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燕
摘要:在中職學校的財會實習教學中,手工與計算機同步進行會計模擬實習不僅必要,而且可行。采用同步進行會計模擬實習的方法,對于提高中職學校財會教學質量,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的會計業務技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職;財會教學;同步模擬實習
目前,會計電算化在全國各地區、各單位已非常普及,作為中職學校的財會專業,如何培養出既懂財會知識,又能適應財務制度改革與各單位具體情況以及財務軟件不斷變化的會計業務人員,是當前中職學校財會專業應主要解決的問題。筆者在十年來的中職學校財會專業實習教學中深切體會到,培養中職學校學生會計業務操作技能特別重要。其中的一個難點是手工會計業務處理和計算機會計業務處理的理解和掌握,有必要在會計模擬實習的教學中,把手工賬務處理與計算機的賬務處理同步進行。
手工與計算機同步模擬實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手工與計算機同步進行會計模擬實驗的必要性有以下幾方面。
1.會計和計算機相結合的產物是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的內涵是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在會計領域中的應用,它是應會計工作的需要而出現的,受具體會計工作的左右。會計和計算機結合是會計工作者的一個重要工作,也是會計學習的一個難點。
2.對于會計工作人員來說,會用手工做賬并不等于就會用計算機進行賬務處理,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做賬也不能說他掌握了會計知識、能用手工進行會計賬務處理。當會計和電算化知識更新時,他們就會因知識的不全面、不清楚而容易出差錯。所以,會計工作人員有必要從兩種知識技能的異同和聯結方面全面掌握手工會計知識和電算化會計知識。
3.目前,很多中職學校手工會計模擬實習教學和會計電算化教學是分別進行的。許多學生認為,都已普及電算化了,手工模擬實習已不必要了。還有的學生認為,學好了會計電算化,就會做會計工作了,用不著學習會計知識??梢?,手工會計模擬實習與會計電算化知識分開教學,不利于學生靈活掌握和運用這兩種知識與技能。
由以上三方面可知,中職學校的財會專業有必要在會計模擬實習教學中進行手工與計算機的同步教學,二者的結合是可能的。(1)手工會計賬務處理和計算機會計賬務處理的對象是相同的,均是對經濟業務進行記錄、反映、分析和控制。(2)賬務處理的內容都主要涉及賬、證、表三大內容。(3)它們的賬務處理流程基本類似:建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4)它們所管理的對象基本相同,都涉及工資管理、存貨管理、銷售管理、固定資產管理、往來賬款管理等等。
手工與計算機同步模擬實習的作用與效果
將手工賬務處理與計算機賬務處理的會計模擬實習相結合,掌握二者的聯系和區別,分析其利弊,最終達到以下效果:
牢固學生會計基礎知識會計處理的建賬(初始化)、憑證錄入、憑證審核、匯總、記賬、結賬、統計、報表的編制等工作都涉及會計的一些基礎知識,手工與計算機的會計處理相結合能相互印證和鞏固所學會計知識,并且也能使學生明白,要想使用計算機進行會計處理必須打好哪些會計理論、操作基礎和如何打好這些知識基礎。
規范學生的信息輸入行為在會計處理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完整填制記賬憑證摘要、正確使用會計科目、準確計算憑證的張數和錄入記賬憑證的金額等。電算化的信息輸入通過會計軟件的提示校正更加規范。通過二者結合,能使學生養成信息輸入的良好習慣和掌握信息輸入的規律,從而規范學生信息輸入的行為。
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會計技能通過實際的對比操作,不僅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手工會計處理和電算化會計處理的技能,更讓學生體會到計算機會計處理的強大優勢,并為其日后從事電算化會計奠定基礎。
引導學生對會計知識應用的探索和創新會計電算化與手工會計核算相比,會計電算化不僅是會計核算工具與手段的改革,還必將對會計實務以及會計理論產生極大的影響,從而推動會計變革的不斷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應加強比較研究,使學生深度掌握會計電算化與手工會計的差別,注重培養學生透過變化看趨勢、透過技術原理把握學科發展脈搏的基本素質。對學生實驗和動手能力這種基本素質的培養,不是僅限于會運用當前流行的各類硬件和軟件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自主學習新技術、動手研究新原理和開發新系統的勇氣和能力。讓學生明白,打好專業基礎,就能管用十年甚至于幾十年,有了專業理論、操作基礎,新技術、新產品一出現就能知道這是否代表了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并能更快地領會和掌握,在工作中不斷改革創新。
手工與計算機同步模擬實習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制定實習計劃組織有關人員研究制定實習計劃,包括實習地點、實習教程(教材)、實習財務軟件、指導教師、實習學生、實習時間、手工及電算化實習進度、實習考核等。
資料準備由實習指導教師確定好手工實習的《會計模擬實習教程》,并將其按所選財務會計軟件的需求轉換為電算化實習的教材。
實習前的動員讓學生了解實習的總體安排、目的、要求、措施,明確每天(周)應完成實習的進度等情況。
主要的實習順序手工會計賬務處理的簡要流程為:開設賬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期末結賬→編制會計報表。其主要的流程見圖1。電算化會計賬務處理的簡要流程為:初始化設置→憑證處理→期末結賬→報表處理。其主要的流程見圖2。從以上手工賬務處理和電算化賬務處理的簡要流程可以看出,二者在實習中的結合有兩種辦法:一是電算化實習在手工實習結束后進行,二是電算化實習在手工實習時同步進行。這兩種辦法中第二種辦法比較好,因為第二種辦法能隨著操作實習的進程而讓學生逐一比較、理解、掌握會計實務知識,使學生更快掌握業務技能。若采用第二種辦法,即電算化實習在手工實習時同步進行,則可按下列順序進行:(1)手工“開設賬戶”后,電算化進行“系統初始化”。(2)手工“填制憑證、審核憑證”后,電算化進行“憑證輸入、審核”。(3)手工“登記日記賬、明細賬、輔助賬,編制科目匯總表,登記總賬并進行賬證核對、賬賬核對、賬表核對”后,電算化進行查看總賬、明細賬、輔助賬等操作,并明白賬簿、憑證、報表間相互驗證的核對關系已不存在。(4)手工“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后,電算化“輸入銀行對賬單,自動對賬并編制出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5)手工“結賬”后,電算化“結賬”。(6)手工“編制會計報表”后,電算化“制作會計報表”。

手工與計算機同步模擬實習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在以上的操作教學過程中,要隨時注意手工與電算化的相互比較,并在每個電算化操作環節中,把它們與手工會計憑證、賬、報表核對,這樣便于相互檢查有無漏輸(記)重輸(記)、科目有無串戶、金額有無錯誤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清楚地理解掌握電算化的抽象內容和歸納、總結、鞏固所學知識。
通過以上學習,要使學生明白電算化會計業務處理與手工會計業務處理的區別:(1)崗位設置發生了變化。電算化下不僅仍要設置基本會計崗位,而且要設置系統管理員、系統維護員等電算化會計崗位。(2)數據處理的起點發生了變化。手工為原始憑證,電算化為記賬憑證。(3)手工操作下要進行賬證、賬賬、賬表核對,電算化無此必要,因為電算化中所有的賬簿和報表都是根據憑證由計算機統一經過一系列計算分類匯總產生的。只要憑證正確,賬表就一定正確;當憑證出錯,賬表會跟著錯。因此無法根據賬、證、表間相互勾稽關系檢查錯誤。(4)記賬的含義不盡相同,賬表的存在形式發生了變化。手工記賬是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賬表以紙質作為載體而存在,電算化記賬只是一個簡單的操作步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記賬,類似手工的賬表格式、內容并不是在計算機中永久存在的,所有的賬表只有在查詢和打印時才自動計算匯總產生。(5)電算化后大部分工作由計算機完成。電算化后,會計人員的主要工作是輸入記賬憑證,輸入憑證后的大部分工作將由計算機取代,計算機根據輸入的憑證自動產生日記賬、總賬、明細賬、輔助賬,自動編制報表,銀行對賬也可以由計算機自動完成。(6)電算化后資料的查詢和積累更為方便。電算化中,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查詢條件按多種用途查詢要查詢的內容,計算機能很快查到需要的數據,可以查詢從建賬開始至今的所有賬務資料,資料的不斷累積為財務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以上的操作過程還應使學生知道一些特別應注意的事項。例如,由于在計算機上對數據修改可以不留任何痕跡,加之許多工作由計算機自動完成,人接觸數據的時間減少了,所以原來能從手工操作上發現的數據錯誤很難被發現,所以對于計算機無法幫助檢查的錯誤,應該用人工的方法加以檢查和控制,保證原始憑證輸入數據的萬無一失。另外,有些經濟業務不能通過自動對賬模塊核銷,只能由人工的方式強制核銷。
由此可見,會計的手工賬務處理和計算機賬務處理的同步進行與它們分別進行或先后進行相比有很大的優越性。學生能在同步進行的會計模擬實習中領會和掌握會計賬務處理和計算機賬務處理的異同、優劣以及知識的聯結和切入,使學生對會計賬務處理融會貫通、靈活掌握。
總之,合理地將手工會計核算的方式方法運用到電算化實驗中來,雖是一個技術性難題,但通過精心的設計和安排,指導學生會計核算手工與電算化同步進行模擬實驗是可以實現的。運用這種方法,再加上扎實的理論基礎,將有助于培養學生成為適應社會所需的復合型、創造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耀武.會計電算化(修訂版)[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2]劉雪清,張雅君.會計模擬實訓[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3]余浩.會計職業技能仿真訓練[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冉燕(1972—),女,土家族,重慶市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教師,會計師,研究方向為財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