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照陽
互聯網絡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后出現的新的傳媒,隨著傳播科技的飛速發展,互聯網絡如今已成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后的“第四媒體”。與此同時,網絡新聞的采訪、寫作和編輯也成了新聞業務中新的重要組成部分
何謂網絡新聞?至今還沒有嚴格的定義,但就其特性來看,網絡新聞是指在互聯網上利用網絡技術和網絡功能對新近發生的事實所作的多媒體、全方位的報道。網絡新聞的采訪業務正是為這種報道所作的準備。而網絡新聞采訪主要是由網絡記者完成的。網絡記者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網絡記者包括全體網民,因網絡新聞的傳播通道相當多,這就決定了其發布者、轉發者可以是任何機構也可以是任何個人,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大批上網的個人用戶成為業余甚至專職新聞記者。狹義的網絡新聞記者是指風格傳播媒體(網站)中所有從事新聞實務的專業人員。這一定義與傳統的記者定義相當。不同的是,網絡記者應是一種身兼數職(采寫攝錄、編輯、播音、主持人、發布等)的多媒體數字記。本文所提及的網絡記者是就其狹義而言的。這類記者一般具備較高的理論政策水平,有深厚的新聞學、傳播學專業知識和各科知識的底蘊、高超的新聞采寫能力、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熟練的網絡傳播技術及操作能力等。這類記者所采集和傳播的新聞,一般能在保證真實性的基礎上,運用與新聞內容相符的體裁和簡練的語言在網絡中傳播。
網絡采訪是新聞記者在現實的和虛擬的兩個截然不同的空間中所進行的采訪,采訪所得的新聞素材及由此而寫作/制作的新聞,是在網絡空間里進行和完成傳播的,這就決定了網絡新聞采訪與傳統新聞采訪相比,既有相通之外,也有其獨特的個性魅力。故當今網絡新聞采訪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網絡信息資源龐大豐富
通過上網獲取新聞線索,將使記者耳聰目明。網絡媒體是一個開放型的全新媒體,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發布消息,而且沒有人能在網上封鎖消息。因此,上網大大拓寬了記者的視野與獲取新聞的渠道。網絡中成千上萬的資料庫和各種不同的網站、新聞組等,為記者提供了豐富的可供選擇的新聞資源。記者可通過層層鏈接和一些特定的詞語、符號等,快速發現新聞線索,自主而獨立地找到所需要的新聞背景等。在網絡中對動態新聞的采訪和報道一般都采用現在進行時,突破了截稿時間和采寫篇數的限制。所有的新聞只要一采寫成功,都會進行實時報道和滾動報道。
二、采訪跨越距離時空約束
因為網絡具有全球性,因而網絡中的采訪范圍也具有全球性的特點,對于一些不能、不宜于或因距離太遠而無法進行現場采訪或調研的新聞事件,記者就可通過因特網在辦公室或家中進行全國性或全球性的實時采訪。如通過電子郵件、新聞組和郵件列表等進行文字采訪;通過語言信箱、網絡電話等進行口頭采訪;通過因特網的Netmeeting等進行可視化的面對面采訪等。新華社特稿社記者熊蕾曾利用電子郵件在一周之內采訪了美國、英國、日本、瑞士、加拿大等國的10位科學家。由此可見,網絡采訪速度和采訪范圍是傳統新聞采訪難以企及的。
三、網絡新聞采訪一站式多媒體化
網絡新聞采訪是以多媒體新聞素材為其采訪對象的,其采訪的素材涵蓋了和融合了三大傳統媒介新聞采集的內容,既有靜態的文字和圖片的采訪,又包括聲音和動態視頻的采集和攝錄,是一種多媒體的全方位采集新聞素材的活動。每個記者集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和錄音、錄像記者于一身。目前,網絡記者和網絡新聞采訪方式在國內外的不少網絡媒體中開始出現。《人民日報》網絡版記者在報道澳門回歸儀式期間,先用數字攝像機和數碼相機拍攝下了當時的場景,然后開始用文字處理系統、圖像處理系統、非線性編輯系統等軟件立即投入視頻報道和聲音報道的制作以及文字新聞的寫作。從傳統的新聞采訪來看,當時的兩位網絡記者是一身兼多職,既寫文字報道,又要錄音、拍照、攝像,做后期編輯,采制文字配圖片,還要上網傳輸數據。
四、全數字化采訪手段廣泛應用
網絡新聞采訪所用的采訪工具主要是全數字化的計算機網絡,以及可以與這一網絡相通的一系列全數字化的新聞采訪和傳輸工具。這些數字化的工具主要包括有:筆記本電腦,數字錄音和攝像設備,數碼相機,大容量的便攜式存貯設備,可與計算機網絡連為一體的衛星電話、電子郵件、聊天工具ICQ、聯網數據庫等。在這些工具的幫助下,記者有時足不出戶就可以采集所需的新聞素材。
五、記者采訪業務能力和使用技術能力的合一化
傳統新聞傳播一般是采編分離的,即記者主外,編輯主內,隨著網絡新聞對時效性和現場感要求進一步提高,由記者獨立地完成新聞采編及發布流程的情況開始出現,此時記者同時擔任著編輯的職能。采寫編合一成為網絡新聞傳播實務的一大特色。盡管沒有人給這網絡記者下過明確的定義,但較普遍的認為是:網絡時代的新型記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和多方面的知識,能夠在從文字到電視甚至于新信息技術等寬廣的領域內交叉工作。
綜上所述,網絡時代的采訪特點,對于我們已經習慣傳統媒體采訪流程的記者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備傳統媒體所必需的新聞從業技能,毫無疑問,還需要具備一定的電腦知識和操作能力,掌握英語這一輕松馳騁網絡的工具,能夠收發電子郵件和上網獲取信息。當然,一個更為優秀和完善的新媒體記者,將是一個擁有自己的個人主頁,熟悉處理文本、照片、圖表、音頻和視頻等材料,以及各種電腦文化的復合型人才,這才也能真正適應網絡時代的采訪特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