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樂
過去20年,拉斯維加斯是高檔消費中心,從去年起,它落到了深深的衰退溝壑中。
拉斯維加斯是個金貴的地方,酒店、餐廳、酒吧的收費向來要比別的地方高出好幾倍,金融風暴一來,才把飄高的價格打回了原形。這也是“沙漠不夜城”第一次遭遇寒流。
拉斯維加斯是美國近20多年來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可是近期城市的人口數量卻停止攀升,房屋斷供率已經成為全國大型城市中最高的,失業率在3年里從3.8%升到了12.3%。即使有工作的人,賬面也不如以前那么風光——不能再指望靠豐厚的小費了。
過去20年,拉斯維加斯是高檔消費中心,從去年起,它落到了深深的衰退溝壑中。

一
現在的拉斯維加斯處處在打折。由“拉斯韋加斯之父”史提芬·永利創建的永利度假酒店打出低價牌,希望將酒店入住率從72%提升到82%。去年7月,70平方米的客房標價500美元,今年卻只要109美元,還能附贈價值50美元的禮品。米高梅集團的高檔餐廳則換掉了大部分標價400美元的紅酒,取而代之的是100美元的紅酒。
拉斯維加斯是個酒店遍布的城市,以前常常客滿為患,提前預訂的房間往往有被擠掉的可能。照理說,經濟衰退了游人應該大幅減少才對。可是,促銷果然奏效了。最近酒店里重現客滿盛況,游泳池邊幾乎找不到空的躺椅,停車場的車位也被占滿了。
然而,街頭擱置的工程項目還是暴露了衰退本色。工程預算達40億美元的階梯度假酒店(Echelon Resort)于去年停工,原計劃造4座酒店,現在只能看到3幢9層樓高的爛尾樓;工程預算達39億美元的未來式賭場酒店“楓丹白露”已經破產,63層高的建筑空蕩蕩地杵在那兒;斥資10億美元的“凱撒宮”擴建計劃“屋大維之塔”成了一堆未完待續的空殼。原本要造酒店的地方現在都成了荒置之地,永利酒店不得不在周圍種上一排樹,以免客人從高層窗戶看到這派臟亂模樣。昔日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現在就像一個無人清理的戰場。
和其他貸款買房的美國人一樣,賭城的經營者們為建大型豪華酒店,貸了許多款子。耶魯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希勒曾經警告,第二波受到美國衰退浪潮沖擊的會是實體經濟——拉斯維加斯將首當其沖。
更糟的是,由于建設項目不能如期竣工,賭場經營者就無以還貸。德意志銀行收回了報價39億美元的Cosmopolitan酒店,可苦于無法找到買主。同時,由于負債過高,賭場運營商StationCasinos Tropicana和Herbst Gaming也相繼宣告破產。其他諸如米高梅集團等,均深陷泥潭。
投資84億美元的超豪華建筑“城市中心”的工地上還有9500名工人,也只有在這個美國最大型私人投建項目的工地上,還能看到轟鳴的機器。雖然公司還在為了資金問題同迪拜拼命磋商,但是原先預定豪華公寓的買主已經開始退縮。所以,在拉斯維加斯大道上(又稱“長街”)擁有大部分物產的米高梅集團不得不在今年初抽調1.4億美元——相當于其月盈利的1/4——來繼續支撐這個項目。
米高梅以7.75億美元的低價將旗下的金銀島酒店賣給了億萬富翁菲爾·魯芬,魯芬相當于為每件房間付了22.5萬美元——而城市中心每件房間的造價高達150萬美元。然而,博彩分析專家比爾·勒納認為,即使“城市中心”成功竣工,屆時拉斯維加斯將擁有15萬間左右的酒店客房,要將它們全部填滿,恐怕還要等上5-10年。但如果“城市中心”不能竣工,賭城恐怕又多了一副難以脫手的牌。

二
“長街”上的地產殘局是由千萬戶拉斯維加斯住戶和中介商釀成的。
31歲的地產中介布洛克·博米奧在經濟衰退期間過得倒還不錯,事實上,她去年靠拉斯維加斯式的賣空交易賺了10萬多美元。在賭城,有六成左右的業主所欠房貸比房屋本身價值要高,布洛克就會找到這些業主,以他們所供房貸一半的價位賣給他們相同戶型的新房子。然后,布洛克教他們中斷給舊房子還貸,直到銀行忍無可忍,同意他們以虧損價脫手舊房,總好過把所有人的房子都收回銀行。這樣的拉鋸戰一般要持續9個月,在此期間,不少業主甚至還出租原屋,賺得一筆外快。
很多人都這么干,但如此做法是要付出代價的。無辜的租房客常常被下逐客令,因為他們所租的房子就要被拍賣。無處可去的租客只能付額外的錢住公寓大樓,通常這些公寓大樓歸公司所有。當然,賣空行為最終損害的是賣方的信譽度,但是那些業主既然有了新房子,自然也顧不得這么多了。
如今,賭城里簡直就像住了一群約翰·狄林杰(20世紀30年代早期活躍于美國中西部的銀行搶匪),如此明目張膽地“搶劫”銀行卻毫無愧意。布洛克自己也明白,賣空行為不道德,還會加劇拉斯維加斯的經濟問題,但是“這就是拉斯維加斯,這就是賭博,這就是投資。這么做是很貪婪,但人人皆為之,我何樂不為”。布洛克覺得,在一座到處是成功欺詐藝術家的城鎮,做一個誠實老實的人是很難的。
事實上,去年,布洛克和丈夫花了27.9萬美元買了一套新居,比原來房子更好,但只要一半價錢。然后他們就停止為舊房子還款。新房子也是之前斷供的業主留下的。門把手、小五金、銅線都被偷了,家電和地毯也沒有了,只剩下被遺棄的寵物狗。布洛克和丈夫花了7000美元重置了家具。
布洛克正在經手的一項買賣是位于紐波特的Loft。紐波特Loft區是鬧市區貴族公寓樓林立的地方。布洛克的客戶曾經以6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一套Loft,現在托布洛克以17.9萬美元轉賣。這套Loft自帶泳池、健身館,樓頂還有俱樂部。買方中介人是一個戴著Gucci絲巾和太陽鏡的女人。奇怪的是,在沒有其他買主的情況下,她愿意代客戶出25萬元買下這套Loft——比賣方開價多了7萬元。布洛克反復確定Gucci女沒有昏頭,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其實,通過這筆生意,Gucci女只能賺2100美元,而宰一宰被蒙在鼓里的買主,就可能發一筆橫財。
這片西部之地已經無法無天。有客戶在托房產商轉賣房子的時候,甚至要求房產商能幫他搞定已經付掉的6萬美元首付款“損失”,結果房產中介就背著銀行造了一份獨立的合同,說作為附加條件,新買家必須從賣方處購下一條價值6萬美元的波斯地毯,已經被賣空交易搞得焦頭爛額的銀行當然不會有機會看到這張合同,也不知道這么一筆錢的存在。當正為買到一棟劃算的房子而高興的買主問中介,波斯地毯是否真的值6萬美元時,中介的回答是“我從沃爾瑪超市買來的”。而如愿拿回6萬美元首付的那個客戶,則把中介商的妙招一傳十,十傳百,現在來找這個中介商“耍把戲”的人越來越多。
拉斯維加斯的西部是受金融危機重創最嚴重的國家。那里的房子看起來很不錯,但是1/3都掛著待售的牌子,車道上幾乎沒什么車。空置的房子里多是亂七八糟,門窗撬開,垃圾亂堆,爬蟲行動自如——只要業主還擁有這個房子,就能隨意處理,警方也沒辦法。這里就像一個正在墮落的帝國。
由于內華達州政府不征收公司及個人所得稅,幾乎完全依靠博彩收入,所以金融暴風雨一來,內華達就像一只被戳爆了的氣球。共和黨人州長吉姆·吉本斯的支持率跌到了11%,再加上他反對奧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拒絕接受聯邦政府的撥款,又遭到了更多選民的鄙視。為了削減開支,當地關閉了唯一一所向未參保病患開放的腫瘤醫院。州參院多數黨領袖斯蒂芬·郝斯福德本想征收公司所得稅,但未能實行,只好感嘆情況已經壞到不能再壞。州政府已經絕望萬分,甚至連立法機構也試圖通過買彩票來搏一回。
“金融颶風”的破壞力體現在拉斯維加斯的每一個方面。最老的拉斯維加斯藝術博物館已經關閉;脫衣舞娘的小費減少了,同時還有其他城市的失業女性跑來“搶飯碗”;大型購物中心里顧客寥寥;占地約2.3萬平方米的Neonopolis購物中心里,幾乎所有商店都門面緊閉。
奇怪的是,拉斯維加斯的當地居民似乎并不像外來人以為的那樣絕望悲觀。位于拉斯維加斯的內華達大學常務副校長尼爾·史麥崔斯克的解釋是:“這是一座靠希望和夢想建立起來的城市。”任何站在賭桌旁擲過骰子的人都知道,輸家永遠相信下一輪就會有好運氣贏回來。
三
對于“美國賭王”謝爾登·阿德爾森來說,這種賭徒心理尤其真切。在《福布斯》評出的2007年美國富豪400強中,阿德爾森以280億美元的身家名列第三,而他自己估算,凈資產有400億美元。然而在過去一年里,這位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的總裁損失比任何人都慘,到今年2月為止,他已經損失了365億美元!
在衰退潮來臨之前,由于看到阿德爾森2004年在澳門投資的成功,幾家銀行主動找上門希望阿德爾森到他們那兒去貸款。阿德爾森毫不遲疑地貸了所有能貸的款,2005年6月,他一舉擲出23億美元,澳門威尼斯人酒店在金光大道開工,它的規模5倍于拉斯維加斯威尼斯人酒店,擁有12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和6萬平方米的世界最大的賭場;同時,阿德爾森再投50億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250億元)拿下了新加坡第一張賭場經營執照;他還不忘對拉斯維加斯的威尼斯人酒店大本營進行擴建。這樣一來,阿德爾森的債對盈余比竟高達6.8。結果,釜底抽薪的日子到了——貸款不再跟進,今年3月,公司股價從144美元跌到可憐的1.42美元(現在又回漲到12美元)。
阿德爾森嘴上不承認情況糟糕,始終相信還有翻身之日,而且又向公司注資10億美元,但從去年11月份起,他已經辭掉了700多名員工。阿德爾森似乎并沒有被巨大的損失擊垮:“我對妻子說,如果碰到商業上最悲慘的結果,我頂多哭兩個小時,然后恢復過來。目前為止我還沒哭過。”當他的妻子提出要削減花銷時,阿德爾森馬上搖頭,說他還有足夠多的錢讓她花。不過最后,他還是做出些許讓步:盡量改乘小型私人直升機出門,比大型私人飛機要省錢。
阿德爾森改變了出行座駕,卻沒有改變吸引顧客的策略:高檔餐飲、舒適套房、豪華會展空間。他不相信美國會就此改變價值觀,從奢侈轉向節儉。“這個世界不會改變。人們不會停止做他們想做的事……這是人的天性。就像一首老歌唱的:當他們去過了美妙的巴黎,你又怎能在把他們禁錮在農場?”
面對大眾,阿德爾森喜歡保持良好的形象。然而自信的背后,他也一定學到不少東西,至少要吸取一個深刻的教訓:借錢數額永遠不要超出你的償還能力。即便現在情況開始好轉,他的債務也要花好些功夫來消化了。可是,當別人問阿德爾森,如果有機會再得到貸款,他是否會再投入擴建時,這個老賭王竟然睜大了眼睛笑言:“只要有人愿意借,我就排第一個。”
這何嘗不是拉斯維加斯的賭性。在這座城市看來,經濟衰退是另一個商業輪回,它馬上就會結束,然后大家又將重返賭桌,房地產又會欣欣向榮,公司業績又會以兩位數增長。經營拉斯維加斯賭場的人相信,賭桌上會出現新的玩家,但是游戲本身不會改變。他們堅信,美國人的經濟會繼續走好。
看著這座從沙漠腹地崛起的不夜城,這些樂觀者的話聽起來有點空洞,更多已經破產的人持懷疑態度。在懷疑的同時,拉斯維加斯人又暗暗打賭:一切會變得和以前一樣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