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賢
程派為“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所創,作為程派第三代傳人,張火丁先后創演了《絕路問蒼天》、《白蛇傳》、《梁?!返瘸膛蓱?,她創演的京劇現代戲《江姐》成為我國首部流派現代戲和首部流派現代戲電影。她的唱腔風格獨具,不僅體現了程派藝術和婉如簫、清脆似笛的特色,而且融入了自己的藝術風格,被戲迷和專家稱之為“程腔張韻”。本書系獨家采寫,書中有大量鮮為人知的故事,均系首次公開披露。
在獲得一系列成功之后,張火丁又把目標瞄向了流傳千古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經典悲劇《梁?!?,她要用程派藝術去演繹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要演一出好戲,劇本是關鍵,劇本乃是一劇之本,沒有好的劇本,演員的演技再高超,也難以出彩。當張火丁與中國京劇院院長吳江商談劇本創作時,一致認為請北京藝術研究所研究員錢世明先生執筆比較合適,錢世明在梨園界大名鼎鼎,有“文壇怪杰”、“文壇多面手”、“狂客”等稱謂,僅從這些稱謂上就可看出錢世明的不同凡響之處。錢世明是一位學識淵博、學貫中西的著名學者,不僅在戲劇創作上成就斐然,而且在文學、書畫、治印等方面也很有造詣。錢世明被稱之為“狂客”,自然有他“狂”的地方。不過,錢先生這種“狂”不是狂妄自大,而是一種自信的體現。其實,錢世明在2002年就與張火丁有過合作。在張火丁排演《白蛇傳》時,錢世明接到中國京劇院院長吳江的電話,請他為張火丁的《白蛇傳》中“合缽”一場加段唱。雖然錢世明一直未與張火丁見過面,但一聽張火丁的名字,便爽快地答應了。其實,錢世明對張火丁“心儀已久”。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的同事黃飛秋經常跟他提到張火丁的名字,那時的張火丁正在菊壇嶄露頭角。黃飛秋曾跟張火丁的恩師趙榮琛打過招呼,想為張火丁改編自己的劇作《鴻雁捎書》。自那時起,張火丁的名字便鐫刻在錢世明的心中,他很想看看是個什么演員能讓黃飛秋這么用心。中國京劇院院長吳江找到錢世明,請他為張火丁重寫《梁祝》時,錢世明表示可以考慮。當張火丁給錢世明打去電話后,他很高興,就讓她到家中一起聊聊。這是錢世明第一次認識張火丁。張火丁樸實大方的性格,真誠的為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狂客”十分喜歡張火丁的性格和為人。當張火丁說起請他為自己寫劇本時,他爽快地答應了。事后錢世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從來不會專門去寫劇本,除非是玩,但我這次甘愿做張火丁的‘板凳,劇本絕對是張火丁風格的。”
錢世明在經過幾天的醞釀之后,僅用了一個星期就把劇本寫出來了,“文壇怪杰”果然名不虛傳。
對于錢世明來說,梁祝的故事早已爛熟于心。他這次重寫京劇版《梁?!罚瑳]有借鑒任何資料,寫起來十分順暢和自如。錢世明認為,對原先的故事大框架沒有必要作太大的變動,因為這是一個流傳很久、人人皆知的經典故事。但原先的“十八相送”太平了,缺乏應有的激情,不是十分感人,所以他搭架子重寫。錢世明創作的京劇版《梁?!饭灿?0場:英臺求學、兩情相悅、陳愫別師、送別結拜、馬家提親、懷佩訪祝、閨思抗婚、樓臺相別、逼嫁出閣、哭墳化蝶。錢世明認為這個劇本不去追求故事的曲折性,是為張火丁“量身定作”的,為她留下充分的表演空間,要以唱功為主,全面展示張火丁的表演才華。
后來,在錢世明所寫的文章中,再度披露了自己為何為張火丁寫《梁?!返男穆窔v程。他在文中說:
一是我喜歡她的演唱,沉郁、深婉、洗麗、細膩,一個字,雅!二是我喜歡她本人的儀表風度,樸素、大方、不飾于外而中秀自溢,一個字,雅!她的人雅,藝雅,正和我擬嘗試使京劇本子的唱詞避俗趨雅的心思相合,我當然寫起來痛快了!何況我一直主張為角兒寫戲呢。
錢世明這段話講得十分到位,尤其是對于角兒與劇本之間的關系闡述得令人信服。正因為張火丁本人具有“雅”的氣質,錢世明才寫出具有“雅”的藝術的劇本,否則只有“雅”的劇本,沒有“雅”的角兒去演,也就體現不出“雅”來。反之,如果只有“雅”的角兒,沒有“雅”的劇本,同樣也體現不出“雅”的藝術來。錢世明的劇本所確立的風格是追求清新淡雅,追求詩情畫意。而張火丁本人正具有詩一般的雅致,最能體現出他的藝術理念和藝術特色,這樣自然會達到一種水乳交融的效應了。
毫無疑問,京劇版《梁?!肥清X世明的大手筆,將自己的藝術理念和張火丁的藝術理念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是編劇與演員的一種完美的結合。
在《梁?!饭葜畷r,筆者有幸去北京長安大戲院觀看了第一場演出,看了這場演出后,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精彩!張火丁用程派演繹的《梁?!饭皇仟殬湟粠?,不同凡響。
從小生到青衣,在劇中飾演兩個行當,這對于張火丁來說是第一次,張火丁能否很快地實現角色的轉換,成為觀眾關注的熱點。當張火丁卸下男裝,穿上美艷的女裝登場后,觀眾頓時眼前一亮,張火丁的這套行頭色彩鮮亮,十分華麗,婷婷裊裊的張火丁登場后,宛如仙女下凡,美不勝收,出場便贏得滿堂彩。前面是風流倜儻、瀟灑飄逸的小生,后面是光彩照人,貌若天仙的佳人,張火丁對角色的轉換十分到位。
中國的許多神話傳說是充滿人文情感和創造力智慧的偉大篇章;它不拘時空,橫跨陰陽,想象無比奇麗,結局令人心醉神傷。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就是無數傳說中的杰出代表,世界上許多根本未踏上過中國土地的人也無不為梁山伯、祝英臺這對絕倫戀人為了追求愛的結合雙雙化蝶的凄婉與浪漫所折服,可見這對戀人命運和行為的震撼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