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沁沁
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中小學學生中掀起了樂器熱,全社會的音樂考級對樂器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在中小學學生中,樂器演奏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尤其在中學,擁有許多器樂考級達到高級別的學生,這對在中小學中開展樂隊活動,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基礎。在中小學中大力開展樂隊活動的時機已經成熟。通過組織樂隊活動,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建立起學生學習音樂的風氣,從而推動學習風氣的形成,對形成良好的校風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在臺灣地區有一個很有名的廣告語:學琴的孩子不會變壞。因為這不僅是學習演奏美麗音樂的樂器,更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不僅訓練人的韻律,更協調左右腦的配合,不僅讓學生學會音樂,更提高了學生的素質,養成了認真對待學習的好習慣。
要組織好中小學的樂隊活動,在現在樂手資源如此豐富的條件下,可以在每個年段都組織一個樂隊。由于社會上音樂考級的推動,凡參加考級活動的學生都擁有質量較好的樂器,這使得組建樂隊不要為樂器發愁。根據現在的國情,學生學習的樂器除了鋼琴和小提琴外大多數是民族樂器。因此,組建樂隊可以組建中西混合型的樂隊。這樣的樂隊從音色方面來看,由四個部分組成:吹管樂組、彈撥樂組、拉弦樂組、打擊樂組以及附屬幾種色彩性樂器。從音域方面來看,必須有高音、中音、低音三個部分組成。三者缺一,音響就不豐滿,合奏就會失去飽滿的和聲效果和藝術感染力。樂隊的活動時間可以利用每周固定的課外活動時間,甚至放在周末進行訓練。可以以課外興趣小組的形式進行活動。每個年段組建一個樂隊,就能夠從各年段樂隊中挑出優秀的樂手,組建學校的樂隊,把學校的音樂活動推向較高的水平。在樂隊的管理上,可以選擇業務能力和管理能力強的學生擔任隊長,實行學生的自我管理,教師則作為指導者進行指導工作。樂隊的活動,要由各年段有關老師和領導、教務處、總務處等幾方面共同協商確定活動方案。因為樂隊的活動牽涉到活動時間、活動場所、所需器材等幾個方面,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才能進行。
在樂隊的排練中,首先遇到的是排練曲目的選擇。在選曲方面,要選擇適合學生程度的曲目進行訓練。選擇難度太難的曲目,會使學生在訓練中感到太難,會失去信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選擇太容易的曲目,會使學生在訓練中精神渙散,影響進步。最理想的曲目,應是在難度上比學生的程度略高一些,使學生經過訓練能夠有所進步,又能夠演奏得好的曲日。選曲時當然也要適當參考學生的興趣來選擇。在思想內容上要選擇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曲目。要防止低級趣味的靡靡之音混入樂隊的排練曲目,造成不良影響。選曲還要注意要盡量體現民族風格,尤其是要充分考慮本地區的音樂傳統,盡量讓學生盡早地接受傳統音樂的熏陶,培養學生民族審美感,把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發揚光大。
樂隊的排練,一開始要卣老師來擔任指揮并主持訓練。但是,老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培養業務素質好,管理能力強,工作作風正派的學生擔任樂隊指揮,逐步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在樂隊中,要按照樂器的種類,把樂手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指定—個學生負責。這樣做有利于樂隊分組訓練時的管理。選定曲目后,要組織全體樂隊成員感知、分析樂曲的內容,聽所排練的樂曲的錄音,使學生對所要演奏的樂曲有個初步的認識。在熟悉了整個樂曲后,就可以進行分組訓練。在分組訓練中,教師分別到各組指導,逐組過關。當每個小組都能順利演奏本聲部時,就可以進行合奏訓練。從分組訓練到整體訓練反復幾次訓練,很快就能達到預期的演奏效果。
在全校的各年段樂隊都進行較好的訓練之后,就可以在校內組織各種文藝匯演。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出節目,在年段內組織音樂會,也可以以學校為單位組織音樂會。目的是要給學生創造演出鍛煉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演出提高演奏技能,增加l臨場經驗。
在學校內讓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就可以參加社會上的一些演出,讓學生走上社會,讓社會來檢驗學生的演奏水平。可以用與其他學校或單位聯歡的形式,舉辦音樂會。也讓學生見識其他學校或單位的演奏水平,提高自己的演奏技藝。在學生的演奏技能達到較高水平后,就可以把學生的視野引導到專業樂團的演奏水平上。當學生的演奏水平達到較高水平之后,學生的音樂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大為提高。在這個階段,就會有好的音樂苗子冒出。產生音樂人才。
在學校內組織樂隊活動,會不會對學生的正課學習產生妨礙呢?我認為只要處理得當,樂隊活動與學生的文化課的學習是能夠做到相互促進的。器樂的學習對人的左右半腦的相互協調有促進的作用,對大腦的機能的正常發育有好處,有利于智力的發展。樂隊活動的安排,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樂隊的活動,有利于學生遠離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防止不良品質的形成,對學生的學習也是很有好處的。
開展中小學樂隊活動,是進行器樂集體教學的繼續,也是時代給我們音樂教師提出的要求。讓我們在音樂教學的舞臺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努力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