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勤
摘要:銷售包裝是保護功能和藝術美感的融合,是實用性和新穎性的創造性結合。成功的包裝促銷是生產者的意念心理、創作者的思維心理和購買者的需求心理的共鳴。商品銷售包裝只有把握消費者的心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激發和引導消費者的情感,才能夠在激烈的商戰中脫穎而出。
關鍵詞:消費情感促銷功能擴大差距購買心理
包裝魅力的所在,是它的促銷功能。開放之初,香港商人把四川的壇裝榨菜大批買人,然后打破大壇,換塑料袋分裝,轉手賣給其他國家,不僅售價翻了一番,而且更受青睞。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只因包裝有所改變,銷售效果大不相同。類似這樣的例子,在實際的經濟生活中不勝枚舉,由此足見包裝的魅力。包裝能夠使產品暢銷,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人做過一項調查:進入商店買東西的顧客,有60%左右會改變初衷。比如,原來要買低檔貨,最終買了高檔貨;原來要買甲牌子,最終買了乙牌子。這種改變,很大程度上是包裝造成的。雖然現代社會消費者的信息來源很多,但在實地購買時,包裝對其購買行為的影響最直接,最強烈。日本學者加納米認為,包裝成為推銷員最基本的條件有三個,即商標、印象和擴大差距。他稱之為BID原理。商標是指商品的標志。商品沒有商標就像人沒有名字一樣,再暢銷也叫不響。要使包裝成為推銷員,首先要在包裝上突出商標。擴大差距是指通過商標和包裝造型有意識的擴大商品之間在質量上的差異。有人曾做過一項試驗,把同樣的洗滌劑裝入幾種商標和造型不同的包裝物中,讓消費者試用,結果他們認為這是幾種不同的洗滌劑,這項實驗表明,商標和包裝造型能夠起到突出商品特性的作用。
購買心理一般依次經過認知過程、情感過程和決策過程三個階段,其中注意是認知的開始,也是整個購買心理過程的基礎,注意可以分為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據調查,我國超級市場中62.6%的顧客是在沒有購買計劃的情況下購物的,而全國有這種購物習慣的人又占54.9%,也就是說,無意注意是我國消費者的主要購買心理。在這種情況下包裝促銷功能將大有作為。根據杜邦公司的“杜邦定律”,63%的消費者是憑商品的包裝裝潢作出購買決策的。包裝是商品的影子。在缺乏參考信息或者是質量、價格大致相同的情況下,獨特的包裝可以吸引消費者的視線和興趣,進入消費者的選擇范圍。
色彩是包裝遠觀的第一視覺效果。調查表明,顧客對商品的感覺首先是色,其后才是形。顧客在最初接觸商品的20秒內,色感為80%,形感為20%;在20秒至3分鐘內,色感為60%,形感為40%。所以商品包裝必須要選“色”奪人,一舉網住目標顧客。當然,包裝的色彩要與商品本身的用途和特性相適應,通過刺激視覺勾起聯想,從而影響人們對商品的評價和購買行為。
商品包裝的特性是指包裝的造型、材質、圖形和文字。包裝的造型和材料只有貼切地表現出商品的特征才能達到促銷的效果。真空塑料包裝食品使人覺得方便衛生,鉛箔泡罩包裝食品使人覺得科學可信,而貼體包裝的小五金產品又令人感到質量可靠。
對顧客而言,商品包裝中信息包含量最大的部分是圖形,其次才是文字和色彩。圖形包括圖案、繪畫和攝影等類型,與形式商品特色的放大鏡,圖形還可以對產品的功能作比喻化、象征化和聯想化的描述。如用荷花表現雨傘滴水不漏,用松樹表現老年人滋補品能延年益壽等,這些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字是商品包裝中記憶強度最大的元素。商品包裝應該有說明性的文字,客觀簡明的介紹商品的名稱、規格、成分、功能和使用方法,并盡量做到重點突出,一目了然。而宣傳性的文字、標志語則起著微型的作用。標志語是指以強烈的對比色和電火花型、爆炸型、大圓點型等圖案作背景突出的短語。提示性的標識語,如“油炸型”方便面,標明商品的基本特點;解釋性的標語,如“絕對不含防腐劑”,可以消除消費者對食品、飲料和化學制品所含成分的顧慮;而鼓勵性的標識語,如“味道好極了”,則能直接刺激購買欲。巧妙運用標識語能夠產生強大的視覺沖擊力,成為包裝促銷的點睛之筆。
當然,我們更要注意的是:消費者的多層次性決定了包裝促銷也要從多角度進行。隨著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不斷的發展。今天的時尚,可能明天就會過時,所以商品的包裝必須不斷的改進,在繼承傳統與創意中尋求平衡、和諧與統一。
商品包裝無論如何變化都是為了服務營銷,其核心所在就是能夠對商品售賣有益。
設計素描的教學方法研究
李鵬
摘要:設計素描是培養設計類專業學生創新意識和設計理念的一門重要專業基礎課程,分析當前藝術設計方向職業院校設計素描教學改革的意義,明確設計素描課程的特征與內涵,確立“能力培育型”的教學觀念。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過程啟發學生在設計思維、設計創意、設計表現方面的天賦和靈感,有利于針對不同學生和不同專業有目的地開展教學。
關鍵詞:設計素描傳統素描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設計素描是在傳統繪畫性素描的基礎上,通過具象認識大自然的造物法則,并從具象中探尋抽象的規律和發現抽象的形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對客觀形態構造特征進行設計與分析,發現客觀事物的根本屬性特征。在表現手法上以結構造型為主強調對對象的概括處理,以解構與重構的方法分析重建對象,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思考力、創造能力以及分析與歸納能力,為后續的設計課程打下堅實的造型基礎。設計素描教學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到設計類學科學生的專業發展,對其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設計素描教學改革的意義
1.目前教學和課程的不足
目前設計素描的教學內容和表現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方面僅涉及到結構素描和明暗調子素描;表現形式方面停留在單一的手繪表現上,技法單一,而且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難以提升到同一層次。
2.行業技術發展急需創意設計人才
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廣告設計、室內設計、動漫設計等相關專業的工作,而這些工作最看重的是學生創意方面的能力。在創意能力的培養上,并不只是專業課解決的問題,而應當滲透到基礎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在設計素描的學習中就開始體會到創意的快樂。
二、設計素描的課程特征與內涵
設計素描的內涵十分廣泛,包括具象設計素描、結構設計素描、抽象設計素描、表現設計素描、意象設計素描和材質綜合媒介表現性素描等等。設計素描是培養創意設計的基礎課程。教學過程應強調構思與想象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設計素描通過各階段的教學,要使學生掌握各種造型的因素:輪廓、比例、結構、明暗、質感等相互間的關系;同時豐富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形體之間的榫接、正負、凹凸、離合、虛實等矛盾關系。
三、對設計素描教學方法的設想
在分析借鑒國際設計院校先進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國內設計院校出現的問題,本文嘗試提出職業院校基礎課程設計素描的教學方式。
1.打破傳統固定常規模式
(1)讓學生盡可能做多種素描手法和工具的嘗試。傳統素描模式是用排線的方式作畫。設計素描的方法不同于傳統素描,設計素描的表現手法是無窮的,它包括涂、抹、擦、印、貼等,不同的手法會產生不同的視覺美感。
(2)打破嚴格的透視法則和常規構圖。透視的準確并不是衡量畫面美的唯一標準,可以對畫面物體進行扭曲化、平面化和夸張化的形象處理,改變固定思維的審美標準,提高自己的藝術思維和審美能力。
2.開發設計素描創造性構思的應用
設計素描是創造性的思維活動,它的關鍵是構思,沒有獨到的構思,畫面就會黯然失色。好的構思源自富于個性的思考,設計素描應打破傳統素描的思維定式和既成套路,變換思維角度,從多維而整體的全方位角度處理問題,并敢于否定現有的方案與想法,有助于新創意的產生。在教學中不能局限在常規視覺經驗里,要改變常規,形成陌生的超越自然的感受,使學生產生求異心理,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3.加強設計素描中的抽象意識
設計要永遠面向未來,因此,在素描設計教學中應引進和借用未來風格抽象思維的藝術訓練方式,探索設計領域表現的新空間,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基本技能和先進的視覺審美觀念。
4.拓展設計素描材料媒介的綜合實踐
在設計素描教學中,積極地引導學生利用綜合性材質媒介進行材料的實踐過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興趣,還可以調動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拓展開放性與多維性的視覺思維以及多方位、多角度地處理視覺信息。設計素描的材料媒介的綜合實踐方式很多,在教學中,除了用紙面常規試驗(包括水墨與紙面、紙面拼貼)以外,還可以在布面和板面上結合顏色和自然材料(植物、生物、礦物)綜合試驗。
職業院校學生設計素描的教學自始至終要貫徹以設計觀念為指導的思想。根據設計專業的教學特點,讓學生充分發揮其不同的個性特征和不同的愛好來進行引導性教學,引導他們用符合自身特點的表現方法來理順其思路。教導學生加深對自然規律的理解與認識,深化運用藝術的表現規律,為以后的專業設計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