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斌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我們教育集體的創造勞動中有一條信念起著巨大的作用,這就是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這一教育思想告訴我們:自我教育是學生個性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離開了這一環節,任何教育都無法奏效。為此,根據我校目前的教育狀況,學校決定進行“班級自主管理”實驗,適應新的德育理念,采用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強學生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我約束的能力,促進其良好習慣的形成,做到“學生人人有官做,班級事事有人管”。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的教學理念,在進行“學生自主管理”過程中始終貫徹這一教學理念。
現在的中學生,不怕老師,不怕家長,但就怕一樣東西——被同學鄙視。其實,學生不怕家長和老師是時代的進步,是民主意識發展的表現,但他們知道自己的名譽是要愛惜的。所以我們將合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其創造性,做到“相信學生,依靠學生,解放學生,發展學生”。
具體構思如下:
一、不設班主任,學生自聘指導老師
指導老師只做學生的參謀、當學生在管理過程中遇到困惑和困難時,指導老師只負責出謀劃策,問題最終由學生自己解決,決定權歸學生所有;成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
二、機構設置分兩級
學校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和班級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
學校學生自管會下設:紀律部、衛生部、學習部、宣傳部、文體部、宿管部、校衛隊、紀檢部(執行主任一人)。
班級學生自管會下設:信息部、活動部、學習部、紀律部、衛生部、紀檢部(常務班長一人)。
三、學生千部產生辦法
自薦、民主選舉、推薦(民主選舉為主)。
四、學生干部要求
紀律部:在學生中有一定的威信,并有一定的管理班級能力。
宣傳部: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并能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有一定的編稿、組稿能力。
學習部:學生成績優良,有較強工作能力。
衛生部:熱愛勞動,講究衛生,有一顆真誠為同學服務的心,并有公正、公平處理事情的能力。
文體部:能歌善舞,大膽活潑,有一定的編排節目的能力。
男(女)宿管部:能熱心為同學服務,做事比較細心,有一定的責任心,有公正、公平處理問題的能力。
校衛隊:熱愛學校,膽大心細,有一定的責任心。
紀檢部:責任心強,能主持公道,有公正、公平處理問題的能力。
五、學生干部職責
(一)紀律部:
1.負責學生考勤(缺勤、遲到、早退)檢查。
2.負責學生集體活動紀律檢查、早操和午操出勤及步伐整齊度評比、口號整齊響亮度評比。
3.學生課間違紀行為抓查。
4.參與校外住宿點、商店、其他場所巡邏、檢查。
(二)衛生部:
1.負責全校教室、清潔區、飯堂的衛生督查、評分工作。
2.抓查校內各種不講衛生的行為。
(三)學習部:
1.參與教務處組織的作業、教案展評。
2.負責每周一次任課教師民意測評(課改作為主要指標),連續三次民主測評中優秀低于40%,不合格高于50%的任課教師實行末位淘汰制。
3.負責課改“四清”工作中周五的互查與抽查工作,實行循環抽查的辦法,在被抽查人簽名確認后,將與本班撥付班費掛鉤。
4.組織全員進行超越平行班前一名同學的趕超活動,超越的受獎,被超的受罰,經費從撥付班級班費中提取。
5.負責督促“每天由學生輪流抄一條格言”的活動。
6.扮演教師角色。
(四)宣傳部:
1.負責學校廣播宣傳工作。
2.負責板報、唱歌、“周一國旗下演講”的檢查與評分。
3.負責組織有關宣傳活動。
(五)文體部:
1.配合同學的思想建設以及學習,舉辦各類有益身心的文娛活動,豐富同學們的課余活動,組織好每學期的藝術節。
2.在音樂教師的指導下組建舞蹈隊、合唱團等團體,帶領有文藝特長的同學定期參與、參加比賽、表演等文娛活動。
3.在音樂教師的指導下協助各班文娛活動的開展。
(六)宿管部:
1.對學生住宿、飯堂紀律進行管理。
2.負責校內住宿生的出勤、紀律、衛生檢查。
3.負責開展文明寢室的創建活動。
4.負責午休、晚睡查房。
(七)校衛隊:
1.負責學生中違規違紀行為的抓查。
2.維護校園正常的治安秩序。
3.參與校外住宿點、街道、商店、其他場所巡邏、檢查。
(八)紀檢部:監督各個機構學生干部是否徇私舞弊,對不稱職的學生干部提出罷免要求。
六、評比
(一)各部制訂本部的評分細則。每項再設若干條評比規定,底分100分;評比方式可采用量化加分或扣分,每月評出30%的優勝班級。自管會組織檢查員依據學生日常管理評比細則開展自主管理;組成自管會專項檢查小組、班級檢查小組的管理機構,實行責任到組,責任到人;做到有組織、有制度、有落實,形成一個層層管、層層抓的有效管理體制。
(二)構建有效的信息反饋機制。反饋機制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原始數據反饋。它就是檢查員當天或當周開展的各項常規檢查所記錄下來的原始數據反饋,是可以具體到時間、人物、事件的客觀憑證。該數據的反饋便于了解班級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和整改。第二部分即量化數據反饋。它根據檢查所得的原始數據,按類別、違紀輕重等對其進行數據量化分析,最終以積分或排名的形式予以公布。該反饋有利于班級了解自身在學校或年級中所處的位置,排名的先后。
(三)把管理工作落實到個體。傳統的管理方式是對事不對人,在檢查過程中往往因為一個人而否定整個群體。而學校實行的學生自主管理正是可以避免這一弊端,它堅持“具體負責到人”的工作要求,即每一項工作、每一次活動,都定出相應的負責人負責,這樣一旦發現問題,即與具體的負責人聯系,既能夠及時地處理問題。又不至于全盤否定。還加大了管理的透明度。對于管理工作中的行為規范檢查也一樣,將檢查工作落實到個人,對學生個人的行為習慣予以考核,對集體和個人來說,都能有所觸動、有所推動、有所促進。
(四)管理的自主性、能動性與民主性。自主性及學生有管理制度的擬訂執行權,自主管理的處決權及經費使用的決定權。如每學期的學生自管會干部的選舉和“校十佳優秀學生”“校十佳優秀學生干部…省市優秀學生干部”“省市三好學生”的產生都必須經過學生競選與學生代表投票民主選出。自主管理提倡并要求每位學生都參與其中。(1)從活動的組織策劃,到集體綜合管理,全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每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或才能,參加其中的某一項或某幾項的實踐活動,體現“學生人人有官做,班級事事有人管”的全員參與特征。(2)當學生參加某一個項目的管理的同時,他還處于整個環境下對他的監督,這樣真正做到學生自主管理。(3)堅持公布每日各項常規評比結果,檢查結果的公平、公正性接受班級、學生的監督。
七、換屆
學校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一學期換一屆,期末由自管會執行主任組織進行;班級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半學期—換屆,開學和中期由常務班長組織進行。對不稱職的學生干部由紀檢部提名,通過學生代表大會罷免。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任重道遠。通過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進而學會自我管理,培養其自主性、能動性、創造性及責任心,真正給予孩子們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