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惠嬋
摘要: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又稱智力激勵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運用“頭腦風暴法”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共同提高,確保學生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系列由學生主體活動的展開和整合的過程。
關鍵詞:頭腦風暴法;課堂教學;嘗試;合作
一、頭腦風暴法及其理論依據
1.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的含義
頭腦風暴法又稱智力激勵法或集體思考法,是由美國創造學家Alex F.O sborn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發表的一種集體開發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其特點是讓參與者思維互補、相互激發、敞開思路,在自由愉快的氣氛中暢所欲言,使各種設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腦海的創造性“風暴”。“頭腦風暴法”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可以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概括歸納能力。
2.《英語》(新標準)系列初中階段教材為“頭腦風暴法”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提供了材料方面的保證
“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的《英語》(新標準)系列初中階段教材是根據《英語教學大綱》和《英語課程標準)》的精神修訂而成的,每個模塊都有一個中心話題,而每個單元又明確了一個課堂任務,這些話題和任務其實為“頭腦風暴”提供了理念和思路。
二、“頭腦風暴法”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頭腦風暴法”的核心是人的創造性和想象力。它的目的是誘發和鼓勵學生尋求一些問題中許多可能產生的思想或解題方法,符合當代中學生愛好廣泛、想象力豐富、創造力強的特點。因此,我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作了以下幾點嘗試。
1.在導入新課環節中,嘗試“頭腦風暴法”
這種方式是通過組織學生討論與本單元相關的話題,并適當補充必要的新知識,逐步將學生引入本單元的中心話題。例如在教學外研版教材“Student's Book 5Module1 Unit 2”一課的導入環節中,我先問“What are the wonders in our country?What are the wonders in the world?”然后我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六到八人,各組選出一個“世界奇觀”作描述,要求每個學生在小組內給出他們所知道的世界奇觀的資料,組長負責記錄,然后每組派代表演講,與全班學生分享結果。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互相補充信息,從而獲取了有關“世界奇觀”的信息,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對世界奇觀的了解,同時為本單元的中心話題“Wonders of the world”的教學做好了鋪墊,也為本單元的聽力訓練和“Around the world”做了準備。由于有關“世界奇觀”的詞匯(例如wonder,ancient,pyramid等)學生還沒學到,在討論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引出這些單詞并加以解釋,同時還對學生展示的資料給予適當的補充,再逐步將學生導入下一步新課文的學習。
2.在講授新課環節中,嘗試“頭腦風暴法”
這種方式是通過組織學生討論,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性地領會和掌握新課的內容。我在講到外研版“Student's Book 5 Module 6 Unit 2 Remember three words”一課時,先把學生分成九個小組,討論三個話題:“reduce、reuse and recycle”。每三組討論同一個話題,然后各小組代表報告本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再選擇性地板書,適當對討論結果加以補充并串講本節課的新詞和新句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而且學得興致勃勃,我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3.在操練環節中,嘗試“頭腦風暴法”
這種方式是通過組織學生討論,完善所學的新內容,把所學的知識提升到運用的階層。我在講到外研版“Student's Book 6Module 6 Unit 2 Six rules for a safe and healthy life”一課進行口語訓練時,把學生分成八組,每兩組分別討論“外出(being out)、飲食(diet)、休息(rest)、吸煙和毒品(smoking and drugs)”這幾種事物在對安全和健康的影響方面,用英語發表看法,學生很感興趣,敢講敢問。這種教學方法既訓練了學生的口語,又鞏固了他們所學的單詞和句型。
4.在總結環節中,嘗試“頭腦風暴法”
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歸納和總結學生已有的語言知識,進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和運用。例如在教學了定語從句之后,我給每個小組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請每個學生在小組里用兩三句話描述班里的一位同學、一位明星或介紹一首歌等,要求在活動過程中一定要使用定語從句。之后,我以關系代詞為類別,板書學生所造的具有代表性的定語從句,然后啟發學生對板書的定語從句進行分析,從而總結定語從句的基本句型結構、關系代詞(that,which,who,whom,whose)的用法和一些注意事項。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運用,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總結規律的能力。
5.在復習環節中,嘗試“頭腦風暴法”
這種方式是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拓展學生思維,讓復習活動具有更大的挑戰性,進而提高學生復習的成效,走“再現—復習—運用—鞏固—記憶”的路線。例如我在給學生復習名詞時,先請每個學生在紙上寫出盡可能多的名詞,而且這些名詞中要包含有可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使學生對名詞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后分小組完成這樣的任務:組內挑選出一些適合的名詞,小組合作編一個故事并演講出來,讓學生當評委,評出最幽默獎、最有創意獎等。
三、創設一個能孕育“頭腦風暴”的英語課堂教學環境
1.創設一個讓“頭腦風暴”順利進行的話題環境
教材中的每個模塊的第三單元都有語言運用類的練習,但有些練習的內容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獨自完成的,所以對于同一個主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設計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小話題,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
2.創設一個讓“頭腦風暴”順利進行的興趣環境
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因此,在課堂教中應該多用美景——世界奇觀;多說美句——描述一位自己喜愛的電影明星;多做美事——小組合作編一個美麗的故事、幽默的故事;等等。興趣,是人們獲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力量,是啟發人們認識積極性的重要心理成分。而興趣與求知欲又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學的實踐證明,當教師把學生的興趣喚醒之后,學生便會被興趣引導去突破課本的約束暢游知識的海洋,真真切切地讓“頭腦”走向“風暴”。
3.創設一個讓“頭腦風暴”順利進行的形式多樣化環境
“頭腦風暴法”形式上要根據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有所變化。通常采用的方法有:給出話題后,每個學生都可以直接發言,如在“導入環節”中提到的奇觀(wonders);給出話題后,小組先進行討論(Group work),然后再匯報,如在“操練環節”中的口語訓練;給出話題后,小組進行整合、競賽等,如“復習環節”中的編故事和表演故事。
四、結束語
“頭腦風暴法”是一種技能、一種藝術。在教學過程中,“頭腦風暴法”通常圍繞一個話題進行,在其過程中以討論的形式挖掘各種有用的信息和形成思路。老師作為一個不進行任何評價的指導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創造性地思維。讓學生的“頭腦”走向“風暴”,自由、愉快地暢想;讓“風暴”進入“頭腦”,求同存異、暢所欲言。使學生能從話題的呈現到思想的碰撞再到知識的組合,最終噴射出創新的火花。
參考文獻:
[1] 宋金月.金鶯.英語課程標準教師讀本.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2003.
[2] 王振強.巧用“頭腦風暴法”.中小學外語教學,2004(6).
[3] 趙衛華.“頭腦風暴法”與小學英語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