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鴻偉
一直領導著越南民眾勝利前進的越南共產黨,遭遇了許多共產黨掌權后曾經歷的相同問題。雖然本質上不可避免,但是它清楚這種惡劣問題的后果。
2009年9月1日,年屆七旬的總書記農德孟在紀念1945年8月河內起義和9月2日獨立建國64周年及執行胡志明主席遺囑40周年的儀式上,表達了對黨內干部“生活作風腐化,官僚,脫離群眾”的不滿,明確表示“整黨是最關鍵的任務”。
截至2006年底,越共有310多萬黨員,占全國人口總數約3.7%。其組織機構遍布全國,甚至還在國外工作和學習的7000多名黨員中建立了72個基層黨組織。越南的華裔學者陳子原表示,越共各項改革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由于其國家小,程序少。各種上級精神不但容易落實,而且中途較少被添油加醋。更不會發生變異”。
那么,越共自身改革進行到了哪一步,后續動力又如何?
黎筍之后的越共改革
越南共產黨誕生于1930年,在蘇聯、中國等抗日力量支持下,僅僅15年后它就建立了“北越”國,又經過30年終于趕跑了美國人,實現了南北統一。其后它不但滲透了同為法國前殖民地的老撾、柬埔寨,還有意整合緬甸甚至泰國,由此奠定了其在中南半島的梟雄地位。
逝世于1969年的胡志明是越南共產黨、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越南人民軍的締造者,他長期接受共產國際及中共領導、指導和幫助,但他之后的領導人黎筍親蘇反華。黎筍1986年去世后,越南決心逐步擺脫戰爭國家形象,全面走上“革新開放”之路。1989年,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并著手改善對華關系。由于功課做得早,1991年蘇聯解體未對其造成重大沖擊。
越南學者陳子原說:“黎筍辭世后,越共先后經歷了5位總書記,長征在位6個月,阮文靈在位5年,杜梅6年,黎可漂4年,再后來是2001年上臺的農德孟。整個經歷實際上是一個從極端、封閉到逐步開放、發展的過程?!迸c黨的領導人更替相適應,1986年,越共“六大”提出了“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初級階段”理論,主張容納多種所有制;1991年“七大”提出將馬克思主義本國化、時代化的“胡志明思想”;2006年“十大”修改黨章,明確提出“兩個先鋒隊概念,即越共“既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又是勞動人民和越南民族的先鋒隊”。
2009年7月,越共召開十屆十中全會,為2011年“十一大”做準備。農德孟強調,“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國家建設綱領”實施近20年來成就斐然,下一步是要總結、補充和發展。目前,越共中央執委會已派人到全國各地調研,課題包括“繼續提高黨的領導力和戰斗力”、“繼續全面革新”、“抑制經濟衰退,維持合理增速”、“注重文化建設”和“提高國際地位”等。另外,擴大民主,重視紀律、綱領,達成社會高度共識等,也將是十一大的重要議題。
陳子原表示,前一階段,“擴大黨內民主已經成為越共的一個顯著改變,并且把類似的方式推廣到國家工作的其他層面,其先后創建了黨內選舉制、所有領導職務差額選舉制、質詢制、黨務和信息公開制、基層民主制、權力監督制等黨內民主制度,都不斷引起外界關注”。
眾所周知,越北少數民族(岱依族)出身的農德孟自2001年4月出任越共總書記以后,讓越南的國際形象更加開放和活潑。在2006年4月越共“十大”上,越共首次進行了總書記的差額選舉嘗試,時任總書記農德孟在全國黨代表投票中,戰勝時任胡志明市市委書記阮明哲,實現連任。不過,與外界想象的不太一樣,在越南國家事務中總書記并無專斷之權,所以越共總書記、國家主席和政府總理被形象地稱作“三駕馬車”。由于現任總理阮晉勇、國家主席阮明哲和國會主席阮富仲都力推改革,“改革派主導越南政壇”已成為外界的一致看法。
“一種還沒有被越南政府承認的觀點認為,引領了越南經濟改革并且獲得成就的其實是戰敗的南方,因為那里的許多人早在殖民地和越南戰爭期間就有了參與市場的經驗,同時越南戰爭期間美國修建的許多航空、航海基地和各種公路,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标愖釉硎?。不過。對于越共內部的南北矛盾和改革的后續動力問題,曾在廣西師范大學留學4年的越南一名大學教師指出,“雖然南北越南人在政治意識上一直有分別,但對于國家的統一觀念是一致的。這就注定了越南會繼續發展,而許多矛盾也能在內部獲得解決?!?/p>
越南政壇近些年來令外界吃驚的變化還有許多。早在2002年,越南國會就開始實行質詢制度,每位中央委員都可以對包括總書記在內的其他委員提出質詢,也可以對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中央檢查委員會集體提出質詢,并且過程進行全國電視直播。2007年5月,越南8400萬人口當中有5000萬合格選民參與了第12屆國會選舉,從875位候選人當中選出500位新任國會議員,其中有43名無黨籍人士當選——雖然人數沒有達到之前政府所希望的50名,但這種民主化的嘗試和進步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越南民眾的信心,也得到國際社會的褒獎。隨后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公開表示,“一黨專政與民主并不矛盾,越南的目標是建立民主開放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009年,越共又在各地方試點黨委書記由黨代表直選的制度。
如何克服體制病
回顧越共帶領越南所走過的發展道路,不但在政治上斬獲頗豐,經濟上同樣突飛猛進。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越南開始嘗試拆散集體農場,把土地分給農民,此舉使越南在短短兩年后由大米進口國變為重要的大米出口國;而始于1986年的革新開放,更讓國家迅速擺脫危機,并保證了隨后20年的政局穩定、國力增強及國際地位提升。
在2000年,越南取消私營企業注冊限制,隨后在2006-2010年的發展目標和方向上,既允許共產黨員經營私企、當老板,也允許私企老板入黨。2006年4月,越共十大提出到2020年越南基本建成現代化的工業國家。同年4月,微軟創始人兼董事長蓋茨首次訪問越南,受到隆重接待;11月,越南成功加入世貿組織,促進了日后的諸多變化。
而越共十屆一中全會又決定,“從2007年起把黨、軍隊、祖國戰線和社會政治團體現有的經濟實體完全移交給政府管理部門”。這些黨控及軍控的公司一度被認為對越南“消饑減貧”和國家建設發揮過重大作用。不過,前述舉措并沒有把原先隸屬于軍方的公司立即實行私有化,相反在許多實行私有化的企業中,越南政府也不斷成為控股股東。
越南在革新之初,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不到100美元,2008年卻已闖過1000美元大關。與此同時,經濟運行的風險也不斷累積。去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期間,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及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崩潰,成為懸在越南政府和民眾頭上的三把利劍。
近年來越南的政治、經濟都得到了有目
共睹的飛速發展,而在這樣的歷史變革時期,腐敗問題也不可避免地同期產生,并被稱為“國難”。一個特點是,中國的許多現代反腐影視劇如《省委書記》、《黑洞》、《生死抉擇》、《公安局長》和《最高利益》等在越南很受歡迎,反襯出越南老百姓對身邊無處不在的腐敗現象深惡痛絕。許多越南民眾都表示:“大多數國家干部已經不靠政府薪水養活,他們有其他不正當的辦法讓自己過得更好?!?/p>
在2000年至2004年期間,越南全國先后查處干部貪污案件8800多起,涉案官員包括貿易部前副部長梅文桑、農業暨農村發展部前副部長阮光河和阮天麟、交通運輸部前部長陶庭平、公安部前副部長裴國輝和越南之聲廣播電臺前臺長陳梅杏等1.2萬余人,2300多人遭嚴懲。不過在之后的數年里,越南的腐敗歪風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抑制。
越南前總理潘文凱在2006年6月對國會說:“當前,政府官員的腐敗現象與官僚作風日盛,在社會中引起民憤與不平,阻礙著民族進步,威脅著國家存亡,作為政府總理和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我對此感到無比愧疚?!?007年3月。阮晉勇總理簽署一項法令,要求國會代表與政府高級官員申報財產,不過這項法令一直沒有得到嚴格執行。
不僅如此,“越南對一些持不同政見者、人權律師、新聞記者及宗教團體、人士始終保持著打壓的方式,并且還長期關押著一大批‘政治犯,使其在國際舞臺上的形象大打折扣。”陳子原說。僅就2009年內的有關-事件來看:一方面,越南不斷打壓國內表達異議的民間力量,例如大量刪除互聯網上有關反華的言論,對刊登“引發中越仇恨”文章的《旅游報》作停刊3個月處理,抓捕3名反華的越南博客作者;另一方面,也對在此問題上“犯錯”的高級干部實施嚴厲處罰,例如《越南共產黨電子報》轉載了一篇源自中國媒體的文章,文中一名中國海軍軍官稱在西沙群島進行演練的目的是為了“保衛祖國南海邊疆”,曾任越共中央宣教部副部長的該報總編輯陶維括為此被處罰金3000萬越南盾(1700美元)。
在反腐敗與反官僚之外,越共還須有更多容納批評的雅量,讓言論自由和法治精神生根發芽,這樣,才不愧于國際媒體給它的評價:“越南近年來在經濟和政治領域都大量學習國外經驗,盡管經濟實力還算不上強大,但在政治改革道路上卻走得很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