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
雖然股市近期下跌勢頭洶涌,但股市最大的下跌應該已經過去。
上證指數自8月4日創下3478點的年內高點以來,大盤便走出了持續下跌的走勢。面對多頭所采取的“不抵抗”策略,空頭毫不費力地就將股指打壓到了2900點以下(截至8月17日)。這種走勢令市場充滿了擔心,股市將走向何方,成為投資者關心的焦點。

何以對“動態微調”如此敏感
本輪下跌始于8月5日,當天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9年第二季度)》無疑成了大盤下跌的導火索。因為該報告指出,下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堅定不移地繼續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國內外經濟走勢和價格變化,注重運用市場化手段進行動態微調。正是這個“動態微調”,讓投資者對貨幣政策的變化充滿了擔心,受此影響,股市應聲而跌。
央行的“動態微調”充當了股市下跌的推手,為避免充當替罪羊,在8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央行副行長蘇寧對此予以緊急澄清,認為“微調”并非是對貨幣政策的微調,而是對貨幣政策的操作,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節奏進行微調。不過,蘇寧副行長對“動態微調”的澄清對于投資者來說仍然是“一頭霧水”,因為投資者實在分不清“對貨幣政策的微調”與“對貨幣政策的操作,貨幣政策的重點、力度、節奏進行微調”有什么不同。何況蘇寧副行長也表示“人民銀行有很多工具可以幫助我們來控制貨幣供應總量,從而影響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也認為“下半年有可能貸款增長也不會像上半年那么多”。所以,蘇寧副行長的澄清并沒有起到打消投資者對貨幣政策“微調”顧慮的效果。
8月11日央行發布的7月份金融機構貸款數據,更讓蘇寧副行長對“動態微調”的澄清顯得無力。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金融機構新增貸款僅為3559億元,環比下降77%。顯然熟悉銀行信貸業務的投資者都知道,銀行放貸的特點就是上半年積極,下半年偏緊,而4月、7月、10月等季初月份新增貸款往往較少。所以,7月份新增貸款3559億元應是一個正常的水平。不過,由于上半年信貸發放過猛,而股市又處于下跌的敏感期,以至7月份正常的信貸水平反倒顯得不正常了,股市因此在8月12日再下一城。

市場為何對“動態微調”、對信貸規模增幅的減少如此敏感?這其中另有玄機。雖然7月份新增貸款只有3559億元,但1~7月份的新增貸款規模仍然達到了7.73萬億元,同比多增4.89萬億元,資金總體寬松的格局沒有改變。股市之所以對此敏感,倒不是真的擔心流向實體經濟的資金減少了,會影響實體經濟的發展,而是擔心流向股市的資金會減少。因為今年的行情之所以能節節走高,信貸資金的違規入市是重要的推動力量。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副部長魏加寧的測算,上半年有20%左右的信貸資金流入股市,也即有上萬億的信貸資金違規進入了股市。銀監會在7月底分別發布了《固定資產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項目融資業務指引》與《流動資金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防止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因此,在銀行方面“動態微調”的情況下,信貸資金流向股市就會變得困難,而新增信貸規模的減少直接意味著可能流向股市的信貸資金減少。而今年的行情是用資金堆出來的,沒有了信貸資金入市的支持,行情的進一步發展自然會變得困難。這也正是股市對銀行“動態微調”及7月份信貸規模增幅減少敏感的真實原因所在。
近期下跌是正常回調
雖然央行的“動態微調”成了本輪下跌行情的導火索,而且“動態微調”背后,信貸資金入市問題也確實會對行情的發展帶來影響。但本輪行情的下跌總體上還是股市的正常回調。A股市場從去年10月末見底1664點以來,股指一直處于上漲態勢,一直到8月4日摸高3478點,漲幅接近110%,個股漲幅超過200%者比比皆是。而在這一路上漲的過程中,尤其是今年3月份以來,股市甚至沒有出現過一次較大力度的回調。股市一路逼空,高舉高打。這種走勢本身就給股市行情的發展準備了掘墓人——巨大的獲利者。據有關媒體報道,當股指進入3400點區域時,有95%的投資者是獲利的。雖然該報道的數據值得懷疑,畢竟還有很多投資者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套牢后目前仍然沒有解套。但本輪上漲行情中有許多投資者獲得厚利卻是事實。正是基于大量投資者的獲利,因此股市面臨著較大的回吐壓力,尤其是3000點之上,被許多業內人士稱為是高風險區,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有任何利空消息傳來,投資者就會爭相出逃。市場因此急劇下挫實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本輪上升行情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行情的發展并沒有得到上市公司業績的支撐,從而使得上市公司股價被高估。本輪行情的上漲主要是在政策面的支持下。由市場的流動性充裕造成的。在各種合規與不合規資金的拉抬炒作下,上市公司的股價如芝麻開花節節高。相反,在經過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金融危機沖擊之后,上市公司的業績卻沒有太大的起色。以致資金拉抬股價的結果,造成股市泡沫的出現。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當指數達到3478點時,滬市平均市盈率達到了30倍的水平,深市更是達到了40倍。因此,在8月份,在上市公司半年報即將集中出臺的時候,股市選擇向下調整,這也是對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不佳因素的一種主動消化。
而隨著股市行情的轉暖,新股發行、增發、配股爭相而至,這也給股市的上行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尤其是新股發行,啟動一個多月來,至8月14日已完成上市7家。并且近期出現了每周4只新股發行的“盛況”。新股發行不僅頻率高,市盈率更高,除四川成渝外,所有新股發行的市盈率都超過了30倍,其中,中國建筑、光大證券的發行市盈率更是分別達到了51.29倍與58.56倍,后者不僅創下今年IPO之最,同時也是A股歷史上第5高的發行市盈率。而這些新股的上市基本上都是高開低走,成為吞噬投資者財富的“老虎機”,給投資者信心以打擊,這也是加劇當前行情下跌的因素。
此外,大小非瘋狂減持也加劇了股指的下跌。大小非問題一直是管理層不能正視的一個問題。隨著今年行情的上漲,大小非問題更是被市場拋到了九霄云外。實際上,大小非問題對股市行情的困擾始終沒有停止過。在股指上漲的時候,因為大小非的拋售,股市要付出更多的資金來承接,這也就是為什么如今股指處在3000點位置時的成交金額甚至比2007年股指站在6000點之上還要高的重要原因。而在下跌時,由于接盤不足,面對大小非的拋盤,這就很容易出現暴跌,畢竟大小非的拋售是不用考慮成本的。據統計,截至8月14日,8月份已有12家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在大宗交易平臺按跌停價甩賣,這就足見大小非拋售之堅決。
短期下跌空間已不大
雖然股市近期下跌勢頭洶涌,但股市最大的下跌應該已經過去,股市短期下跌的空間已經不大。雖然3000點關口已失,但2800點區間將面臨著較強的支撐。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盡管近期股市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但這總體上是股市正常的回調,是對股市前期漲幅過大的一種修正。而且,這種修正對后市行情的發展是有益無害的。而作為股市宏觀面來說,并沒有出現大的、不利于股市行情發展的變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仍然沒有發生變化。畢竟經濟復蘇任重而道遠,貨幣政策不可能馬上收緊。而且,伴隨著我國經濟復蘇的腳步,上市公司業績也在逐步好轉。所以,股市的宏觀面總體上是在向好的方面轉化,并不支持股市向下大幅下跌。當然,從價值投資的角度來看,與國外股市相比,目前A股市場還存在較大的下跌空間。但我國股市一直以來就是政策市,至今仍然沒有脫離政策市,這就使得目前我國股票市場的價格往往高于股票自身的價值。而要改變這個問題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國股市之所以會是政策市,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國政府或管理層對股市的一種需要。比如,就目前來說,我國政府需要股市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融資,這實際上也是今年股市行情向上發展的動力。但到目前為止,今年股市的最大使命仍然還沒有完成,這也就決定了今年股市的行情不會就此一路跌下去。
今年股市最大的使命是什么?是推出創業板。這不僅是國務院“金融30條”的精神,也是今年證券監管的重要工作。雖然創業板的推出,目前已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但如果今年的股市從此一蹶不振,這創業板還能順利推出嗎?所以,為了創業板的推出,管理層也不會看著股市一直跌下去。實際上,繼8月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維穩”之后,在8月14日第一屆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又傳來了證監會主席尚福林“維穩”的聲音。尚福林表示,當前推動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有利因素正在累積,并認為,市場運行反映了經濟企穩回升的預期,市場走勢與基本面情況基本吻合,對今年的上升行情給予了總體上的肯定。鑒于證監會的《關于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是在股市2800點的位置出臺的,這是管理層認可的新股發行點位。如此一來,創業板的正式推出,股指是不是也應該守在2800點之上呢?即便是守不住2800點,股指也不應該跌得太多。
而且,從走勢來看,2800點區域也是今年6月上半月股指盤整的區域,當時有可能成為行情的頂部。股指正是在脫離了這個區域后開始加速上行的。所以,當股指再自上向下運行時,2800點區域也將對股指構成支撐。此外2800點區域,也是股指回調20%的位置所在,是黃金分割線的0.191位置所在,同時還是百分比線的1/3所在位置。因此,2800點區域將會對股指構成重要支撐。
當然,即便是股指在2800點區域形成支撐后,也并不意味著股市就此展開大面積的反攻。畢竟目前A股市場的估值并不低,股指上行很難看到更大的空間。股指目前上攻4000點甚至更高位置的條件并不具備。一個明顯的事實是,在股指進入3400點區間后,保險資金對投資基金的操作進行了大規模的贖回,由此可以推斷,在對股票的直接投資上,保險資金同樣也是以賣出為主。而被稱為是“國家隊”的社保基金,在進入7月份以后,也即股指進入3000點上方之后,同樣也是以賣出為主。即便是私募基金,在3000點上方也是以觀望或減持為主。所以,股指站在3000點上方要向更高的位置攻擊,顯然還是力不從心的。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股指在2800點到3500點之間進行箱型整理一段時間。一方面是消化投資者的獲利盤,為大盤的上升積累力量;另一方面也是為創業板的推出爭取時間。如果三季度上市公司業績明顯好轉,或下半年我國經濟復蘇勢頭明顯,則股指向上突破。否則,股指則選擇向下運行,2500點,甚至2000點都有可能是股指運行的目標。(作者為獨立財經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