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寬 李建朝
隨著現代化、智能化建筑的發展,大型公共建筑(營業廳、展覽廳)、生產廠房、大型車庫等不斷涌現,在建筑物內的中庭、自動扶梯的開口部位等需要特別消防防護以及一些大面積的公共建筑(營業廳、展覽廳)、生產廠房、大型車庫等因其建筑面積超過了規范規定的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面積,因功能或工藝要求使設置防火墻或防火門存在困難,滿足不了安全要求,這種情況下可設符合防火墻耐火極限判定條件的防火卷簾進行防火分隔。目前常見的設置防火卷簾的部位有自動扶梯周圍,中庭與樓層房間、走道、過廳相通的開部位,生產車間中的大面積工藝洞口以及大面積建筑中設置防火墻有困難的部位。
為及時控制火勢,防止火災向其他部位蔓延,減少火災損失,發生火災時防火卷簾應能及時關閉。我國消防技術標準要求防火卷簾應具有自動、手動和機械控制功能。目前,建筑工程中使用的防火卷簾基本都能滿足上述三種功能要求。但三種功能中如何確保自動控制功能及時、有效地關閉防火卷簾,控制火災蔓延,減少火災損失和人員傷亡,作者結合防火卷簾實際使用中的功能與特點,主要從防火卷簾門的控制功能進行闡述。
一、 關于防火卷簾門兩側設置火災探測器在選型和聯動控制上的優化
目前建筑工程中防火卷簾兩側普遍設置火災探測器組及其報警裝置作為自動控制,采用兩種類型的火災探測器探測火災信號,一種是感煙探測器,另一種是感溫探測器。在辦公樓、商場等場所,一般情況下感煙探測器比感溫探測器探測火災信號快,也即能較快地報警,所以,均采用感煙探測器報警信號作為第一控制信號,感溫探測器報警信號為第二控制信號。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第6.3.8.2條對防火卷簾的控制,應符合下列要求: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應按下列程序自動控制下降:1.感煙探測器動作后,防火卷簾下降到距地面1.8米處;2.感溫探測器動作后,防火卷簾下降到底。上述控制方式雖有利于減少防火卷簾的誤動作,卻不利于及時關閉防火卷簾、有效控制火勢蔓延。首先,同一火源采用兩種類型的探測器,不能及時探測火災信號、關閉卷簾門。由于各種物質有不同的燃燒特性及規律,并非所的有物質燃燒都是先產生煙而后產生溫升,有些燃燒初期主要產生煙,而溫升卻不明顯;有些初期可能產生大量的熱和火焰,而很少產生煙。在上述場所,兩種不同類型的探測器都很難有效地探測到火災信號,容易延誤關閉卷簾的時間。即使物質燃燒是先產生煙,而后產生大量熱,因受火場各種因素影響,兩種探測器在火災初期及時探測火災信號并關閉防火卷簾并不容易,當感溫探測器報警時,火災已發展到一定規模,容易向其他部位蔓延。其次,采用兩種啟動的控制方式不利于及時關閉卷簾,當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到距地面1.8米處,因感煙與感溫探測器動作時間不同而存在一個延時時間,這對于火場內人員的疏散是十分必要的,但對于不同場所,人員疏散時間要求及火災蔓延速度各不相同,而目前這種控制方式取決于感溫探測器動作的快慢,其延時時間是不確定的,就不能有效地保證人員疏散并及時關閉卷簾,容易造成人員傷亡和火災蔓延。基于以上因素,建議對防火卷簾的聯動控制方式作如下優化:
(一)宜采用同一類型的火災探測器代替而不是通常的兩種類型的火災探測器
在同一場所,同一種類型探測器的兩個探測回路能更及時地探測到區域內的初期火災,使防火卷簾及時關閉,有效地控制火勢蔓延。在選擇火災探測器種類時,要根據探測區域內可能發生的初期火災的形勢和特點、房間高度、環境條件以及可能引起誤報的原因等因素來確定,與保護區域內其他部位選用的火災探測器相適應,即:
1.火災初期有陰燃階段,產生大量的煙和少量的熱,很少或沒有火焰輻射,應選用感煙探測器;
2.火災發展迅速,產生大量的熱、煙和火焰輻射,可選用感溫探測器、感煙探測器、火焰探測器的組合;
3.火災發展迅速,有強烈的火焰輻射和少量的煙、熱,應選用火焰探測器;
4.火災形成特點不可預料,可進行模擬試驗,根據試驗結果選擇探測器。
(二)采用一次啟動,中間延時下降的方式
當第一個火災探測器探測到火災信號后,只發出報警,防火卷簾不下降,第二個火災探測器探測到火災信號后,防火卷簾下降到距地面1.8米處,經一段時間延時后,防火卷簾下降到底。
兩個火災探測器動作后才啟動防火卷簾,能夠有效地防止誤動作;選取用同一類型的探測器,而且安裝位置很近,當發生火災后,兩個探測器動作間隔的時間不會太長,能夠迅速地探測初期火災,防火卷簾下降到距地1.8處,經延時一定時間后再下降到底,對于火場人員的疏散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一延時時間的長短應根據不同場所 人員安全疏散要求在安裝時進行設定,確認后,不應受火場其他因素的影響。
通過改進以上兩種控制方式,無疑能使防火卷簾更及時地動作、有效地控制火勢蔓延,更好地發揮作用。
二、 關于探測器命令防火卷簾動作問題
防火卷簾的控制是由火災報警系統及其聯動裝置完成的。規范中僅僅規定作為防火分隔的非通道上的卷簾門接受到煙感信號時一降到底;走道上的卷簾分二步下降,接受煙感信號時,降到距地面1.8米處,接受溫感信號時,完全關閉。但規范中沒有規定哪些探測器動作可以命令卷簾門動作,是防火分區內所有探測器還是防火卷簾旁的探測器呢?有的設計部門或工程安裝單位片面理解規范中的有關條款,在防火卷簾旁增設專為防火卷簾聯動控制用的煙感或溫感探測器,也就是只有當這些探測器動作時,防火卷簾才動作。設想當一個防火分區內發生火災時,遠離防火卷簾的探測器接受到信號,而防火卷簾旁專為卷簾門控制用的探測器因風向等原因沒有接受信號,這樣會導致此時應關閉卷簾門來阻止火勢蔓延,但防火卷簾卻動作不及時,延誤關閉時間,失去防火分隔作用。
尤其是中庭防火時,防火卷簾要設置數樘,要等到這些卷簾旁的探測器接受到煙或溫的信號時,才一一下降防火卷簾,中庭的防火功能將大大削弱。
因此,正確的防火卷簾的聯動方式應是:當防火分區內的任一個火災探測器探測到火災信號時,就應將整個防火分區應該聯動的防火卷簾全部及時下降;如果防火分區內有安裝在走道上的防火卷簾時,應在防火分區內增設幾個溫感型探測器,至少應在走道卷簾門兩側附近安裝溫感型探測器,而不僅僅是在防火卷簾旁裝溫感探測器。這樣的安裝方法即能及時有效地將火勢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又能避免走道上的防火卷簾因探測器過早動作而下降到底,影響人員疏散。如果有人員被困在卷簾內,則可通過卷簾門旁的手動控制按鈕將防火卷簾提升,使人員撤離。
三、 防火卷簾的日常維護及管理
火災發生后,防火卷簾能否及時下降來控制火勢蔓延是撲救建筑火災較為關鍵的因素。因此,防火卷簾的日常維護及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防火卷簾的執行機構主要是控制箱和傳動裝置,一般傳動裝置和控制箱安裝在現場,且往往在吊平頂內,平時檢查設備時較容易被忽視。因為控制箱內安裝有電源、繼電器、行程開關等。當這些元件安裝使用時間久時,容易引起老化失靈,再加上平時不經常對防火卷簾進行自動或手動動作,一旦發生火災,防火卷簾往往降不下來,導致損失擴大。所以作為建筑管理單位應每季節進行例檢,消除設備故障隱患。其次,在防火卷簾的下方不得堆放任何有礙防火卷簾降到底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