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錦春
高三化學第二輪備考復習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底,其復習的教學方法有很多。而且各有利弊,但其主要任務是綜合訓練:包括知識點強化鞏固、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知識點所構成的知識體系的完善,最終達到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的目的。高中化學的本身特點是知識的細、零、散、雜,而新課改在教材編寫時又把某些同一知識分散到教材不同的章節中。或者先給出一個淺顯易懂但并不全面的知識,在以后的章節中再去完善,這就決定了第一輪復習完知識還比較零散。如何在僅有的一個半月來完成第二輪復習的任務,我們最重要的是講究復習效率。下面就我近兩年的一些做法與大家交流:
一、歸納考點
認真研讀《考試說明》和2007年、2008年的寧夏卷、海南卷并以北京卷、全國Ⅰ、全國Ⅱ,作為參考,從中歸納總結出選擇題、必做題、選做題的題中所涉及的知識點。
1.選擇題:7道題共涉及12個知識點,(1)化學與環境、生活、科學技術等知識的綜合;(2)物質的量有關計算(阿伏伽德羅常數及定律);(3)離子方程式;(4)離子共存;(5)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和熱化學方程式;(6)氧化還原反應有關知識;(7)原電池和電解池有關知識;(8)電解質溶液有關知識;(9)化學反應速率及化學平衡;(10)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化合物知識;(11)化學實驗有關知識;(12)有機化學有關知識。
2.必做題:3道題共涉及5個知識點,(1)化學實驗;(2)無機推斷;(3)電解質溶液;(4)原電池和電解池;(5)化學反應速率及平衡。
3.選做題:3道題共涉及三本教材(化學與技術,物質結構與性質,有機化學基礎),學生根據自己情況選做1道題,知識點比較明確。
二、選擇習題
選擇兩份(一般有10套試卷)適合本校學生實際水平的模擬試卷。一份為化學學科內綜合試題(題量及題型設計依據理綜試卷,即7道選擇題、3道必做題、3道選做題),橫向圈出同一知識點的所有題目(10套試卷中每個知識點的試題在7~12道之間),配合專題訓練。另外一份為理綜試題,配合應試能力的強化訓練。
三、處理習題
高考理綜試卷中化學部分共11道題,一般需50分鐘左右完成。
1.選擇題限時訓練
每個知識點的選擇題在10套學科內綜合試卷中分布有7~12道題,根據題量一般限時在15~30分鐘(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養成習慣,做選擇題不能太快,以免失分,因為每道題為6分,失分太不合算)。一節課選擇一個知識點,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后,當堂對答案,讓學生根據自己失分的原因,課后查缺補漏。下節課抽個別題講評,并從考題中將該考點的分散知識,集中到一起,構成“集成塊”,使該知識點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鞏固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以發展學生能力(每個知識點一般需2--3課時完成)。需注意的是套卷選擇題難度不宜太大,以容易題為主,頂多出現一道中等難度的題,因為高考題中選擇題難度并不大。目的在于提高學生選擇題的得分率,同時學生也會從考試中體驗到快樂,增強自信心。
2.必做題和選做題限時訓練
每個知識點的必做題和選做題在10套學科內綜合試卷中分布有6~10道題,一節課選一個知識點的4道題,限時35分鐘完成,當堂對答案,讓學生根據自己失分的原因,課后查缺補漏。一般一個知識點有2課時可完成訓練,第3課時抽個別題講評,并從考題中將該知識點的分散知識,集中到一起,構成“集成塊”,使該知識點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鞏固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以發展學生能力。
3.每周進行一次學科內綜合
應試能力的強化訓練,普遍的做法是限時訓練,多數學校采用理綜形式進行訓練,這需要其他物理和生物老師的配合,且時間比較長,要兩個半小時,這么大的航空母艦我們帶不動,所以我限時用理綜試卷中化學部分試題在學科內進行綜合訓練。7道I卷選擇題,4道Ⅱ卷題,限時45分鐘完成。45分鐘時間雖然緊張,但不能給太多時間。此用意在于:(1)提高解題速度;(2)提高學生的閱讀、審題能力;(3)及時糾正學生化學用語書寫不規范、化學術語出現錯別字等問題;(4)學生通過研究評分標準,使得自己的答案組織得盡可能正確而又簡潔;(5)讓學生學會合理舍棄,同時調整考試心理。提高考試技巧。
4.搞好三次模擬考試
在專題復習和學科內綜合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安排,認真搞好三次模擬考試(3月底、4月底、5月底各一次),強化學生應試理綜試卷的技巧和能力的訓練,使學生拿到理綜試卷后胸有成竹,沉著應對。
通過10套學科內綜合試卷的知識點橫向對比總結,10套理綜試卷的學科內綜合和3次理綜試卷的縱向模擬訓練。我覺得按照第二輪復習的思路,把復習任務和目的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實行有效訓練,使學生真正擺脫了題海戰術,又能強化知識點,把握知識體系,形成解題和應試的綜合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有不足之處,期望得到廣大化學同仁的幫助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