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文
摘要: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財務管理的觀念、制度和管理水平都有待加強。本文針對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措施建議,以促進中小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管理 資金
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吸納勞動力、促進市場競爭、方便群眾生活、推進技術創新、推動經濟發展等多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我國中小企業內,作為現代企業管理核心的財務管理尚不規范,存在許多與自身發展和市場經濟均不相適應的問題,導致其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面臨巨大困難,嚴重阻礙了企業的健康發展。深入剖析中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探討及時有效地加強財務管理的措施,創新財務管理機制,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這是我國中小企業的首要任務,也是做強中小企業的關鍵。
一、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內部財務控制薄弱。中小企業受規模和人員素質的限制,財務控制存在以下弱點:(1)存貨控制薄弱,造成資金呆滯。(2)應收賬款周轉緩慢,造成資金回收困難。
2.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觀念陳舊。中小企業典型的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企業的投資者同時就是經營者,這種模式勢必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而且,中小企業大部分屬于個體、私營性質,企業領導者集權力于一身,并且對于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缺乏應有的認識和研究,致使其職責不分,越權行事,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監控不嚴,會計信息失真等。
3.資金短缺,融資困難。資金緊缺是困擾中小企業的老大難問題。其主要原因:第一,中小企業經營的不確定性及其高倒閉率,加上它在市場變化和經濟波動中顯現的脆弱性,造成中小企業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第二,國家沒有專設中小企業管理扶持機構,國家的優惠政策未向中小企業傾斜,使之長期處于不利地位。第三,政府對銀行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缺乏鼓勵措施,導致銀行缺乏對中小企業貸款的積極性。
4.融資困難,資金嚴重不足。中小企業受體制限制融通資金渠道比較狹窄,目前普遍存在融資難、告貸無門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有:第一,銀行缺乏專門為中小企業貸款服務的金融中介機構和貸款擔保機構,造成中小企業貸款困難,地下錢莊盛行,利率較高的局面。第二,在投資上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貸款投資面臨的風險相對較大,所以總是追求短期目標,想盡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長期利益和缺乏長遠企業發展規劃。第三,缺乏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投資風險基金和直接融資渠道。第四,中小企業負債過多,融資成本高,風險大,造成其信用等級低,資信相對較差。
5.財務管理缺少戰略規劃。現代企業財務面臨著一個多元、動態、復雜的管理環境,企業財務管理不再只是財務管理的具體方法和手段,而是吸收了戰略管理的原理與方法,從適應環境的角度出發,充分重視財務的長遠問題和戰略問題。而我國許多企業單純地追求銷量的增長和市場份額的擴大,企業財務管理資源配置和財務監督的作用沒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更多的是把會計作為一種信息披露的需要或是記賬的手段,企業資金缺乏,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而籌集來的資金應當投入哪里又具有盲目性,資金使用不合理,對企業的收益沒有合理的安排,企業財務管理制度混亂,無法起到應有的約束作用,進而使整個企業沒有明確的財務發展方向,不能有效地利用與整合企業有限的資源進行長遠的戰略發展。
二、加強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措施
1.強化法人法律意識,提高財務人員綜合素質。一要加大對企業負責人《會計法》、會計制度等會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大力營造“學法、知法、守法”的會計社會氛圍,并建立企業負責人學法守法的監督考核長效機制,促使企業負責人認真落實“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的法定要求,自覺履行單位會計工作第一責任人的法定職責,進而提高企業負責人領導本單位會計工作的水平;二要以造就一支政治思想過硬、基礎工作扎實、作風嚴細、高素質、高效率的財會隊伍為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廣大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認真做好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評價工作,逐步建立科學、規范、公平的高級會計人才考評和培養機制;嚴把資格準入關,杜絕無證上崗。
2.加快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從企業內部來看,主要是因為企業管理人員受舊的管理體制的影響,對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內在動力;從企業外部來看,也沒有因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設計不健全,執行不力等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而追究法律責任的情形,因而中小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薄弱的現象普遍存在。
3.變革企業管理模式,確立財務管理戰略核心地位。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要培養外向觀念,在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達到一定規模后,必須進行產權制度改革。明晰產權,建立規范的企業產權制度,這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制度和組織基礎。因此,通過規范的產權改革,一方面可以解決所有權過分集中的問題,形成多元化的產權結構,防止“一股獨大”,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現代企業治理結構。在建立新的產權結構的基礎上,構建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組織架構和決策機制,可為良好的財務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三、結語
隨著經濟的日趨全球化以及目前面臨的經濟危機,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和生存壓力,中小企業必須要具有國際化的戰略眼光,積極進行企業管理的改革和創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走得長遠。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只有財務管理搞好了,企業的生產經營才能順利進行,因而中小企業對財務管理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積極進行革新,這樣才能使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左和平.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企業經濟,2007,(12).
[2]李偉.民間金融發展與中小企業融資[J].當代財經,2006,(5).
[3]李芬儒.中小企業發展的理論分析與提升競爭力[J].生產力研究,2005,(7).
[4]趙連琴.中小企業財務的管理與制度創新[J].中國科技信息,2005,(18).
[5]王國剛.進入21世紀的中國金融[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