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廣
提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知識,培養學生能觀察現象、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逐步形成學習化學,服務社會、生活良好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實驗教學思維訓練
實施新課程以來,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實驗教學仍然是化學教育中薄弱的一環。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學校和教師對實驗教學不夠重視和實驗條件缺乏之外,實驗教學過程中忽視必要的嚴格的思維訓練,也是重要的因素。本人在教學中的體會是:在具備必需的實驗設備和條件之后,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強化實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為什么要強化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思維訓練呢?
一、強化化學實驗教學思維訓練,是掌握化學科學知識的必然要求
化學實驗既是化學學科的基礎,又是掌握化學知識規律的入門的向導和手段。學生從實驗事實出發,形成化學概念,上升為化學規律,進而編織知識網絡,建筑知識架構,不經過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思維過程,要使學生由感性上升至理性,是難以完成化學學科學習任務的。因此,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應當適時引導學生結合實驗現象,觀察反應過程,激發思維活動,實現感性階段向理性階段的飛躍。
二、強化化學實驗教學思維訓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習活動的核心成分是思維。強化化學實驗教學思維訓練,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本過程。中學化學思維訓練的重點應該放在思維品質——獨立性、整體性、邏輯性、精密性、發散性和敏捷性等的形成與鍛煉上。而化學實驗活動的過程,自始至終都充滿著培養和鍛煉學生上述多種思維品質的契機?;瘜W教師如果沒有引導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有效地把握這些契機,就是教學的嚴重失職。
三、強化化學實驗教學思維訓練,是推進素質教育深入開展的重要環節
化學實驗教學是化學科學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正如著名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指出的:“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培養化學科學素質應把著力點放在實驗功能的開發上,把化學實驗功能運用到學生學習化學的思維訓練上。
現行一些學校“應試教育”死灰仍在復燃,“素質教育”難以深入推行,不少化學實驗教學出現許多大家司空見慣卻又不能容忍的現象,化學教學還局限在黑板上畫實驗,課本上練實驗。一些能做的實驗,教師指導學生觀察或動手實驗時,也是只求機械記憶儀器名稱、實驗步驟、現象要點,把生動活潑的實驗活動,變成呆板的條條框框,而忽略了誘導學生把在實驗觀察時激發起來的興奮點,及時轉移到透過現象認識變化的原理和實質上來。
本人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提煉出“獲知激趣、活躍思維、求真理、育德樹人”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較為長期的運用實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學生在知識、能力、品格、整體素質等多方面得到綜合提高,走上社會多年的學生仍深有感觸,“當年學習化學實驗思維訓練的獲取與提高,至今的成人成材與事業有成”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化學實驗教學的思維與訓練。
四、強化化學實驗教學思維訓練,是確保學生學好化學的重要手段
如何強化學生學習化學的思維訓練,本人認為,重點是要圍繞實驗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將化學實驗理論的主要內容概括為實驗、裝置、操作“三大原理”。教師應當在具體的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對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終滲透著思維訓練活動。
1.實驗原理的思維訓練?!皩嶒炘怼奔捶磻?,指的是每個具體的化學實驗,反映了或說明了或推斷了什么樣的物質發生何種變化的理論??梢試@如下的角度引發學生思考:
(1)變化實質——什么化學物質(有時還應進一步分析為什么要選用這些物質)發生什么特征、屬何類型的變化?得到什么結果?為何會得到此結果?
(2)定量關系——反應物之間采用怎樣的物質的量(或質量、或體積、或微粒數目)的關系?為什么要采取此種定量或過量關系?
(3)反應條件——實驗時應選擇怎樣的物質狀態、加熱的程度?甚至包括需要多高變化溫度?是否需要一定的壓強或催化劑條件等?為何要選擇這樣的條件?
2.裝置原理的思維訓練?!安僮髟怼敝傅氖菫榱诉_到某個具體的實驗目的,應當選用何種儀器、設備,采用何種組合、連接方式的道理??梢試@如下角度引發學生思考:
(1)儀器選用——根據實驗原理,對特定的反應物或生成物,應選用哪種量取、混合、反應、加熱、除雜、干燥、檢驗、收集、吸收、分離、緩沖(安全)的儀器?為何選用這些儀器更適宜?
(2)配套組合——根據實驗需要,選用的儀器之間,大小、規格應怎樣協調、搭配?如不這樣組合會出現什么弊端?能否作調換或代用?
(3)連接順序——為達到良好效果,選用的儀器應采取怎樣連接的位置順序和安裝拆除的先后順序?為什么要安排這樣的順序?不遵循此順序會帶來什么不良后果?
3.操作原理的思維訓練?!安僮髟怼敝傅氖歉鶕唧w的實驗目的和儀器,進行實驗操作活動的理由??梢試@以下角度引發學生的思考:
(1)操作步驟——達到某一實驗目的,應當經過哪些操作步驟?這些步驟先后順序如何確定?為什么要經過這些步驟?為什么要安排這種順序?省略或調動某些步驟會有什么影響?
(2)注意事項——實施某個實驗步驟時應注意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原因何在?
(3)安全措施——實驗過程可能會出現什么不安全的事故?如何防范?萬一出現事故應如何處置?依據何在?
綜上所述,本人在化學實驗中,圍繞“三大原理”引發學生展開思維活動的角度,是從化學實驗教學的整體來闡述的,從教學內容和學生水準的實際出發,抓住某些側重點展開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從某些典型的實驗探索人手。上升到一般性、規律性的認識,逐步提高學生思維品質的層次。圍繞“三大原理”的教與學,強化學生的思維品質的訓練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是深入挖掘啟發學生思維的潛在因素。教師備課時要善于透過課本里敘述性的文字,將隱含在其中的“三大原理”的因素挖掘出來,設計層層激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誘導他們研討探究。
二是教育學生逐步養成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開始學生對化學實驗都頗有興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驅使所致,由于觀察實驗時目的性不明確,難以集中注意力于那些關鍵設備的主要現象,加之演示實驗時儀器小而教室范圍寬、學生多,所以他們觀察實驗并不準確。為此,在可能條件下。教師宜改演示實驗成并進實驗?;蚪柚鶳PT、DVD光盤等播放實驗錄像,穿插圍繞“三大原理”的系列思考題,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思考,展開思維訓練活動。
三是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活動中,為了避免學生先入為主,想當然,走過場,要提倡學生養成據實完成實驗報告的良好習慣。即使實驗失敗或出現異常,也要按照觀察到的實情填報實驗現象和結果,然后及時分析失敗或異常的原因,從分析原因的過程中鍛煉思維。
四是緊密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新課程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改造自然、服務社會,作為化學學科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的實驗活動也不例外。因此,除了課堂實驗教學分析思維訓練之外,還要特別重視對學生直覺思維的訓練,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