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 湯戌
(鄭州經貿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136-02
摘要: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交流,因此聽說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探索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有效途徑,指出成功的聽力理解源自聽者的語言知識儲備以及有效的聽力技能。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設法創設良好的英語環境,使學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掌握語言的規律,做語言的主人。
關鍵詞:交流;聽力技能;訓練方法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近幾年各類英語社會辦學層出不窮,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迅速,尤可見國人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重視程度。然而,英語教育的現狀尚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代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在目前大學英語課堂上,幾乎都是以講單詞,講句子為核心,依然沒有脫離中學英語教學方法和模式。對于剛跨入大學校園的學生們來說,他們對大學生活中學習問題上的全新期待和盼望與老舊的教學模式形成強烈反差,自然會導致產生厭學情緒。
聽力作為英語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的第一位,往往被應試教育下的教師和學生所忽視。其實,聽力訓練本身能夠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通過簡單有效的訓練方法,在學習中體驗自我實現的成就感,達到想學、喜歡學的境界,從而全面提高英語學習的各項技能,避免厭學情緒。
英語教學的重點是學生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的培養,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交際能力,提高聽力不僅有利說讀寫譯這四項技能的發展,而且為開展日常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造成學生聽力理解困難的因素很多,如生詞、復雜的句子結構、內容熟悉度、語速、背景雜音和語音語調的變化等。以下是我從學習策略方面淺談幾點看法。
一、影響聽力理解的主要因素
1.詞匯量
詞匯量在英語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聽力訓練的基礎,每一個對話、語段、語篇都是由句子組成,而句子的基本單位正是詞和詞組。在聽的過程中,我們能模仿出所聽的發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詞匯量,便無法知曉其含義,你所聽的內容就難以得到完整的理解。
2.聽與讀的關系
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的時間往往超過聽力訓練時間,在讀的過程中又常常采用默讀的方法,這樣,聽覺器官和視覺器官的發展勢必不平衡。實驗證明,對同一個或若干已學過的詞,學生聽和看的反應是不同的,視覺辨認的能力遠遠大于其用聽覺辨認的能力。正因為如此,才會產生這樣的現象:面對一個熟悉的單詞,學生看得懂,寫得出但往往聽不明白。
3.聽與記的關系
“聽”并非是被動消極的,它是一個主動積極的對信息進行認知加工過程。從外部的聲音信號到內部的聽覺理解要經歷一系列的神經傳導階段,從這一方面看,記憶與聽力理解密切相關。語言學家將這種記憶稱之為瞬間記憶和短暫記憶,這兩種記憶是聽力理解的依據。但問題是瞬間記憶和短暫記憶所保持的時間很短,在聽力范圍內,瞬間記憶保持時間僅為0.25~2秒,而短暫記憶所保持的時間最多也不超過1分鐘,這樣就給聽力理解帶來一定的局限性,大大增加了聽力理解的難度。
4.速記的能力
速記是英語聽力應試的重要技巧,也是一種復雜且要求很高的技能。速記時通常可采用縮寫形式,單個的詞可以取這個詞的首字母,多音節詞可以取兩到三個字母;一般疑問句可縮寫成Can...do...?或Do(Does)...do...?;特殊疑問句可縮寫成When...、Why...等。通過這種途徑,把語音信號變成視覺信號,就可延長信號在大腦中反應的時間,提高判斷的準確性。
二、解決途徑
通過對上述影響因素和聽力能力的分析,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有以下幾條解決途徑。
1.單詞發音訓練
要聽懂別人的發音,首先要自己發音準確。針對這些,對學生有必要進行大量的語音練習,以糾音為主,突破語音關。著重掌握單元音與雙元音的區別,了解英音與美音的區別,分別進行強化訓練,要求每個學生讀準為止。
2.放聲朗讀
在聽力訓練中,有一個很容易被疏忽但實際上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好方法,那就是放聲朗讀。通過反復大聲朗讀,可以使單詞的發音進入腦中形成牢固的記憶。長期持之以恒地朗讀練習,能夠形成條件反射,使大腦不再本能地抵觸原本生疏的英語,久而久之,聽力水平就會有明顯提高。
3.講授語言知識,提高聽力的技能技巧
學生聽力差,一方面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聽力實踐,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語音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既要加大對學生的聽力訓練,又要加強對學生語音知識方面的教育,以便更好地指導他們進行語音強化訓練。訓練過程中應該給學生講解并訓練弱讀、連讀、意群、停頓,不完全爆破和濁化等方面的知識。例如當s遇到清輔音k,p,t時,就要讀它們成對的濁輔音g,b,d,當學生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后,就不會把sky、student、space等單詞讀錯。
連讀也很重要,告訴學生們前一個單詞如果是輔音音標結尾,后一個單詞是元音音標開頭,這時為了使語音變得更加完美,就要進行連讀等等。告訴學生英語中一個句子根據其表達的意思和語法結構可分為若干小節,每一個小節稱為一個意群,閱讀時不能隨意亂搭配,要求按一定的習慣和語法規則來閱讀。
4.精聽和泛聽相結合
在聽力訓練中,既要做到準確無誤地聽出某些重要的數據、年代、人名、地名及事件,又要兼顧把握句子的大意,這樣就必須把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交替練習。泛聽時先著眼于大處,只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細節,一氣呵成,不宜中間打斷。泛聽的遍數由材料的難度和自己的聽力能力來決定。在精聽時,要首先熟悉聽力材料中的生詞,然后把錄音內容從頭至尾聽一遍,把聽不懂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聽,直到聽懂為止(注:聽課文錄音磁帶應該精聽)。所以泛聽和精聽這兩種訓練應該兼而顧之。只泛不精,便會養成不求甚解的毛病;只精不專,則抓不住大意,往往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以上所介紹只是一些提高聽力的基本做法,在課堂上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進行更符合學生實際的聽力訓練,擴展出更多的適合于學生聽力訓練的方法,繼而激發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全面提高英語各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