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敏
4年前,我和朋友在電影院里看《金剛》。影片講述了一個令無數人動容的美女與野獸的故事——大猩猩金剛愛上了誤闖神秘叢林的金發美女安。夕陽西下,照著山崖上碩大的金剛,它憂愁而又無奈地眼看著深愛的安就要離自己遠去。這時候,電影院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就在這安靜的時刻,一個小男孩站起身來,指著屏幕大聲喊道:“你給我回來!”
剛剛過去的周末,我在家看了動畫片《丁丁歷險記——丁丁在西藏》。40多年前,一個名叫埃爾熱的比利時人以連環畫的形式講述了這個與中國有關的故事。故事中,丁丁的朋友張充仁乘坐的飛機墜毀在喜馬拉雅山脈,人們都認為他必死無疑,但丁丁在夢中聽到張向他呼救,堅持前往西藏,歷盡艱難,從“雪人”手里“救”出了張。故事結尾,丁丁對朋友的忠誠感動了寺院里的僧侶們。為迎接從“魔鬼”手里“得救”的張充仁,他們舉行了熱鬧的歡迎儀式。當寺院的住持向丁丁獻上哈達的時候,熱鬧背后安靜的不遠處,“雪人”一臉憂傷地眼看著他曾經唯一的伙伴離開——他被人們視為“雪山深處的魔鬼”,但他卻救了張充仁。他的山洞曾經熱鬧一時,而從此以后,他又將形影相吊。
這時候,我的耳邊再次響起4年前在電影院里聽到的那個稚嫩的聲音:“你給我回來!”
1933年版的電影《金剛》創作于《丁丁在西藏》之前。我非常好奇的是,丁丁的創作者埃爾熱是否曾受到《金剛》里那個“溫情的大猩猩”的影響,因此塑造了一個有生命的“雪人”形象。《丁丁與我——埃爾熱訪談錄》解開了我的疑惑。這本國內首次出版的埃爾熱自傳,采用訪談的方式講述了埃爾熱的創作生涯和鮮為人知的生活經歷。埃爾熱一生為人低調,很少接受采訪,本書作者努馬薩杜爾是第一個長時間采訪埃爾熱的人。努馬·薩杜爾在采訪中提出了和我一樣的問題,埃爾熱坦承在創作《丁丁在西藏》之前不曾看過電影《金剛》,不過,“不久之前,在電視上看過”。他說:“在這兩個故事之間,有多少的吻合啊。很讓人困惑——我想讓雪人成為一種近乎人類的生命,我在《丁丁在剛果》中屠殺了那么多動物,這或許算是將功贖罪吧!”(丁丁在剛果的密林里獵殺猴子,弄傷大象,炸死犀牛,擊斃水牛……最夸張的是:為了獲得一份晚餐,丁丁竟然有意無意間獵殺了15頭羚羊,并且因此成為英雄,被歐洲人崇拜。)
埃爾熱的困惑可以說根本不成其為困惑。因為不管時間隔了多遠,不管文化間有多大差異,人們所向往的,所珍視的,所留戀的,都是同樣的東西。而這,或許正是來自上世紀遙遠國度的《丁丁歷險記》感動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原因。埃爾熱曾說,“丁丁是為7歲到77歲的所有年輕人”創作的。從剛剛學會念書寫字的小朋友到年事已高的丁丁迷,都對這套連環畫情有獨鐘。年輕人為故事、笑料所吸引,成年人則從中感到對政治的諷刺、對現實的調侃,還有妙趣橫生的文字隱喻以及對未來的預見。自1929年1月10日主人公“丁丁”和他的狗“白雪”在兒童讀物《20世紀的年輕人》上誕生后,他們就從未在書架上消失過。時至今日,23集丁丁連環畫冊已被翻譯成50多種語言文字,年銷量400萬冊,在全球的銷售量超過1.5億冊,2009年的1月10日,在漫畫中總被稱為“年輕人”的丁丁已經80歲了。
雖然《丁丁歷險記》在世界都有熱心的讀者,卻很少有人知道,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塑造了那個頭上有一縷決不妥協的卷毛的記者丁丁,他的人生是否也和丁丁一樣,充滿了冒險故事?他是像丁丁一樣勇敢而又堅持正義,還是像阿道克船長一樣,長著半臉胡子,很粗魯,愛喝威士忌,有時候會犯點小糊涂?丁丁在生活中有沒有原型?——今天,中國的“丁丁迷”們將從埃爾熱的這本傳記中找到答案。從這一點上來看,《丁丁與我——埃爾熱訪談錄》來得太遲。不過,總歸是來了,人們可以從書中讀到《丁丁歷險記》背后的故事,愛好動漫的讀者也可以得到埃爾熱的真傳,他甚至在書中透露了很多怎樣用圖畫來講故事的好建議。
2004年的Sheffiled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的節目表里,有一部名為《Tintin and I》的作品。據說,這部紀錄片的導演為了拍攝它,花了整整4年的時間,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當有記者問到他時,他的回答很簡單:“只是因為懷念,他是一個很特別的人。”
他口中的那個“很特別的人”就是“丁丁之父”埃爾熱,也就是《丁丁與我——埃爾熱訪談錄》封面上那個有著一張極端消瘦的臉龐的人。只是,很多人或許都不知道,那帶著溫和微笑的臉龐背后,是埃爾熱坎坷的人生和極其復雜的心路歷程。讀過書之后才恍然大悟,丁丁之于埃爾熱,正如包法利夫人之于福樓拜,于連之于司湯達,他并非是一個無緣無故產生出的與現實完全無關的動畫人物。丁丁的背后永遠站著一個人:埃爾熱。訪談極準確地將《丁丁歷險記》的創作過程折回到埃爾熱人生的每一個階段,使讀者幡然醒悟原來每一次丁丁的探險經歷中都暗藏了作者本人生活的痕跡。書中那個不斷與種種不合理現象做斗爭的丁丁,那個講友誼、重諾言,扶弱斗強,智勇雙全的丁丁,就算不是完全的埃爾熱,起碼也是埃爾熱理想中的自己。正如埃爾熱在書中最后一部分《給丁丁的信》中所說:“我的理想就是成為你這樣的人。我真想成為一個毫不畏懼,無懈可擊的英雄。”埃爾熱年輕時代的夢想雖然已經“灰飛煙滅”,但是全世界的“丁丁迷”都會感謝他并永遠記住他,因為他創造了一個“不讓白雪走歪路的那個天使的同類”——丁丁。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時代,丁丁一次又一次地提醒著我們埃爾熱的理想,讓我們把“像丁丁那么完美”作為畢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