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鈞
摘要:文學名著是文學史上公認的優秀作品,它具有啟迪讀者、感動讀者、塑造讀者、成就讀者的人文價值。名著以其無與倫比的文學價值與思想價值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然而初中生名著閱讀教學現狀很不樂觀。本文從教師的視角透析了初中生文學名著教學的意義,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名著教學;初中生;能力培養
名著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幾千年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各國人民創造的民族藝術瑰寶。優秀的文學作品,能給人以遐思、給人啟迪,使我們終生受益。文學名著應當成為開發語文課程文化資源的重點。《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加大了對學生文學名著閱讀的要求,不僅列出了一系列的精心挑選的推薦書目,而且還對學生的閱讀量給出了一個精確的數字?!缎抡n標》規定:“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由此看來,展開初中生名著教學研究是順應《新課標》要求的有益嘗試。
名著教學的意義:①幫助學生獲取知識、認識世界;②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③促進師生接受精神洗禮、提升人生價值。名著教學雖有如此深遠的意義,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中學生名著教學的狀況并不樂觀,甚至令人擔憂。教育系統中領導、老師對學生的名著閱讀有著錯誤的認識,急功近利的應試教育思想使許多學校和教師不敢放手發動學生閱讀文學名著,名著教學的路愈走愈窄,原本生動有趣的名著教學變成了學生強制被動的記憶,學生根本感悟不到名著的文學意蘊與整體的美學價值。而且教師名著教學能力的缺失也加劇了名著教學的困境。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要使中學生的名著教學變得合乎理想,就必須尋找新的對策,采取以下措施。
一、轉變觀念,提高閱讀名著的意識
要改變初中生名著閱讀教學的現狀,筆者認為首要前提是要提高學校領導、教師對名著閱讀的認識,讓他們認識到閱讀名著對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各種力量,尋找路徑,保障閱讀資源。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班里設立圖書箱,鼓勵學生相互調劑,互通有無,以實現資源共享。充分固定的時間是保證開展閱讀教學和名著閱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學校可開設閱讀課,甚至閱讀周,來保證學生閱讀和進行教學的時間。
二、發揮教師的牽引和指導作用
(1)積極閱讀名著,提升自身名著素養。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每一個學生都領進書籍的世界,培養起對書的酷愛,使書籍成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這些都取決于教師,取決于書籍在教師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種地位。”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文學讀者,一個懂得欣賞文學、能夠不斷提升自己文化視野,從而不斷影響學生的學習者。教師在讀書方面對學生的影響是無形的,要讓學生熱愛讀書,教師首先要愛讀書。“養其根以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閱讀名著會讓我們教師更加善于思考、遠離浮躁,更加具有教育智慧與人格力量,更加具有旺盛的朝氣與活力。所以,教師要想順利展開名著教學,就應當把廣泛閱讀書籍作為自己應當具備的第一課,不斷閱讀,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充盈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素養。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有可能閃現文學光彩,老師才有可能影響自己的學生并帶領他們走上閱讀經典的道路。
(2)發揮導向作用,引導學生閱讀名著。一個有遠見的語文教師,不但自己要對名著閱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還應該幫助學生感受到閱讀名著是一種心靈上的享受。為此,教師應通過各種方法來輔助名著教學,以培養學生參與名著教學的參與積極性:①善用文本教材。有的課文就是名著的節選,我們可以把它們作為閱讀的引子,引導學生進入名著這神圣的殿堂。對這些課文,我們可用賞析、設疑、辯論等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名著的內在魅力,激發起學生閱讀整本書的強烈愿望。②活用影視資源。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影視這一份豐厚的教學資源來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增強名著的親和力,消除學生,尤其是閱讀量少、缺乏閱讀經驗的學生對名著的畏懼感,引導學生親近名著、閱讀名著。③提升學生的參與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將一些經典名篇排練成課本劇在班里演出,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課本劇集讀、導、編、演、評五個步驟于一體,排演課本劇,把語文技能與具體生活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排練課本劇既能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了課文,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還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開展讀書會和朗誦、背誦比賽也是對閱讀名著有益的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 雷彩玲.初中語文教學不可忽視名著導讀.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23).
[4] 文紅,董家平.指導初中學生閱讀名著的認識及實踐.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2).
[5] 倪海珍.如何引導中學生閱讀名著.網絡科技時代,20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