的下降。
其次,高等院校碩士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導師要發揮督促作用,幫助其了解學術論文發表的目的和意義,樹立正確的學術論文寫作觀。
(二)加強學術道德規范教育
首先,高等院校要加強學術道德教育。
高等院校通過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如開設專題講座、辯論賽、開展科技發明競賽等等,讓碩士研究生在實踐中增強學術道德意識。開展有關學術規范的主題講座,如舉辦“學術道德建設”、“學術期刊論文寫作中的學術道德問題”等。
其次,弘揚科學精神,培養研究生嚴謹的治學態度。
碩士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導師要對碩士研究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向他們指出科學是嚴謹的,幫助研究生樹立實事求是、嚴謹求實和潛心鉆研、積極探索的治學態度,自覺抵制急功近利、追名逐利、虛夸浮躁甚至剽竊他人成果等。培養碩士研究生對科研的興趣并嘗試自主進行科研,通過開展學術報告活動培養學生正確的治學態度,促使其產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興趣,從而引導碩士研究生走上正常、健康發展的科研道路。
再次,與導師、同學增強互動與溝通。
創新并不意味著學術上的標新立異、另辟蹊徑,而是要題材精當,內容新穎。文章內容百分百的創新是不可能做到的,一篇文章如能做到一到兩個創新之處就是較好的論文。創新可以是寫作的方法、數據分析方法、資料論證方法、實證研究方式、實踐方法和步驟的創新,也可以是內容上的創新,文章有特色、有個性、有時代性、有作者在這一領域獨到的觀點見解。
創新要求導師對碩士研究生在學術規范上提出嚴格要求的前提下,在學位論文指導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提出的一些觀點進行啟發和引導,平等地與碩士研究生討論學術問題,鼓勵學生做出創新性成果。
碩士研究生自身要積極主動地運用多種方式與導師、同學交流,如電子郵件、電話、短信等。避免由于時間、空間等的限制,制約之間的互動。要了解現階段的研究狀況,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學術研討會,參加各種性質的學術講座,對所研究方向的現狀和目前研究的深度等問題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以便把握好自己研究的創新點。
(三)開設“學術期刊論文寫作規范”課程
首先,要讓碩士研究生了解寫作和發表學術論文是開展學術交流、促進科研信息的傳播重要的環節,是培養自己成為科研工作者的重要途徑。
其次,課程內容要讓碩士研究生了解寫作學術期刊論文的步驟和基本要求,掌握學術期刊論文寫作前的準備和寫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學術期刊論文的格式和書寫規范包括論文標題的擬定、摘要的格式及內容、正文的結構及層次標題、討論部分應敘述的內容及特點、參考文獻的著錄、英文摘要的撰寫、圖表的設置等;文章修改潤色的技巧;相關文獻的搜集方法介紹國內外覆蓋范圍較大、較有影響力的文獻數據庫以及其檢索方法和基本功能;與學術期刊論文寫作、發表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知識產權保護法和著作權法等;指導碩士研究生作者了解期刊出版信息、選擇合適的期刊投稿。
(四)定期開展學術論文期刊寫作規范講座、咨詢
倘若學校尚不能開設“學術期刊論文撰寫作規范”課程,可邀請校內外高水平論文作者,本校學報編輯或者期刊資深編輯來校開展學術期刊論文寫作規范講座。講解選題技巧,論文寫作規范和技巧,投稿技巧,指出論文寫作中常出現的問題,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以提高碩士研究生學術期刊論文寫作能力。
四、小結
隨著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規模的擴大,碩士研究生投稿已成為科技期刊稿件的重要來源,成為值得關注的作者群.學術期刊論文寫作是碩士研究生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保證論文質量,促進碩士研究生教育健康發展,碩士研究生學術期刊論文的質量有必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以維護學術交流和科研管理的正常秩序,從而促進碩士研究生學術論文健康持續地發展,提高碩士研究生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1]王學風.論研究生學術道德教育的內容和途徑[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1).[2]鐘芳芳,肖文英.基于道德認識談研究生的學術道德建設[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1).[3]王林.研究生學術規范教育的調查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05,(10).[4]張菊,朱孝峰,等.高院開設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課的思考[J].高教論壇,2008,(12).[5]彭春妹,陳元.文科碩士研究生學術論文寫作規范知識欠缺的現狀、成因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1、2).[6]劉慶文.研究生——科技期刊值得關注的作者群[J].編輯學報,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