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燕
一、稅收籌劃的含義
“稅收籌劃”,又稱稅務籌劃、納稅籌劃,英文為tax planning或tax saving,指的是納稅人通過籌資、投資、收入分配、組織形式、經營等事項的事先安排、選擇和籌劃,在合法的前提下,以稅收負擔最小化為目的的經濟活動。
稅收籌劃其實是納稅人方面圍繞稅收負擔進行的稅務籌謀或稅務策劃,其中新內容是正確理解政府稅收思想、稅法制度原則、稅收管理、征收、稽查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自己的稅收負擔。稅收籌劃理論的中心,是將稅收也視為一種經營活動所追求的成本(一種不同于生產經營成本的特別成本)的組成部分。
二、稅收籌劃對財務管理的實際意義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 稅收籌劃是納稅人的必然選擇
市場經濟的特征之一就是競爭,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稅收籌劃。由于稅收具有無償性的特點,稅款支付是資金的凈流出,企業的稅后利潤與稅額互為增減,因而,無論納稅多么正當合理,怎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對企業來講畢竟是既得收益的一種喪失。如何在不違反稅法而又充分利用稅收的各種優惠政策條件下,預先調整企業的經營行為。以達到合法地節約稅負支出,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果影響舉足輕重,成為現代財務管理面臨的緊迫課題。
(二)有利于納稅人財務利益最大化
從納稅人方面看,稅收籌劃可以節減納稅人稅收,有利于納稅人的財務利益最大化。稅收籌劃通過稅收方案的比較,選擇納稅較輕的方案,減少納稅人的現金流出或者減少本期現金的流出,增加可支配資金,有利于納稅人的發展。稅收籌劃從底線意義上可避免納稅人繳納“冤枉稅”。在現代社會,不少國家特別是一些發達國家的稅法越來越復雜,而很多納稅人則對稅法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這樣就非常容易多繳納稅款。中國市場經濟的健全過程也是稅法體系不斷健全的過程,稅法的健全伴隨著稅法的日益復雜,如果對稅法研究的不透,就既有可能漏稅,也有可能多繳稅。事實上我國很多擴張較快的企業,對稅法的掌握程度就不夠。稅收籌劃通過對稅法的深入研究,至少可以不繳“冤枉稅”。
(三)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
在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國家,一般只有管理規范、規模較大的企業配有專門的稅收籌劃的專業人員。通過專業人員的籌劃,在企業運營的整個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稅收的影響,可使納稅人財務利益最大化,包括使納稅人稅后利益最大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潤的高低決定了資本的流向,而資本總是流向利潤最大的行業、企業,所以資本的流動代表的是實物資產和勞動力流動,實際代表著資源在全社會的流動配置。資源向經營管理規范、規模大的企業流動,實現規模經濟,可以達到全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
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稅收籌劃
(一)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
存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銷售或耗用而儲存的實物資產。企業為儲備存貨而付出的代價,構成了存貨的成本。企業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購入的存貨價格不同、不同批別或不同期間制造的存貨按一定的方法進行計價。根據稅法和財務會計法規規定,各種存貨發出時,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計價方法以確定其實際成本。存貨的計價方法主要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后進先出法等。在不同的計價方法下,由于計算確定的存貨發出單位成本和存貨發出成本不同,對企業應稅收益的計算必然產生不同的影響,折舊為企業進行存貨計價的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一般來說,當物價逐漸下降時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的成本較高:應納所得稅相應較少;而當物價持續上漲時,采用后進先出法可相對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
(二)固定資產折舊的稅收籌劃
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在企業成本費用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如何對這就費用進行籌劃與安排,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稅收籌劃的一項重要內容。稅法和財務會計法規定的彈性區間以及折舊計算方法的可選擇性,也為納稅人進行折舊費用的稅收籌劃提供了可能。
在折舊方法既定的情況下,影響折舊的因素有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率和折舊年限。固定資產原值應嚴格按照財務會計制度的規定來確認,預計殘值率則只能在財務會計制度所規定的極其有限的彈性區間(如內資企業3%-5%)內加以選擇,因此在他們的選擇上進行稅收籌劃空間很小。
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主要有直線法與加速折舊法。采取不同的折舊方法,雖然應計提折舊總額是相等的,但各期計提的折舊費用卻相差很大,從而影響各期的利潤及應納的所得稅。因此,對折舊方法的選擇己成為企業實現稅收籌劃行為的主要手段之一。選擇折舊方法的基本原則:(1)在盈利企業,由于折舊費用都能從當年的所得額中稅前扣除,即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能夠完全發揮。因此,在選擇折舊方法時,應著眼于使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應盡可能早地發揮作用。(2)在享受所得稅優惠政策的企業,由于減免稅期內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會全部或部分地被減免稅優惠所抵消,應選擇減免稅期折舊少、非減免稅期折舊就多的折舊方法。(3)在虧損企業,選擇折舊方法應同企業的虧損彌補情況相結合。選擇的折舊方法,必須能使不能得到或不能完全得到稅前彌補的虧損年度的折舊額降低,保證折舊費用的抵稅效應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一般來說,加速折舊法使企業在最初的年份提取的折舊較多,沖減了稅基,從而減少了應納稅款,各種折舊方法對應納稅總額雖沒有影響,但雙倍余額遞減法在第一、二年讓企業少納稅,而將納稅期往后遞延,從貨幣具有時間價值的觀念出發無異于政府向企業提供了一筆無息貸款,同時,通過對各種折舊方法的現值的計算,可得出雙倍余額遞減法應納稅額的現值最少,因此也應該采用加速折舊法。又如,外商投資企業利用“免二減三”的稅收政策,常常在初期階段采用直線折舊法,而一旦稅收優惠期滿,開始全額上交所得稅,則立即改用加速折舊法,以降低利潤,減少所得稅支出。
(三)成本費用的核算
成本費用是納稅人進行財務分析和財務評價的重要經濟指標,它通過影響商品流轉額和非商品營業額的定價基礎、納稅人擁有的財產價值、經營活動的收益水平,進而影響納稅人的稅收負擔。通過對成本各項內容的計算、組合,使其達到一個最佳成本值,以實現最大限度地抵消利潤少繳稅。運用成本、費用分攤與列支方法,并非任意夸大成本、亂攤成本,而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運用成本計算程序和核算方法等合法手段進行的財務稅收籌劃活動。
四、稅收籌劃在我國發展的前景
我國的稅收籌劃還只是處于從理論到實踐的過渡階段,而在西方經濟發達國家,稅收籌劃的開展己有數十年乃至百年的歷史了,他們的現狀預示著我國稅收籌劃的未來發展方向。目前國外企業稅務籌劃的開展和研究情況是:
(一)國外稅收籌劃幾乎家喻戶曉,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己形成了財務決策活動中,稅收籌劃先行的習慣性做法。這可以從我國涉外企業投資前將稅法和相關規定作為重點考察內容中看出。例如,波音公司放棄經營了85年的大本營,將總部撤離西雅圖,而其中節約稅金支出是重要原因之一(西雅圖的所得稅為 47%,普遍高于其它各州)。從中可以看出,稅收籌劃對公司重大決策的左右程度及公司對稅收籌劃的重視程度。
(二)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稅收籌劃專業化趨勢十分明顯。許多企業、公司都聘用稅務顧問、稅務律師、審計師、會計師國際金融顧問等高級專門人才從事稅收籌劃活動,以節約稅金支出同時,也有眾多的會計師、律師和稅務師事務所紛紛開辟和發展有關稅收籌劃的咨詢和代理業務。如日本有80%以上的企業委托事務所代辦納稅事宜;美國約有50%的企業其納稅事宜是委托稅務代理人代為辦理的;澳大利亞有70%以上的納稅人也是通過稅務代理人辦理涉稅事宜的。
(三)經濟全球化程度加深,面對日益復雜的國際稅收環境,跨國稅收籌劃已成為當今跨國投資和經營中日益普遍的現象。如以生產日用品聞名的聯合利華公司,其子公司遍布世界各地,面對著各個國家的復雜稅制,母公司聘用了45名稅務高級人才進行稅收籌劃,一年僅節稅一項就給公司增加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四)近年來,稅收籌劃活動領域的專業化現象越來越明顯。這里所謂的專業化是指稅收籌劃人員專門為某特定經濟活動出謀劃策。如自上世紀末期,美國出現了專為金融工程進行稅收籌劃的金融工程師。金融工程指創新金融工具與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與實施以及對金融問題給予創造性的解決。參與金融工程的人員稱為金融工程師,稅務人員必不可少。這是因為在美國金融領域為防止敵意接管、債券調換等純粹因為稅收利益所驅動的交易大量存在。
(五)許多國家的企業都專門設置了專門的稅務會計,在企業稅務籌劃中發揮著顯著作用。稅務會計的職責:一是根據稅收法規對應稅收入、可扣除項目、應稅利潤和應稅財產進行確認和計量,計算和繳納應交稅金,編制納稅申報表來滿足稅法和稅務機關等利益主體對稅務信息的要求。二是根據稅法和企業的發展計劃對稅金支出進行預測,對稅務活動進行合理籌劃發揮稅務會計的融資作用,盡可能使企業稅收負擔降到最低。
(作者單位:云南省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