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亞玲 趙行之
甘肅省是一個地處西北的農業省份,農村企業的發展關系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一直以來,農村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決。只有弄清楚了農村企業的信貸需求特征,才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解決農村企業的融資問題。本文主要分析甘肅省農村企業的資金需求特征,希望通過對需求特征的把握,找到適合農村企業的金融供給方式,為解決農村小企業的資金問題找到突破口。
一、樣本企業總體情況
為了更加直觀全面的了解甘肅省農村企業的資金需求狀況,2007年12月—2008年1月我們對甘肅省天水、平涼、武威、張掖、臨夏、西峰等12個地市農村地區的54個企業進行了隨機抽樣的問卷調查,發放問卷54份,共收回有效問卷52份。所調查的企業融資形式包括正規金融市場融資和非正規金融市場融資。其中:正規金融市場融資包括中國農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業發展銀行和其它銀行借款;非正規金融市場融資包括職工集資、其他個人借款、其他單位借款、合伙和其他未付款等。為了保證調查的全面性,我們在調查區域的選擇上,既有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地區,也有較貧困的農村地區;在調查對象的選擇上,涉及了不同所有制性質的企業。因此分析結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根據調查,2006年末樣本企業總資產(見表1)。從總資產的額度分布看,所選樣本企業的比例是相對均勻的,這增加了樣本分析的可信度。
二、樣本企業信貸需求狀況
1.樣本企業貸款需求滿足情況
通過對樣本企業近5年的實際貸款額和所需貸款額進行調查,得出二者比重的平均變化,樣本企業在近5年內,貸款需求滿足率的比重一直下降,由2002年的74.2%降為2006年的15.06%,其中2005年~2006年尤為嚴重。2006年末所需資金額共為1401萬元,而實際貸款額共為211萬元,滿足率為15.06%。從這個比例我們可以看出,樣本企實際貸到的款項遠遠沒有滿足他們的需求。
2.樣本企業取得借款的來源渠道
2006年樣本企業貸款依賴正規金融機構比非正規金融機構稍多,占借款總額的50.31%, 而非正規金融機構借款占借款總額的49.69%。這符合我國很多學者的說法: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非正規金融發展相對經濟發達地區是比較緩慢的;農村非正規金融貸款的比重已達半數,表明農村企業自身要求快速發展,由于正規金融機構自身存在機制的缺陷,無法滿足農村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從而促進了農村非正規金融的快速發展,為甘肅省農村非正規金融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空間。在企業的正規金融機構借款中,農業銀行借款占37.71%,信用社借款占47%。可見,這兩家金融機構仍然是企業正規金融的主要提供者。在非正規金融融資中,樣本企業的“其他個人”和“其他單位”借款占了非正規金融市場借款總額的87.01%,這兩部分可以近似地相當于“非正規借貸”的規模,是企業最重要的資金來源渠道。
3.不同類型企業融資對比分析
將樣本企業按所有制性質進行分類,在被調查的12個地市54家企業中,鄉鎮集體企業共8家,有限責任公司共15家,私營企業共31家。調查數據顯示三類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依次為46.12%,38.38%及34.46%,私營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最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私營企業借款難的現狀。原因之一是金融機構的歧視性貸款政策,二是私營企業的信譽相對較低,企業正常經營時還比較守信,一旦遇到市場風險,很多企業會以逃廢債務的方式將其直接轉嫁給借款人。在三類性質企業的融資來源結構中,鄉鎮集體企業借款和私營公司借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鄉鎮集體企業取得借款的渠道主要來自于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占其總借款額的93.33%,非正規金融機構借款則是私營公司最主要的融資渠道,占其總融資的69.9%(見表2至4-12)。在正規金融機構借款總額中,鄉鎮集體企業借款近90%來自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僅農業銀行借款就近一半,而有限責任公司和私營企業超過50%的資金來自農村信用社。可見,對于農村非公有制企業而言,從國有商業銀行貸款比信用社更難。
三、結論政策建議
農村企業中除了小部分集體企業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其它中小企業主要從非正規金融渠道借款,說明非正規金融在農村企業的發展中已經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農村正規金融機構信貸歧視的存在,限制了農村中小企業尤其是一些有前景、有創新能力企業的發展;由于農村正規金融自身的問題和非正規的不確定性,使得農村中小企業的貸款需求和供給產生了很大缺口。
為解決甘肅農村企業資金短缺的局面,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我們的政策建議是:積極引導農村非正規金融的發展,承認其合法地位和作用。既然正規金融組織難以解決農村企業發展中的資金短缺問題,何不就讓非正規金融充當農村企業資金供給的主渠道,一味地打壓、取締,井沒有使非正規金融組織消失,并沒能解決農村企業資金短缺問題,只會使非正規金融更加隱蔽,風險更大。再進一步說,既然中小企業對非正規金融組織有更強的還款意愿,而正規金融組織在農村卻面臨著較大的違約風險,何不將這二者結合起來,由正規金融組織提供資金,轉貸給非正規金融組織,再由非正規金融組織貸給中小企業?這不僅能化解農村資金短缺的局面且能促進農村金融市場一體化局面的形成。
(作者單位:甘肅聯合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蘭州市電信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