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楠
[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關系到世界各國政府的決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響已日益為國際社會所廣泛關注。文章分析了經濟全球化發展浪潮對我國的影響及采取的對策。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 影響 對策
對于我國來說,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為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創造條件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對我國的經濟安全提出新的挑戰,這些挑戰和威脅的存在使我國的經濟面臨嚴重的沖擊。我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結合自身經濟發展的特點和狀況審時度勢,不可盲目的跟隨國際潮流。我國要從戰略的高度,全面考慮到我國的經濟現狀,理性的看待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在綜合分析的基礎上積極融入全球化進程,爭取實現我國經濟迅猛發展,為建設全面和諧社會打下良好的經濟基礎。
一、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及特征
從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歷程來看,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統一大市場。在全球市場分開的情況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往、地區之間的自由化貿易不等于經濟全球化或者說只在某些方面具有經濟全球化的特征。經濟全球化,主要是指資本、信息、技術、勞動力、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進行流動、配置、重組的過程,是生產、投資、金融、貿易使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相互融合、相互依賴、相互競爭和制約的趨勢。它是世界經濟規律的體現,使企業生產的內部分工不斷朝橫向和縱向擴展為全球性分工,使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優化組合和資源優化配置,從而促進了各國和全球經濟的共同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各國和全球共同面臨的社會經濟問題。經濟活動和經濟運行的全球化,成了我們所處時代的基本趨勢和基本特征之一。經濟全球化的具體特征表現為:1,市場經濟體制的全球化2,貿易的全球化3,生產的全球化4,企業的全球化5,金融全球化和經濟信息化6,區域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強和國際經濟組織日益健全
以上有關經濟全球化的六個方面的特征,是對我們所處時代經濟生活的全面概括。它們對現實的經濟運行既有著各自不同的影響,發揮著獨立的作用,又互相制約、互相補充,共同推動著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和廣泛的,在提高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促進國際貿易迅速發展的同時,經濟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帶來了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對于我國而言,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為我國參與世界經濟、吸收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可能給我國帶來風險,對我國經濟安全、價值觀念提出了挑戰,如果我們不能統籌好這些關系,就可能為經濟全球化付出沉重代價。
三、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發展的機遇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貿易投資自由化,獲得過去難以得到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資本、市場、資源和其他有利條件。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分工大發展、資本流動,對于我國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缺口,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整個經濟起飛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經濟全球化為我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經濟全球化為我國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資的條件和機會。
第二,經濟全球化為我國的資本外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使其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增長迅速。
第三,經濟全球化促進了我國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
第四,經濟全球化使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步伐加大。
由此可見,我國通過參與經濟全球化可以使國內資源得到最為充分的合理配置,同時通過參與經濟全球化,還可以使我國在日益劇烈的國際競爭中,加快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現代化的實現。此外,經濟全球化也可推進發展中國家的政治改革,加速全面和諧社會的實現。
四、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挑戰
對于我國來說,經濟全球化在帶來機遇的同時帶來的挑戰更是嚴峻,我國在與發達國家分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部分利益的同時,卻承受著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挑戰主要有:
第一,我國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處于不利地位。
第二,經濟全球化下的金融全球化在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帶來了不容忽視的金融風險和經濟沖擊。
第三,在解決全球性問題時,我國也面臨著許多問題。
第四,經濟全球化導致和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進一步不平衡。
第五,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五、我國經濟發展的對策選擇
在充分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之后,對我國來說,面對經濟全球化這一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我國又該如何做出自己的戰略選擇。我國面對跨國公司強強聯合搶奪全球市場的挑戰以什么去應對?面對不斷開放的金融市場我國的金融系統該怎樣應對?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與否,直接決定著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成敗,最終將影響到我國經濟現代化的實現與否。因此,我國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必須審慎對待,不可盲從。要從戰略的高度,全面考慮到經濟現狀,綜合平衡各方面的關系,權衡利弊,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參與戰略和對策選擇。
在正確處理好以上關系的同時,我國應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戰略選擇:
第一,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參與到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第二,維護國家經濟主權,保證經濟安全
第三,大力推進國內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第四,經濟區域化和集團化是發展中國家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有效途徑
對于我國而言,在參與經濟全球化之前,首先積極參與地區經濟一體化組織。地區經濟一體化為發展中國家參與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有利條件,積累了經驗,提供了鞏固的大后方。
六、結束語
對于經濟全球化趨勢,許多的學者強調,我國應采取經濟的對策,趨利避害,尋求發展。我們要切實加強自身的發展與進步,不斷提升本國的綜合實力,積極與國際接軌。針對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的一系列沖擊和風險,建立新的經濟金融秩序與制度,防止或降低世界經濟金融不穩定因素造成的沖擊。同時國際組織應更多地考慮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發達國家有責任幫助發展中國家。而發展中國家也應加強團結合作,維護自身的利益,積極努力尋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參考文獻:
[1]伍貽康.經濟全球化與發展中國家.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4.[2]張寶珍.經濟全球化需要研究的十大問題.世界經濟,1998,9.[3]唐任武.經濟全球化的實質與中國的對策.世界經濟,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