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駒 唐麗瑩
高職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已被國家教委明確作為學生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學院各級的普遍重視。空中乘務專業作為一個特色專業,它對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方面不僅具有與普通專業的共性問題,也有它的特殊要求。
高職空中乘務專業自我院開辦以來,已經走過了九個春秋,在不斷的努力下,我們逐漸摸索出了一條培養高品質的空中乘務員的辦學之路,填補了我省空中乘務專業高等職業教育的空白,也為我國民用航空事業的人才培養做出了貢獻。我們隨機抽取了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07級、08級、09級空中乘務專業500位同學作為調查對象,使用SCL-90量表進行研究。在回收的482份有效問卷中,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軀體化、偏執等五項因子較為突出。在性別緯度上,女生的各項得分都高于男生,說明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男生。在年級緯度上,我們沒有發現顯著差異的存在。在文、理科及三校生的緯度上,三校生在人際關系、焦慮、偏執等方面的得分高于文、理科學生,文科學生總體及心理各項因子分值都高于理工科學生。以上結果說明,在三種類別的學生當中,三校生的心理健康更應該得到關注。
一、高職空中乘務學生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一)容易出現的問題
從我系在校的空乘學生來看,有相當數量的學生來自城市,來自獨生子女家庭,家庭經濟條件優越,從小缺乏獨立性鍛煉,生活和心理上都明顯處于“斷奶期”。他們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觀點,新的思維模式,特別是社會改革全面深化和市場競爭加劇時心理壓力加大,承受能力和適應能力明顯不足。高職教育更重視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更重視技能訓練和考核,這對于缺乏實踐鍛煉,長期依賴父母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因此,剛進校門的高職空乘學生容易產生一種焦慮緊張的心理,對專業的學習方式、大學的人際關系等有點無所適從。對于大二的學生而言,面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各種技能證書的考試,校內外各種活動、競賽的競爭壓力也導致學生產生焦慮緊張的情緒。大三學生主要面臨就業壓力,“弱勢文憑”以及經濟危機對旅游行業的沖擊所造成的就業難是高職空中乘務學生畢業時焦慮緊張情緒頻發的主要原因,有的學生還會出現神經緊張、失眠、胸悶、心跳加劇等軀體化癥狀,嚴重干擾其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二)產生的原因
從生理、心理的發育特點來看,大學生正處于青春的“暴風雨時期”,生理的發育已基本成熟,但多數人還不能同時在心理上達到成熟。如:獨立意識日益增強,愈來愈注重對自己的評價,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她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持批判態度。正是由于她們感到或擔心外界無視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對立的情感。因此,她們一方面產生了強烈的自主意識,成人感和獨立感增強;另一方面,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能力欠佳,缺乏應付周圍環境的經驗和能力,而成人也往往把他們當作“孩子”來看待,從而導致大學生產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適應。
二、實施心理素質教育的內容
第一,培養學生具備對待挫折的正確態度,學會全面、客觀、辯證地剖析挫折所產生的主客觀原因,尤其要正視產生的主觀原因,掌握轉化逆境的方法,增強忍耐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從而養成敢于直面困難和挫折的勇氣、信心和斗志。
第二,培養和教會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了解和掌握與他人交往的有效方法、技巧和途徑,能夠協調和處理與老師、同學及與他人的關系,擴大交往,拓寬自己的生活空間。在交往中,學會擺正自己的位置,善解人意、尊重他人、積極創造和諧、平等友善的人際關系。
三、有效提高空乘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之舉措
第一,增設專門的課程及心理講座,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進取精神。課程設置上,可有計劃、有目的的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幫助學生們掌握青年期身心健康基本知識,增強社會適應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自我調試能力,能夠積極開發自我潛能,成功完成學業,具備擇業能力。可通過專題心理講座,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心理障礙,培養完善的人格,促進健康心理的養成,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依賴型轉化為自主型的過程,成為具有獨立意識和進取精神的新一代。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協會的作用,通過開展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比如心理劇、演講、觀看影視片、團體輔導等,讓學生能夠在課余,在校園文化氛圍中塑造良好心理的素質。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由被動學習方式變成主動學習的方式,要學會認知,自主學習,主動參與,要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自我定位、自我設計。要培養學生善于探究、審慎的意識,使他們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思潮,能積極主動地思考,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下學會正確判斷和選擇,從而使正確的道德認識和道德判斷內化為穩定、持久的道德觀念。
第二,加強心理文化建設,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綜合素質。為了防止學生心理障礙的發生,積極創造條件,加強校園心理文化建設,積極有效地調動利用學校的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如:設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板報,設立心理咨詢室和心理信箱,派出學生班主任參加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及時幫助那些有心理困惑,心理沖突、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學生盡早疏通癥結,擺脫困境。組織學生參加拓展活動,培養學生自立、自強的性格。養成團隊合作精神,通過公益活動和扶貧幫困活動,使學生擁有一顆愛心、一顆感恩的心。除此之外,系里還要組織能自覺的適應就業面試方面的實際技能訓練,如儀表、談吐、風度和文字表達等實用技能培訓,學生提高了各種能力,消除消極心理,培養了創新精神,使學生在德、智、體、美等諸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從而為順利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