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久林
摘要:高三的生物課復習中,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知識的學習歷來是教與學的難點,更是高考的重點,那么如何在復習時更快地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使學生在最大程度上掌握、內化這兩塊的知識,以求高考時取得更好的成績。筆者根據多年的高三教學經驗,歸納總結如下,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復習
一、變異來源上的差別
有絲分裂過程能產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而減數分裂還能產生基因重組。
二、細胞分裂圖象的區別
第一步:確定細胞內有無同源染色體。如有,則該細胞是處于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如無,則該細胞處于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
第二步:根據細胞內染色體的行為確定細胞所處的分裂時期。
1.若細胞內有同源染色體。
(1)如染色體散亂分布,且染色體上無單體,則為有絲分裂前期或末期或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2)如染色體散亂分布,且染色體上有單體,則為有絲分裂前期。
(3)如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則為有絲分裂中期。
(4)如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兩個平面上,則為減數分裂(I)中期。
(5)如有聯會、四分體現象,則為減數分裂第一次前期。
(6)如同源染色體分離,則為減數分裂第一次后期。
2.若細胞內無同源染色體。
(1)有單體,為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末期。
(2)若著絲點排列一個平面,則為減數分裂第二次中期。
(3)若無單體,則為第二次分裂末期。
3.除此外,還應該注意:
(1)如細胞膜向內凹陷,則為細胞分裂后期,再根據有無單體判斷,如有單體,則為減數第一次后期,如無單體,則為減數第二次后期。
(2)細胞兩次大小不等,則為減數分裂,再根據同源染色體的有無判斷,如有,則為減數第一次末期。如無,則為減數第二次末期。
三、理解可遺傳變異發生的時間
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有絲分裂的間期。減數分裂的間期。
染色體變異(主要指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可發生在有絲分裂后期。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
基因重組(只指基因的自由組合)只發生在減數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四、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一個細胞DNA含量變化量、染色體數目變化圖、染色單體變化圖
筆者認為,在教學中,要仔細研究過程變化情況、不應死記、應理解,以DNA含量變化圖為例說明。
1.在有絲分裂中,有五個時期,對DNA含量變化有影響的只是兩個,即間期時的染色體復制和末期時的細胞分裂,即只有兩條豎線,如下圖a、b,只要掌握了α線和6線的含義,其他的就容易掌握。
2.在減數分裂中,對DNA含量變化有影響的則有三個時期,即間期的染色體復制,第一次細胞分裂,第二次細胞分裂,也就是三條豎線如下圖a、6、c。
綜上所述,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雖然枯燥難懂,但是,只要吃透課本,弄通課本,了解變異來源上的差別,識別細胞分裂圖象的區別,理解可遺傳變異發生的時間,仔細研究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一個細胞DNA含量變化量、染色體數目變化圖、染色單體變化圖,就能充分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重點、難點。
因此,教材是首位的,高中生物教師努力鉆研教材,從學生實際出發,才能把這部分知識學好,取得高考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