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Tozzi
2007年10月到2008年9月,即使美國嚴重的經濟問題已日益暴露,風險資本家還是操作了1400多筆交易,把70多億美元投資于初創公司。
風險投資公司向致力于解決氣候變化和疾病防治等全球性問題的公司注入大量資金。創業者們要把想法變成商品推向市場,挑戰性極大,風險極高——可投資者們的賭注回報也很高。
那誰是最受追捧的創業者呢?
傲居榜首者
傲居榜首的是一些經驗豐富的企業家率領的企業。這些人創辦過公司,后被收購,已向投資人證明過自身價值。加利福尼亞州圣克拉拉市瑞利普沙制藥公司從事心臟和腎臟病人易患的致命高鉀血癥的研究治療,其背后團隊就曾把上個公司于2007年以4.2億美元售給安進集團。收購案發生幾個月后,瑞利普沙制藥公司便成立了,并于2007年尾融到3300萬美元。
由于資金來源并不確定,所以創業企業需花好每一美元。格里特克萊納,瑞利普沙公司CEO說道:“我認為,經營一家小公司,你必須一開始就精簡節約。若到如今才想到資本收益率,那就太遲了。”精簡節約,或者正是風投看中瑞利普沙的重要原因。
有些企業在經濟低迷期反獲巨大商機。羅恩·高南,再生銀行的合伙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說:“政府和居民突然想省錢了,這推動我的公司飛速發展。”該公司位于紐約,共85名員工,在各個城市經營垃圾回收。居民們根據提供垃圾量的多少,獲取不等積分,可在指定商家消費時進行價格抵免。他說家庭從再生銀行獲取的積分,每年最高可相當于400美元。再生銀行去年先是融到1500萬美元,后又融資3000萬美元。
風險資本家亦在致力于能源節約、可再生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公司身上下賭注。“在接下來12個月,總有許多人相信清潔能源技術將戰勝經濟不確定性。”全美風險投資協會會長馬克·希森說道。各國政府都呼吁使用清潔能源,奧巴馬更會重視減少廢氣排放,這些,都讓投資者們看好太陽能、風力及混合動力汽車等行業。
生物科技,投資新寵
希森還說:“生物技術和醫療設備公司仍會吸引投資者,因為其產品能延長生命,這很重要。人的壽命變長了,我們還想活得更長,更有質量,生物科技正幫助我們實現這一點。”希森預言,最遭經濟低迷打擊的是IT公司,它們的產品銷給顧客或企業,而這兩者都在縮減開支。當然,開發藥品和清潔技術需要消耗大量金錢,使企業長時間處于生存階段,上市也許會被延滯,收購又沒有買家。
希森說,明年,許多創業企業將同樣面臨資金緊缺。他認為能融到資金的企業會減少。那些能融到的則應證明自身的價值,在經濟低迷時期將其轉化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