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歡迎
信息技術高考中記憶的內容多集中于“信息技術基礎”模塊,主要考查學生對基本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算法與程序設計”與“多媒體技術應用”模塊則主要考查學生綜合運用,利用操作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考查知識的同時,信息技術高考更注重考查學生的能力,把對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鑒于這種情況,制訂相應的復習策略和考試方法:
一、規范表達、準確敘述問題,建立信息技術專用詞匯庫
規范地書寫和表達是高考的基本要求,考生平時就要嚴格地要求自己。不同的題型和內容有不同的解題規范、程序和步驟。信息技術高考是以卷面作為唯一依據的。考生在考試中不僅要會做,而且要對、要全、更要規范。會而不對,對而不全,都不能得到高分。此外卷面的整潔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操作與理論復習的順序
考生對操作題的遺忘率要遠遠低于對理論題的遺忘率。理性認識的遺忘速度總是比感性認識的遺忘速度快。我們應該先進行操作復習,后進行理論復習,或者兩種復習同時交叉進行,相輔相成。
三、對理論點進行專題復習有助于提高考生成績
認真分析平時的模擬考試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針對問題所涉及的理論知識點進行專題的復習與提高,引導學生全面地掌握信息技術高考所涉及的全部知識。克服理論體系的不足。
四、關注基礎、扎實根底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扎實的基礎,系統的知識網絡是考試成績的有效保證。信息技術高考試題可能會和其他學科一樣。知識面廣、起點低、難度適中,有一定的區分度。從選擇題和填空題來看,基礎知識還是占了主導地位。所以只要打牢了基礎,扎實了根底,就不難考高分。
五、關注課本,研究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
信息技術教材是考試的根本,要充分研究教材中的例題和習題,發揮教材的功能。根據其他學科的經驗,很多高考的題目在教材中都可以找到原型和出處。因此,全面地研究和分析教材是非常重要的。
六、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仔細地研究信息技術高考例題,發現很多題目都有一個實際應用的背景,這類題目是考試中的一個難點,也是教學中的一個盲點。但是高考考查的重點恰恰包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考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廣大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結合生活實際提出問題、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
總之,信息技術高考復習中學生要全面地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明確把握重點、難點,深刻理解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突破難點,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系。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升應戰能力,實現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過程。
淺談作文教學
白竹玲
多少年來,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界同仁最為頭痛的問題,是語文教學的難點之一。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作文教學首先必須培養學生寫作文的興趣,學生只有產生了作文興趣,才能充分發揮語文才能。寫出真實感人的文章,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一、巧用導語。營造寬松的氣氛
開始就給學生營造一個不是刻意寫作文的氛圍,而是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讓學生接受你的話題。不妨以談話式,把社會“聚焦”、家庭的人物或事物的變化、學校的新風,作為一個話題拿出來。讓學生自己去談論。在一次作文課上,設置了這樣一個情境:同學們。以前我教過一名學生,從小學習成績很好,從來不隨便曠課,可自從上了初中,反而經常不想上學,他是一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很懂事,他這樣做,母親會不會傷心,同學們會不會瞧不起他了?你怎樣看這個問題?問題一提出,同學們就紛紛議論,各說紛紜,當同學們議論到高潮時,我在黑板上寫上幾個題目,讓同學選擇其一,形成作文。因為有了議論作基礎,學生自然樂意動筆了。
二、以說促寫,下筆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原因何在?因為“說”在實際生活中實踐較多,而“寫”卻較少,沒有實踐,怎能靈活運用呢?因此在寫作練習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后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后,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再寫,還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進行演講,培養口頭作文能力,并引導學生把“說”和“寫”聯系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而且通過說話過程中對口頭語言的敘述,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作能做到中心明確、條理清楚。而且不再懼怕寫作文,把寫作文當作平日說話一樣,這樣就消除了學生的畏懼感使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三、廣讀勤思、積累、豐富素材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但僅僅靠多讀是不夠的,這是說閱讀是寫作的先導,沒有讀的“耕耘”,就沒有寫的“收獲”。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還要進行熟讀精思,融會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并運用到作文中去。要使學生習作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必須重在平時積累,提倡多閱讀文章。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老師可以與學生共同誦讀美文,品味名著,共享圖書資料,領學生欣賞古今中外的文化遺產;為學生提供交流閱讀感受、師生間平等對話的平臺,引導學生撞擊思想,獲得人生的感悟。當學生快樂地閱讀,從書中汲取靈氣,蘊蓄情感,思想在語言文字的沃土中萌芽的時候,習作已成為一種享受。
四、開展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根據學生爭強好勝的特點,在作文教學中適當開展各種競賽,如個人競賽,小組競賽,口頭競賽等,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我在教“承接句群”這一內容時,要求把教師從教室門口到講臺的系列動作,按順序說一段話,起碼用上三個動詞。針對這一內容我開展了小組口頭競賽。競賽的內容是把教師的動作說成一段話。競賽中同學們踴躍發言,獲勝者給本組拿分。最后,總評出名次,趁同學們余興未盡,讓他們動筆寫下剛才的場面,便成了一篇作文,這樣就提高了寫作興趣。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都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它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為作文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落實閃光點,體驗成功快樂
—個新奇的比喻,一種獨特的感受……對于學生作文中的這些閃光點,教師通常是給予表揚。不如給學生設置成功的機會,把學生的閃光點落在實處,讓學生從成功中提高興趣。舉辦優秀作文展覽;評選“作文明星”;利用班級報刊,開設“佳句欣賞”欄,發表學生習作中的優秀句段;參加各種“作文大賽”……讓學生享受更多的成功喜悅。
作文能力的培養非一朝一夕就有成效的,教師只要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勞的小蜜蜂,多思考,多練筆。一定能培養出學生對寫作的濃厚興趣,提高其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