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北美農業一體化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

2009-05-22 09:22:08何樹全
當代經濟管理 2009年1期

何樹全

[摘要]自上世紀90 年代以來,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農業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北美三國的農業政策的一致性趨向日益加強,各種類型的農產品價格的趨同程度與產品的貿易自由化程度成正相關。北美地區內部FDI的發展進一步說明北美農業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增加。在此過程中,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烏拉圭農業協定(URAA)、宏觀經濟環境與國內政策的變革起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農業一體化;北美;農業政策

[中圖分類號] F310[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09)01-0075-06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健全農業補貼制度及對農民直接補貼政策研究(07CJY041)”、上海高校選拔培養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專項基金資助項目“中國農產品貿易問題研究”(17054)以及上海大學文科“跨越”發展項目“農業政策與農業貿易效應研究:分析框架與發展中國家經驗”(07YB000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 言

1993~2005年,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農產品出口增長了123%,從89億美元增加到199億美元,而美國對全球的農產品貿易僅增長了47%,從429億美元增加到629億美元。同時,加拿大和墨西哥對美國的農產品出口也大幅度增加。1993-2005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對美國農產品出口分別增長了163%和207%。1993年~2003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對美國以外地區農產品出口僅增長了52%,而對美國的農產品出口卻增長了125%。美國從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農產品進口從1993年的74億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06億美元,增長了179%。①

加拿大對墨西哥的農業出口只占其對外農業出口的一小部分。1993年加拿大對墨西哥的農產品出口僅為加拿大農產品出口額的1.5%,2002年,加拿大對墨西哥農產品出口比重增加2.5%。2003年,加拿大對墨西哥農業出口額為7億4千6百萬美元,比1993年的3億美元增長了149%。②盡管如此,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農產品貿易在近十多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些數據表明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在農業方面的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

但是,僅僅是從貿易方面來考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是不夠的,本文擬從多方面來考察北美農業的一體化發展。論文的結構安排如下:第二節從不同角度論述北美農業的一體化趨勢,第三節分析影響該趨勢的形成和發展的因素,最后總結全文。論文以《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生效作為分析的時間起點。本文所稱的北美是從NAFTA的角度出發的,包括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不是指地理意義上的北美,文中的北美地區和NAFTA成員國是同一概念。

二、北美農業一體化的表現

NAFTA實施10多年來,墨西哥、美國和加拿大的農業部門更加趨向一體化。三個國家之間的農業貿易大大地發展了,依賴美國農產品投入的墨西哥和加拿大行業有了很大的擴張。美國飼料極大地促進了墨西哥肉類的生產和消費,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水果和蔬菜生產對美國水果和蔬菜消費的重要性也不斷增加。三國的農業政策也表現出越來越多的一致性。外來直接投資(FDI)在墨西哥食品加工部門增加,三個國家的跨國食品公司在北美范圍內的銷售增加,給消費者更多的產品選擇。北美農業的一體化可以從農業政策的一致性趨向、產品價格的趨同和要素市場的變化四個方面來考察。

(一)農業政策的一體化趨勢

NAFTA保留了成員國制定和執行其國內農業政策的自主權。在過去的十多年中,北美三國都運用自己的權力進行農業政策改革。美國在《1996年農業法》到期的時候制定了《2002年農場安全與農村投資法案》(2002年農業法),為美國2007年之前的農業政策提供了法律框架。墨西哥頒布了兩個農業政策綱要,即2002年的農業防衛計劃(Agri-food Amor, AFA)和2003年的國家鄉村協定(National Agreement for the Countryside, NAC)。加拿大也制定并實施了農業政策框架(Agricultural Policy Framework, APF)。

盡管各國的農業政策各具特色,在NAFTA期間北美三國的農業政策在某些方面逐步地走到了一起。例如,三個國家都削減了對農業生產者的收入支付,制定了反周期計劃(countercyclical programs, CCP),為農民在農產品價格(在加拿大為農業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時候提供收入支持。反周期計劃是對美國和加拿大為應對20世紀90年代后和本世紀初期農產品價格下降時制定的臨時計劃(ad hoc programs)的繼承和創新。美國以歷史種植面積和單產為基礎為10種農產品制定了新的反周期支付計劃。加拿大將受災援助融合到生產者補助儲蓄計劃中,稱為加拿大農業收入穩定性計劃(the Canadian Agricultural Income Stabilization Program, CAIS)。墨西哥為谷物類和油菜籽生產者制定了目標收入直接支持子計劃(the Subprogram of Direct Supports to Target Income)。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些農業收入支持政策,以說明北美三個國家農業政策的趨同趨勢。

1.美國農業收入支持政策

美國《2002年農業法》利用三種機制為小麥、飼用谷物、高地棉花、大米、花生和油菜籽生產者提供收入支持:直接收入支付、反周期支付和營銷貸款。

《2002年農業法》給農民的直接支付與《1996年農業法》的生產靈活性合同(Product Flexibility Contract, PFC)基本相似。但是,所覆蓋的商品增加了大豆、其他油料作物和花生③。支付率是以歷史種植面積和歷史單產為基礎的。直接支付的額度為某農產品的支付率與支付面積和支付單產的乘積。支付面積為農場種植面積的85%,支付單產沿用1995年確定的水平;新增作物的支付單產則根據農場1998年~2001年的單產水平確定。

反周期支付是《2002年農業法》的創新。當所涵蓋的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低于有效目標價格(目標價格減去直接支付率)時,農民可以得到一定數額的補貼。補貼支付率為有效目標價格(ETP)與實際市場價格(MP)之差。最高的反周期支付率為有效目標價格與營銷貸款率的差額。例如,2005-2006年玉米的目標價格是每蒲式耳(bushel)2.63美元,直接支付率是每蒲式耳0.28美元,營銷貸款率為每蒲式耳1.95美元,有效目標價格為2.35美元,即(2.63 減 0.28)美元。如果玉米的季節平均價格高于營銷貸款率,如每蒲式耳2.20美元,反周期支付率就是每蒲式耳0.15美元,即(2.35減2.20)美元。當玉米的市場價格達到或者高于2.35美元時,反周期補貼率將為0;但市場價格低至1.95美元或者更低時,反周期支付率將為最高的0.40美元,即(2.35減1.95)美元。

《2002年農業法》繼續實行農產品貸款計劃,并且將產品范圍擴大到了《1996年農業法》所沒有涵蓋的鷹嘴豆、小扁豆和干豌豆,以及《1996年農業法》停止支持的馬海毛、羊毛和蜂蜜。農民可以將農產品抵押給國家,獲得貸款收益。如果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低于貸款率,農民可以放棄被抵押的農產品而不用償還貸款,也可以將產品拿到市場上銷售,由國家補足貸款率與市場價格的差額,即貸款差價支付(Loan Deficiency Payment, LDP);如果市場價格高于貸款率,農民可以將已抵押的農產品要回出售,并償還貸款及相應的利息。

2.墨西哥農業收入支持政策

美國2002年農業法案的制定推動了墨西哥農業政策的改革。為了應對美國2002年農業法,墨西哥在六個月之內頒布了兩個文件為農業政策改革指引方向,即2002年11月的農業防衛計劃(AFA)和2003年4月的國家鄉村協定(NAC)。④ 這兩份文件并未制定全新的農業政策,而是以往農業政策的發展。在農業收入支持方面既繼承了以往的計劃又制定了新的方案。

墨西哥的農業收入支持是通過兩個計劃來實現的:鄉村直接支持計劃(PROCAMPO)和生產者直接支持計劃。盡管農業防衛計劃和國家鄉村協定都對這兩個計劃進行了重大的修改,但是,墨西哥仍繼續提供農業目標收入支持。

在NAFTA即將生效的1993年冬天啟動的鄉村直接支持計劃(PROCAMPO)是一個15年期的向墨西哥農業提供收入支持的過渡計劃。這一實施期與NAFTA的農業貿易自由化過渡期完全一致。(Rosenzweig, 2003)鄉村直接支持計劃是墨西哥最大的農業支持計劃,在墨西哥農業部的預算中占有較大的比重,2004年約為三分之一。⑤

隨著這一計劃實施期接近尾聲,墨西哥政府需要決定是否繼續該計劃。農業防衛計劃對鄉村直接支持計劃做了修改,允許計劃的受益方選擇現有的計劃或是接受新的計劃。政府制定了新的計劃將一些原先排除在鄉村直接支持計劃范圍以外的土地包含進來,國家鄉村協定為此提出了6億5千萬比索(約6千萬美元)的緊急開支預算。

生產者直接支持計劃,即“通過可銷售剩余對生產者的直接支持計劃”(the Program of Direct Supports to Producers through Marketable Surpluses)包含一個目標收入直接支持子計劃(簡稱“目標收入子計劃”)。目標收入子計劃是墨西哥頗具爭議的一項新的農業政策,墨西哥政府打算在5年的執行期內,向某些作物的生產者保證一定的目標收入。目前,墨西哥已為10種作物設定了目標收入墨西哥農業部對2004年的預算進行修改時為這一子計劃分配了23億比索(約2億零4百萬美元),約占總預算的5%。

3.加拿大農業收入支持政策

2003年末,加拿大聯邦政府和省政府開始實施一項稱之為“農業政策框架”(Agricultral Policy Framework, APF)的新的農業政策。⑥這項政策的原則是為農業政策提供一種更寬泛、更綜合的長期方法,主要關注于農業部門提高利潤率的能力。

新的農業政策框架的涉及五個方面:商業風險管理、食品安全與質量、科學與創新、環境和農業復興。其中,商業風險管理為農業收入支持(農場安全)方面的政策。

農政策框架(APF)設計了一個農場收入穩定性與受災保護的計劃,也就是加拿大農業收入穩定性計劃(CAIS)。農業收入穩定性計劃取代了凈收入穩定性賬戶計劃(NISA)和農場收入計劃(CFIP),并要求農民在2009年3月31日以前撤回所有資金、關閉凈收入穩定性賬戶(NISA)。此外,農業政策框架的商業管理部分包含了一項比原來的農作物保險計劃涵蓋更多農產品、提供更多政策類型的生產保險計劃。

在過去的幾年間,美國、加拿大、墨西哥都對農業政策做了重大的改革。在應對20世紀90年代末21世紀初農產品價格的急劇下降時,三個國家都制定了農業收入支持計劃對農業生產者給予額外的資助。這些計劃最終都成了各國農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的反周期支付(CCP)、加拿大的農業收入穩定性計劃(CAIS)和墨西哥的目標收入子計劃。這些政策都不是一日形成的,都是對各自的農業政策的繼承和發展。從這一方面看,北美三國的農業政策在許多方面正逐步走向一致。

(二)農產品價格

衡量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另一個指標是不同國家市場的價格變動趨勢。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在沒有運輸費有和官方貿易壁壘的自由競爭市場上,同樣的貨物在不同國家出售,按同一貨幣計量的價格應該是一樣的。如果不同國家的市場價格存在差異,貿易商就有動力從價格低的市場上購買商品,然后到價格高的市場上出售,直到兩個市場的價格相等為止。

由于價格在市場上的調節作用和價格對供求均衡的反映,對價格的分析為市場一體化的研究提供了許多有用的信息。有多位學者對加拿大和美國農產品市場進行了價格趨同的研究,盡管方法不盡相同,但結論是相似的:各種類型的農產品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現出一體化的傾向,并且價格的趨同程度與產品的貿易自由化程度成正相關;美加自由貿易區啟動之前原本就具有較強關聯的美加市場價格在自由貿易區啟動之后關聯程度得到加強。

Moodley, Kerr和Gorden(2000)應用計量經濟學的一價定律模型對美國和加拿大的生產者價格的收斂程度作了研究。他們發現,在建立美加自由貿易區(CUSTA)之前,兩國生產者價格的收斂關系就已經存在,而且這種關系在CUSTA之后進一步加強。這證明兩國市場一體化程度的增加。Vollrath(2003)用價格關聯指數和計量經濟學模型估計加拿大和和美國肉類市場的一體化程度。兩個模型的結果都表明,豬肉產品市場的一體化程度高于牛肉和整雞產品市場的一體化程度。他們的價格關聯指數是用于衡量兩個市場的一體化程度的。當指數為1時,說明兩個市場完全一體化;當指數為0時,兩個市場是完全分離的;如果指數介于0和1之間則表示兩個市場處于某種程度的一體化。Vollrath的計算結果表明,美加豬肉產品市場的價格關聯指數為0.86,牛肉產品市場的價格關聯指數為0.60,而整雞產品市場的價格關聯指數為0.26。

政府政策和計劃的變動通常也能影響市場一體化的程度。為了檢驗1994年NAFTA和1995年加拿大取消鐵路補貼政策的影響,Mohanty和Langley(2003)運用協整(cointegration)和誤差修正(error-correction)的方法測算加拿大和美國小麥和大麥市場的價格一體化程度。他們發現,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小麥和大麥市場早已存在穩定的長期價格關系,也就是說,這兩個市場的一體化進程早已開始,并且隨時間而逐步加深。他們還研究了價格傳導速度和程度來說明市場的一體化程度。價格傳導彈性(price transmission elasticity)是他們用來衡量市場一體化的指標。價格傳導彈性是一個國家的價格對貿易伙伴國價格變動的反應,數值越大一體化程度越高。美加之間小麥和大麥市場的價格傳導彈性分別從1995年之前的0.84和0.67提高到1995年之后的0.99和0.91。

(三)要素市場

生產要素在北美內部的流動也是北美經濟一體化的表現。這里主要討論外來直接投資(FDI)。

北美內部FDI的發展比貿易的增長更能說明北美農業一體化的程度。20世紀90年代以來,NAFTA成員間的FDI流量擴大了三倍。自從CUSTA和NAFTA生效以來,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食品加工業的FDI有了重大的發展。美國對加拿大食品加工業的直接投資從1988年的18億美元增長到1999年的50億美元,對墨西哥食品加工業的直接投資從1993年的23億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53億美元。

最近幾十年來,消費者對高價值加工食品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增長(Henderson, Handy and Neff, 1996),在高收入國家美國和加拿大尤為如此。在中等收入國家墨西哥,這種需求也有較大的增長。這些產品的生產、營銷、分銷都是資本和技術密集的活動,主要由跨國公司所控制。如果能與國內相對豐富的資源有效地整合使用,外來直接投資將極大地促進生產率和產量的提高。

在北美的食品加工行業,FDI在轉移資本和管理技術的同時也轉移了先進的技術,這對當地的生產率和產量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外來直接投資是跨國食品加工企業開展國際商務的主要形式。就全球而言,60%的國際加工食品銷售是由國外子公司完成的;剩下的40%,通過跨國公司的出口實現30%,與東道國企業的合資和授權生產實現10%。這種情況在北美更是如此。美國食品加工企業在進入國外市場是對FDI有很強的依賴性(Bolling, Neff and Handy, 1998)。美國企業在加拿大和墨西哥子公司的銷售額是其對這些國家出口額的三倍。

全球十大食品加工企業,有六家的總部設在美國。因此,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食品加工業的直接投資遠遠超過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對美國食品加工業的直接投資。2002年,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食品加工業的直接投資分別為37億美元和14億美元,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對美國食品加工業的直接投資則分別為11億美元和12億美元;2003年,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食品加工業的直接投資分為43億美元和17億美元,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對美國食品加工業的直接投資均為11億美元。

以上從農業政策、農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對北美農業的一體化程度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北美農業正處于

高度一體化的過程。從總體上看,北美農業的一體化程度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北美農業一體化的影響因素

有許多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區域經濟和市場的一體化進程,就北美農業一體化的過程而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

1.貿易壁壘的拆除

NAFTA對北美農業市場一體化最明顯的貢獻是對北美國家之間廣泛貿易壁壘的拆除。這種大規模的清除活動不是瞬間能夠完成的,而是要花將近20年的時間。NAFTA是由三個雙邊協定構成的:美加、美墨和墨加自由貿易協定。美加自由貿易協定從1989年1月開始實施,美墨和墨加自由貿易協定則包含于NAFTA,從1994年1月起正式生效。

目前,北美地區內農業貿易的多數關稅和配額制度都已取消。盡管在2008年以前美國和加拿大之間對雙邊水果、蔬菜和花卉貿易仍可采取臨時保障措施,但是,兩國之間的農業貿易關稅從1998年起已經完全廢除。美國和墨西哥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的貿易自由化也在順利地進行。從NAFTA實施之日起,墨西哥對基本農作物實行自由貿易,即從1994年1月1日起,美國和加拿大的高粱、芝麻、向日葵等農產品,以及大麥、大豆、玉米、棉花等可以自由進入墨西哥。從1998年起,各種豆類農產品市場也開始對美加自由開放。NAFTA采用了關稅配額制度(Tariff Quota Rate, TQR)作為削減數量限制的過渡機制。關稅配額制度適用于雙方約定的敏感產品。對于配額內的進口農產品不征收關稅,對于超出配額的部分則可以收取一定的關稅。對于玉米和干豆在2008年以前逐年提高配額,同時逐年調低超出配額的關稅稅率;谷物類和麥芽大麥的關稅配額在2003年取消。但是從一開始,墨西哥就實施了比NAFTA的規定更為自由的貿易政策,基本上未對超額進口的農產品征收關稅。

2.對投資者的保護

NAFTA的另一大貢獻是設定了外來投資者待遇的主要原則,這對市場一體化有很大的推動與促進作用。這些原則包括各成員國給予來自其他成員國的投資者國民待遇、最惠國待遇、最低標準待遇,并禁止對外來投資者實施諸如在生產中使用一定比例的東道國原材料的業績要求等。

與烏拉圭回合所達成的農業協定一樣,NAFTA所要求的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必須是科學的、非歧視的和透明的,并且盡可能少地限制貿易。NAFTA還成立了衛生與植物檢疫措施委員會為NAFTA國家在制定、應用和實施這些措施方面提供技術合作支持。

3.爭端解決機制

NAFTA設立了一整套的有關協定的解釋、國家反傾銷和反補貼法律的應用、協定的投資與服務規定等的爭端解決機制。NAFTA共有四章涉及爭端的解決程序:第11章、第14章、第19章和第20章。其中,第19章涉及反補貼和反傾銷,第14章涉及金融服務,第11章涉及投資,第20章則是在解釋或應用NAFTA是避免或解決爭端的一般規定。此外,一些根據NAFTA有關條款成立的民間組織在化解尚未發展成為正式貿易爭端的貿易緊張情況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些機制和其他投資條款為北美地區內的經濟活動提供了安全保證。結果,NAFTA的實施引發了NAFTA國家農業部門(主要是加工行業)外來直接投資的發展。

(二)烏拉圭回合農業協定

在WTO農業貿易改革的三大支柱,即市場準入、國內支持和出口補貼中,NAFTA主要注重于市場準入。因此,烏拉圭回合農業協定(URAA)對北美農業一體化的發展在其他兩個方面具有重要的貢獻。例如,在出口補貼方面,為了與WTO規則一致,1995年,加拿大取消了西部谷物運輸法案(Western Grain Transportation Act, WGTA)。按照WTO的規則,僅僅適用于出口的國內運輸補貼也是出口補貼的一種,必須削減。加拿大的這一法案就是給鐵路部門運輸谷物到大洋口岸以便出口提供補貼。烏拉圭回合農業協議的另一個貢獻就是對具有貿易扭曲效果的國內農業支持政策的限制。該規定迫使NAFTA成員國改革農業政策,使之對農業生產和貿易不具有或則具有最少的扭曲效果。墨西哥的農業直接支持計劃(PROCAMPO)、加拿大的農業收入穩定計劃(CAIS)和美國的直接轉移支付計劃等便是其中的例子。

(三)宏觀經濟環境與國內政策的變革

有研究表明,GDP的增長率和外匯匯率對農業貿易具有很大的影響(Ndayisenga, 2001; Orden, 2002)。經濟增長通常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驅動力,因為企業總是要尋求利用鄰近國家的經濟機會。而不可預見的經濟衰退,如1994/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2000/01年的美國經濟困難,對經濟一體化和貿易產生不利的影響。匯率的波動也是經濟一體化的一大障礙,因為國際交易風險因此而增加。匯率的變動對農業貿易的增長具有重大的負面效應(Cho, Sheldon and McCorriston, 2002)。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北美區域內農業貿易增長就快于對區域外的農業貿易增長。這說明除了NAFTA和CUSTA之外,還有別的因素推動著北美農業一體化的發展。統計數據和實證研究表明,墨西哥在90年代初進行的單邊農業政策改革極大地促進了美國對墨西哥的農業出口,此后的一系列農業政策改革可以解釋1990-1998年美國對墨西哥農業出口的39%(Zahniser, Pick, Pompelli and Gehlhar, 2004)。

(四)地理位置、文化因素與技術進步

眾多的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都證實諸如相鄰地域、共同語言等地理位置和文化因素對國際貿易水平有很大的積極影響(Diao, Roe and Somwaru, 2001)。對于NAFTA國家來說,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有助于他們更好的利用地理位置接近和文化相似的條件。盡管北美三國沒有一種共同的官方語言,但是,美國和加拿大西班牙語和墨西哥說英語的人越來越多,語言不再是經濟一體化的障礙。

半個世紀以來,運輸、儲藏和通信等方面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擴展了農業貿易的產品范圍。這些技術包括對運輸進行詳細的、實時的跟蹤和監控,多模式聯運系統的廣泛應用,用于減少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腐爛的溫度控制、包裝和生物工程技術的改進,等等。

四、世界糧食價格與北美糧食形勢

(一)世界糧食價格

在經歷了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的價格下降后,世界糧食作物價格從2006年開始出現了上升的勢頭。2007年,這一趨勢得以保持,2008年上半年,世界糧食作物價格出現了更為猛烈的上漲。在國際市場上,最高價位時,美國二號黃玉米的價格為每噸294.2美元(2008年7月),泰國100%B級大米的價格為每噸962.6美元(2008年5月),美國一號黃豆的價格為每噸584.2美元(2008年7月),美國二號硬粒紅小麥的價格為每噸397.2美元(2008年3月),均在2006年價格水平的兩倍以上。⑦糧食價格的上漲使許多拉美和非洲國家面臨糧食短缺。位于北美地區的美國和加拿大是世界主要的糧食生產和貿易大國,世界糧食價格上漲對這兩個國家沒有實質的影響。

面對飛漲的國際糧食價格,墨西哥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自2008年1月起,政府根據與加拿大和美國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完全取消了自1994年NAFTA就開始實施的旨在保護玉米、豆類、奶類和食糖的配額和關稅。此后,墨西哥政府與貿易商達成了增加玉米進口量并降低食品零售價的協議,并宣布了支持糧食生產的措施和把化肥價格降低三分之一的計劃。2008年5月,墨西哥政府批準免征20%關稅進口25萬噸稻米和10萬噸豆類,同時取消對小麥、稻米、玉米、高粱和化肥的進口關稅。2008年6月,墨西哥政府宣布2008年年底前凍結約150種食品的價格。

(二)北美糧食形勢

在生產方面,據美國官方預測,美國2008年小麥產量將比上年的6800萬噸增產約21%。玉米產量為3.067億噸,比創紀錄的2007年低8%。在加拿大,低溫多雨的夏延緩了作物長,但有利于提高單產。官方估計小麥總產為2730萬噸,比歉收的2007年增長36%;因玉米面積減少,粗糧總產將低于去年水平,為2610萬噸。而墨西哥的夏粗糧作物預計本收成與2007年的創紀錄水平基本持平。⑧

在谷物庫存量方面,美國占世界庫存量的10%左右,從2004年到2008年分別為4440萬噸、7470萬噸、7170萬噸、4990萬噸和5310萬噸,加拿大為1030萬噸、1450萬噸、1620萬噸、1050萬噸和780萬噸,而墨西哥則為390萬噸、460萬噸、280萬噸、270萬噸和320萬噸。

盡管北美農業一體化趨勢不斷增強,但由于墨西哥與美國和加拿大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差懸殊,農業支持力度相去甚遠,在農產品市場出現較大波動時,墨西哥受到的影響仍然是最大的。

五、結 語

農業貿易始終是國際貿易中的一個重要又難以解決的問題。1995年之前的國際農業貿易一直游離于多邊貿易體制之外。特別是出口補貼和國內支持在農業貿易的許多領域大行其道,而更嚴格的對進口限制的約束措施經常不被重視。最近十多年來,在農業貿易多邊談判步履維艱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在雙邊或區域貿易協定中加入了農業貿易自由化的內容。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是最為典型的一個。NAFTA生效十多年來,北美區域內農業貿易獲得了重大發展。

[注釋]

①數據來源:世界糧農組織商品價格數據庫。

②數據來源:世界糧農組織《作物前景與糧食形勢》(2008年10月)。

③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貿易數據統計數據庫(http://www.fas.usda.gov/)。

④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貿易數據統計數據庫(http://www.fas.usda.gov/)。

⑤其他油料作物包括向日葵花籽、油菜、亞麻籽、芥菜籽和蕓苔籽。

⑥2002年11月,墨西哥政府頒布了醞釀已久的農業計劃和政策一攬子文件,正式標題是“為加強農業部門的農產品和漁業政策的行動綱要”。因為這是針對美國2002年農業法而制定的,所以,通常稱之為“農業防衛計劃”(AFA)。但是這一計劃并未使所有參與農業政策辯論的各方面感到滿意。于是,政府不同尋常地邀請了一些種植戶和農村組織就農業政策進行對話,最后在2003年4月簽署了一份協議,也就是“為發展農村與加強農產品安全的國家鄉村協定”,簡稱“國家鄉村協定”(NAC)。

⑦2004年墨西哥農業部預算的近三分之二都分配給了三大項目。除了鄉村直接支持計劃(PROCAMPO)和生產者直接支持計劃分別占34%和12%之外,另一個是農場發展項目鄉村聯盟(Alianza parael Campo, Alliance for the Countryside)的新計劃“與你聯盟”(Alianza Contigo, Alliance with You)占18%。

⑧2001年6月,加拿大聯邦、省府和地區農業部長在加拿大西北部城市、育空地區(Yukon)首府懷特霍斯(Whitehorse)召開會議開始擬定新的農業政策,并就原則問題達成一致。2003年末,省政府與聯邦政府簽署協議實施新的農業政策框架(APF)。

[參考文獻]

[1]Bolling, Christine, Steve Neff, and Charles Handy.U.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Western Hemisphere Processed Food Industry.Agricultural Economic Report, No. 760. ERS, USDA,

Washington DC, March 1998[J/OL].http://www.ers.usda.gov.

[2]Cho, G., I. Sheldon, and S. McCorriston. Exchange Rate Uncertainty and Agricultural Trade[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 2002,84 :931- 42.

[3]Diao, X., T. Roe, and A. Somwaru. What is the Cause of Growth in Regional Trade: Trade Liberalization or RTAs?The Case of Agriculture[J].World Economy, 2001,21:1-14.

[4]Doan, Darcie, Andrew Goldstein, Steven Zahniser, Thomas Vollrath, and Chris Bolling. North American Integration in Agriculture: A Survey.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Workshop of the North American Agrifood Market Integration Consortium, May 6-7, 2004, Cancún, Quintana Roo, available [M/OL]. http://naamic.tamu.edu/ cancun/doan.pdf.

[5]Henderson, D., C. Handy, S. Neff, eds. 1996.Globalization of the Processed Foods Market.Agricultural Economic Report No. 742, 1996. Washington DC, March 1998 [J/OL].http://www.ers.usda.gov.

[6]Hufbauer, G. .One Market, One Continent[M]. Paper presented at North American Agricultural Market Integration Symposium,Washington, DC: USDA/ERS, November 6-7, 2000.

[7]Knutson, R., and R. Ochoa. Achieving Market Integration.Ag Exporter. USDA/FAS, January 2004. [M/OL].http://www.fas.usda. gov/info/agexporter/agexport.html.

[8]Mohanty, S. and S. Langley.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olicy Regim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North American Grain Markets[J].Canad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3, 51:109-20.

[9]Moodley, R., W. Kerr, and D. Gordon. Has the Canada-US Trade Agreement Fostered Price Integration?[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 2000,136:334-54.

[10]Ndayisenga, F.The Effects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on Canada-US Trade Flows in Processed Food Products[Z].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 Working Paper, 2001.

[11]Orden, D.Exchange Rate Effects on Agricultural Trad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2002,34: 303-12.

[12]Roberston, Raymond.Defining North American Economic Integr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4 Workshop of the North American Agrifood Market Integration Consortium, May 6-7, 2004, Cancún, Quintana Roo[J/OL]. available at: http://naamic.tamu. edu/cancun/roberston.pdf.

[13]Rosenzweig, A. Changes in Mexican Agricultural Policies,2001-2003.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inth Policy Disputes Information Consortium Workshop, Montreal, April 2003[M/OL]. http://www.farmfoundation.org/pdic/farmpolicy/rosenzweig.pdf

[14]Vollrath, T.Changing Agricultural Trade Patterns in North America.” Paper presented at North American Trade Relationships: Policy Challenges for 2002 and Beyond, workshop organized by the Americ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d Canadia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Society, Chicago, 8 August 2001[M/OL]. http://www.farmfoundation.org/north_american_trade_ relationships.htm>.

[15]Vollrath, T. North American Agricultural Market Integration andIts Impact on the Food and Fiber System.Agriculture Information Bulletin No. 784, 2003. Washington, DC: USDA/ERS [M/OL].http://www.ers.usda.gov/publications/aib784/.

[16]Vollrath, T.Gauging NAFTAs Successes and Confronting Future Challenges. Ag Exporter. USDA/FAS, January 2004, 7-8[M/OL]. http://www.fas.usda.gov/info/agexporter/agexport.html.

Agricultural Integration Trend in North America and Related Factors

He Shuquan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Abstract:Since 1990s,the agricultural sectors of Canada, Mexico,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become much more integrated. In addition to dramatic growth of agricultural trade among the NAFTA countries, agricultural policies of the three countries exhibit some similarities. FDI and agriculture price convergence provide further evidences of this tendency. NAFTA, URAA and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and domestic economic reform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Key words:agricultural integration;North America;agricultural policy

(責任編輯:張丹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门事件在线|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站| 久青草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毛片基地|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 91小视频在线播放|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网站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欧美日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欧美久久网|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99精品免费欧美成人小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 亚洲黄色高清|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国产一级毛片yw|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中日韩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内射人妻无码色AV天堂| 久久精品国产电影|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美女毛片在线| 9999在线视频| 久久黄色一级视频|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福利在线| 日本久久久久久免费网络| 国内a级毛片| 91色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不卡视频国产|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欧美第二区| 国产福利拍拍拍| 在线无码九区|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欧美精品二区|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日本免费a视频|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欧美激情伊人|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国产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黄色免费看| 伊人激情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成人精品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片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天堂首页| 朝桐光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