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奮 徐 萍
編者按:
13歲初一女生跳樓事件,令人心痛深深,唏噓不盡。
客觀地說,刻意回避如此的悲劇無疑是消極甚至可怕的,而理性、公正地報道,是為了千千萬萬個幼小生命不再重蹈覆轍。我們的記者調查致力于還原真實,文字呈現的只能是真實的一部分;我們報道專家的分析,專家觀點也只代表一部分意見;我們堅信學校和老師一定非常愛護學生,故而反對所謂“矯枉過正”的猜度;我們期望,天下父母心痛之余也深刻內省,家庭教育有何不足;我們也期盼同齡的少男少女吸取教訓,從而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總之,我們希望我們的調查報道引發學校、家庭、社會的積極思考,有所感悟并落到實處,為社會和諧發展盡綿薄之力。
黃一馨是上海盧灣區李惠利中學的初一女生,她是班級的中隊委員,一名極具文學才華的優秀學生。就在她13歲生日來臨的時候,她卻告別了父母、同學、老師,從家中11樓陽臺上縱身一躍。她說,“能夠死,已是榮幸。”
5月14日太陽升起的時候,上海李惠利中學初一(1)班的教室不會再有黃一馨。
13歲女生黃一馨于13日傍晚5:30前后跳樓自盡。距其13歲生日7天。
三封遺書

從11樓黃家向南的陽臺望下去,首先就是窗沿的一對鞋印,臨終前,黃一馨應該在這里站了一會兒,雖經風雨,鞋印至今仍然清晰。
如果視線垂直延伸,最先怵目的就是底樓圍墻上的一排防盜“長矛”。黑色。
黃一馨的墜線稍稍右偏,勉強避開“長矛”,幾乎擦著圍墻,墜落在香椿樹旁。
黃一馨的墜樓現場是一片花木葳蕤之地。
碧桃、黃楊、紫薇、香椿。黃一馨大概首先墜落在香椿樹上,但那棵樹的樹冠太小,無法承載墜落物的重量,于是細丫斷了,女生后腦后背著地,一只腳仍然掛在樹杈上……
9樓的G老太回憶:我坐在客廳里,以為窗外是一件衣服飄了下去……
2樓U鄰居:猛聽得一聲“嘭”,很響,推窗一看,沒看到什么,樹木擋著,后來聽得窗外有人急叫,才知道出事……
1樓鄰居朱某:我在廚房,也聽到聲音——“砰”一記,很悶,我家“博美”狗發了瘋似的向著出事地點狂叫狂躥,我出來一看,哎呀,不得了了!趕緊去叫保安,打了“120”……
保安孫某:小區里大家叫我“阿三”。那天我值班,突然鄰居奔過來報案,我趕到現場,鄰居已經很多,小女孩后背著地,一只腳掛在樹杈上,仰面,我趕緊探她鼻息,已經沒氣了,我把她輕輕抱離樹杈,放在小路上……
黃一馨父親黃勇:……5點鐘左右,馨兒回來了,像往常一樣關上門,做作業。我走進廚房準備晚飯。聽到電話鈴響,就拿起話筒,是一個女同學打來的,問:黃一馨在家嗎?我說:在家。問她有什么事嗎?你是誰?她沒有回答就掛了。我心里一驚,忙叫:馨兒,你同學有電話怎么不接?沒有回答。我看她的房間門開著,以為她在看電視,進去看也沒有人。轉身出來時,看到陽臺上有一把椅子,心里再次一驚,奔到陽臺伸頭一看,她已經跳下去了。我瘋了一樣大叫,狂奔下樓,掏出手機打110。奔到樓下,看到馨兒已被保安托著放在樓下的小路上……
我拼命地叫她,撫摩她的臉,又給她做人工呼吸,沒用,血,不斷地從她口鼻中流出……
不遠處,就是她的手機。沒有摔壞。
女孩送走后,黃勇才發現女兒留下的三封遺書。現將遺書全文公布如下——
之一
致
父母:
對不起,我不孝。
請你們好好活,忘記我。
2009年5月13日
女兒黃一馨
之二

致
同學們:
再見,再也不見。
我犯了很多錯,傷害了很多人,包括你們。對不起。
謝謝你們陪我度過了2年,即便死了,我也不會忘記的。
能夠死,已是榮幸。
希望你們能擁有幸福吧。
你們,不要再互相生氣了吧。生,是快樂,為何還要再不滿。
原來想了很多很多要說的,提筆,卻全部忘記了。
那么,再見。
2009年5月13日
同學黃一馨
之三
致
林老師:
只是一念之差,我就這樣決定了。
我做的決定,從來不會輕易改變。
再過7天,也就是5月20日,就是我13歲生日。
我多希望可以快樂地過一輩子。
現實卻不允許。
其實我是活該,我是自己見過的,最骯臟的人。我若留下來,是對同學們的污染,我明白。
我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早就想死了,這樣,也挺好。
我只是希望,可以用生命的代價來彌補我曾犯下的錯,不論別人是否原諒,我都不會原諒自己。
我真的很臟,很壞。
謝謝你教導了我兩年。對不起,我辜負了你的期望。
沒有太多想說的了。
再次謝謝你。
2009年5月13日
學生黃一馨
疑竇重重

黃一馨走了。但留下了很多疑竇,導致網上風雨大作。
事情本來不復雜。但是“文學女孩”黃一馨的三封遺書幾乎成了“天書”:究竟為什么具體的事由而死,信中一字不提;一個中隊委員、優等生,卻反復鞭撻自己“犯了很多錯,傷害了很多人”,是“活該”,而且“很臟、很壞”……
僅看字面,她的死不僅和學校、和老師毫無關系,而且還頗具“死有余辜”因而“謝主隆恩,容臣自裁”的意思。
問題是,一個13歲的女孩,充其量能夠“臟”到“壞”到什么程度呢?是在社會上“臟”?還是在學校里“壞”?抑或在家“忤逆”?如果“臟”到、“壞”到、“忤逆”到必須以死謝罪的程度,學校和家長竟然毫不知情?
不過,女孩畢竟為外界留下了一個對接端口:“我多希望可以快樂地過一輩子。現實卻不允許。”
小小女孩的“現實”,除了家庭,只有學校。是“家庭環境”不允許她活下去?還是“學校環境”不允許她活下去呢?
拿著遺書,黃勇夫婦無語。出事的最初幾天,四方詢電和慰電不斷地打來,當晚的來電中,以黃一馨的同學居多,拿起電話問原因,都只會抽噎或者支支吾吾地不說,但有一個同學的電話引起了黃勇注意,那是一句脫口而出:“……老師罵她了,很兇……”
再問:哪個老師罵的?
沉默著不說。
再問:哪一節課?為了什么事情?
仍然沉默著不說。而且掛了。
13日的晚上,黃勇通宵躺在沙發上,凌晨2點許(14日)他忽然想起了女兒的QQ空間,那是女兒的“日記”,興許那里有女兒生前的信息。
電腦還開著,QQ可以自動登陸,一行字使黃勇睡意全無:“如果林老師再這樣對我,我就流浪到你家混混,不行的話,我就跳樓樓(原文如此),你到我家把東西收拾好,我到陰間好享用”(注:這是14日版,16日發現此文被改為“咱臨終遺言,要是林老師找了我了,我肯定離家出走,到時候去你家哈,要是沒法離家出走就跳樓樓,你記得來我家把我的所有東西統統燒掉,我陰間好享用……”
日志日期為4月23日。
林老師?黃勇承認他懵了,難道同學來電中說的“老師罵她了,很兇……”指的是林老師?!
怎么可能呢!印象中,林老師很喜歡黃一馨啊。
但是,林老師事發下午的表現的確蹊蹺,黃一馨墜樓后,黃勇幾乎立即接到了林老師的電話,說要來現場,但是最終沒來,據說走到小區附近,就走不動了……
這件廣為注目的跳樓案如果要簡略地表述的話,可以簡略得像電報一樣:2009年5月13日下午4:35放學后,黃一馨約5點左右回到家,5點30分左右被發現跳樓自盡。
但事實上,事情不那么簡單。圍繞著“最后一課”發生的事,迄今已有多個版本。
一,黃一馨父親黃勇的陳述——

黃勇在事發第一時間急詢個別同學后,向記者轉述:12日放學后,一馨找到同學Y質問,因為發現了Y在發給別人的短信中罵她罵得很難聽。她們吵了一架。13日上午,班主任林菁從同學Z那里知道了昨天一馨和Y吵架的事,就找一馨和同學Y到辦公室談話。
下午最后一堂課,林菁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要求同學Y在班級里的電腦上打開QQ空間,因故沒能打開,于是林菁帶著同學Y轉到辦公室。然后林菁盛怒著來到教室,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要黃一馨站上講臺,開始“痛罵”黃一馨,足足罵了20分鐘左右——“黃一馨,你不要挑戰我的極限,你不要考驗我的耐心,你不要拿死來嚇唬我!……恐嚇是犯罪!不要自以為自己很聰明,拿生命做賭注……監獄是給什么人準備的?就是給你這樣的人準備的……你這么骯臟,別污染我們全班同學……你真的很臟、很壞……你不適合就轉學……”
黃一馨一直在哭。
這是最后一課。放學后,黃一馨對同學W說,“可能,明天你們再也見不到我了!”
一個小時后,悲劇發生了。
二,校方律師調查的部分結論:部分同學知道黃一馨與Y同學間有矛盾,Y在同學面前或用手機短信表達過她對黃一馨的否定性評價,二人曾發生爭吵。班主任曾對Y進行批評教育,要求Y寫下黃一馨的優點或“優缺點”。Y反映黃一馨曾在網上說了“很不好的話”,“甚至對Y進行恐嚇”。
這份律師調查這樣講述5月13日下午的最后一課——“全班同學在自修,林老師把Y和黃一馨叫到講臺邊,了解兩人發生矛盾和爭吵的情況,要Y打開電腦上網,登錄QQ空間,但因無法打開,林老師帶Y到辦公室,用老師的電腦上網,然后林老師先回教室,在講臺邊與黃一馨談話,開始的時候談話聲音較輕。部分同學不知道林老師與黃一馨在談什么內容,部分同學零星地聽到林老師對黃一馨有嚴肅或嚴厲的批評。放學前,林老師對全班進行教育,沒有具體點名批評任何一個學生。”
三,班主任林菁的陳述一共有三份,在5月15日的陳述中,她這樣寫道——“……就Y當時哭訴的情況,再聯系到昨天Y和黃一馨在校門口哭鬧和爭執的事實,結合黃一馨平時擅長寫作的特點,我感到她在QQ空間上話語的分量,于是我打算要Y打開QQ空間,由于教室網絡故障,未能連接……我就在教師講臺旁與黃一馨做了個別談話”(詳文附后)。
關于Y和黃的矛盾由起,林老師的敘述和校方律師調查結論無大異,但是對比之下有兩處關鍵的抵牾:一,校方律師調查認定林老師對黃有“嚴厲的批評”,但是在林的敘述中,否認有嚴厲的批評,而是“循循善誘”(林菁5月19日致校長信);二,校方律師認定最后一節自修課期間“林老師帶Y到辦公室,用老師的電腦上網,然后林老師先回教室”,但在林15日的敘述中,自稱并沒有離開教室,而在教室里試圖打開Y的QQ未果后,直接在教師講臺上和黃談話,以后直到16:33宣布放學后,才又找了Y同學到辦公室看Y的QQ空間,這時據林的敘述是16:50(值日班長W來辦公室報告完成值日——詳見后文)。那么,綜上所述,焦點就凝聚在:一,最后一課,老師究竟“痛罵”了學生沒有?到底“痛罵”了多少時間?“罵”了哪些話?為什么經過“循循善誘”開導的孩子一回家就從11樓縱身而下?二,老師“嚴厲批評”學生之前,究竟看沒看過學生QQ?看了誰的QQ?QQ空間中又寫了什么……
林老師和黃一馨的課堂談話,涉及“恐嚇”的話題,是黃一馨自己“招供”的?還是老師從QQ中看來的?
但三份敘述卻有一個共同的涉及體罰的確認點:“黃一馨站上了講臺被當眾批評”。
記者調查
疑團,是隨著調查的深入而逐步展開的。
5月14日(事發第二天)下午4點左右,黃勇等三人去學校,在會議室見到了鐘副校長、學校蔣副書記、班主任林菁、年級組長彭老師和另一位老師,黃勇將孩子的三封遺書給這幾位老師傳看,并由學校復印留底,據黃勇等三人轉述:林老師進來時哭得非常悲痛,看完遺書后,就立刻不哭了。沉默地坐著。黃勇將原件帶回。同時,黃勇提出要學校出具當天孩子在校情況的書面材料。學校予以承諾。談話現場,黃勇等做了錄音。
15日上午,徐萍等三人受家屬委托,亦受《新民周刊》委托,到學校詢問校方調查結果,未果。徐等要求校方先做“口頭解釋”,蔣副書記拒絕具體解釋,并說:學校沒有責任。這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應該知道的!關于孩子的后事,我們會給適當補償,請三位做個方案。
談話現場,徐萍等做了錄音。
是日晚,調查方決定自己開始“一般性情況了解”。
調查最大的困難就是面對“未成年人”。有關法規規定,如果監護人不在場、律師不在場,不得對未成年人的談話進行錄音。
根據黃一馨生前儲存在手機中的信息,我們逐一地撥打,作一般性詢問。時間跨度為15日、16日。
電話談話對象基本是黃一馨的同班同學。人數為20人。有11人以“記不清”、“不想說”、“沒有聽清楚”、“我坐在最后,沒聽見”為由,拒絕談論13日下午最后一課的情景。
另有9名同學,比較流暢地敘述了事情經過。綜合他們的敘述,可以歸納為:
一,都知道黃一馨和Y吵架的事;二,一致確認林老師在最后一課期間,帶Y同學去教室打開了QQ,回到教室后,把黃一馨叫到講臺上罰站,聲音很大;三,分別提到了林老師的訓話中有“你不適合就轉學……”、“黃一馨,你不要挑戰我的極限,你不要考驗我的耐心”、“你不要拿死來嚇唬我!”、“……恐嚇是犯罪!”、“不要自以為自己很聰明,拿生命做賭注……”、“監獄是給什么人準備的?就是給你這樣的人準備的……”的字眼;四,基本否定林老師說過“……你這么骯臟,別污染我們全班同學……你真的很臟、很壞……”之類的話。
5月18日,調查方欲再核實有關情況時,幾乎所有的同學紛紛改口,均稱“不記得了”、“忘了”。
5月下旬,在反復索取校方承諾的“課情報告”不果的情況下,記者的取證取得了關鍵性突破。
第一份調查筆錄
時間5月24日16:30;地點:A同學家。現場人員:家長、律師、A同學、調查方。征得家長同意后,錄音取證開始。
問:最后一節課發生的事情,我們至今還不清楚,謝謝你能告訴我們嗎?
A同學:嗯……我知道她們吵了架,林老師要求Y(同學)把黃一馨的優缺點寫下來,嗯……Y委屈地哭了,然后、然后……下午Y做眼保健操的時候,做其他事情,然后……林老師就對著Y大吼……(緊張而大口喘氣)
問:別緊張,慢慢說。
A同學:然后……到第四節課的時候,林老師叫Y在教室里把QQ打開,打不開,學校里的電腦老卡,嗯……就去辦公室打開,然后,打開了,然后林老師看好后……差不多嗯……3:50走進教室,然后就找黃一馨……那個了……
問:你是否看過Y和黃一馨的QQ空間內容?
A同學:看過。
問:林老師是否看到了QQ空間內容?看到了她們吵架內容?
A同學:嗯……我認為是看到了。
問:黃一馨這時是站在講臺上,還是在自己的座位上?
A同學:林老師坐著,黃一馨站在她旁邊,Y站在講臺那邊。
問:林老師去辦公室的時候,黃一馨是什么位置?
A同學:林老師先把Y帶去辦公室,然后,林老師先回來,Y是后來才進來的,林老師外出的時候,黃一馨是坐在自己位子上的,林老師進來時臉色很怕人,把黃一馨叫到講臺的……
問:然后呢?
A同學:然后……就開始罵她。
問:她罵了些什么呢?你還記得嗎?
A同學:嗯……(看著其家長)……有一句……黃一馨,你是聰明,可惜聰明過頭了!……這時林老師聲音很響,盯著黃一馨看。
問:你聽到黃一馨哭嗎?A同學:她一直在哭。問:什么時候開始哭的?
A同學:嗯……大約被罵幾分鐘以后,開始哭,然后一直哭到下課。

問:這二十多分鐘內,林老師到底還具體罵了什么?黃一馨的爸爸媽媽很想知道啊。
A同學:(吞吞吐吐)……罵的話……罵的話……反正聲音很響,嗯……很兇的……具體的……具體的,不記得了……反正、反正一直盯著黃一馨看,不停地罵她,然后,黃一馨一直哭到下課……
問:一直在哭啊?
A同學:嗯……一直在哭,然后,林老師不停地罵。
問:那,黃一馨就一直站在講臺上,保持那個姿勢?
A同學:……嗯,一直站在講臺上,不動。再后來,林老師開始教育我們怎么做人,什么樣的人才可以做真正的朋友……
問:林老師罵黃一馨的時候,大部分同學在做什么?
A同學:在做作業。
問:大部分同學聽見嗎?
A同學:都聽見的。
問:你坐第幾排?
A同學:坐第×排。問:你還有什么要補充的嗎?
A同學:……嗯……(沉默)家長:儂曉得的,儂就講!對口伐,老師講點啥,儂要配合取證。對老師要尊重,對小朋友,也要尊重啊!
A同學:……還有……還有林老師還講,你還想拿生命做賭注?不要挑戰我的極限!聲音很響的。就這些……
問:林老師說過要黃一馨轉學的話嗎?
A同學:(長時間沉默)……說過……反正她聲音很大的……大家都聽到的……
家長:我們××很緊張的,學校最近一會兒要這樣,一會兒要那樣……
問:聽說學校要求同學都寫下(這件事的)書面東西?
A同學:嗯。
問:要家長簽字?
A同學:嗯。
問:我們需要更多同學的(家庭)地址,你能幫助我們嗎?
A同學:好的。我去找。
第二份調查筆錄
時間5月24日18:00;地點:B同學家。現場人員:家長、律師、B同學、調查方。征得家長同意后,錄音取證開始。
問:黃一馨的家長很困惑、很痛苦,希望同學們說出真相。
B同學:早讀的時候,林老師要16個同學去她辦公室,說說將來怎么打算,其中也有黃一馨。后來上課,她一切正常。中午我看到黃一馨和幾個同學在寫作業,我還跟她交談NBA賽況。家里不給我上網,NBA的分數都是她告訴我的,她家里自由,應該是蠻開心的……感覺黃一馨是平時蠻樂觀的一個人。下午最后一節課本來是勞技課,改成自習課。林老師先叫Y上講臺打開電腦,登錄查詢什么。具體查什么資料我不清楚。因為班級電腦登不上,林老師帶Y到辦公室,好像十分鐘左右,可能還長一點。回來時,林老師把黃一馨叫到講臺,批評黃一馨。批評到下課時才讓黃一馨回到座位。那天拖堂了,到4點35分左右才下課的。
問:你看到她哭了嗎?
B同學:……她一直背對著我站著。
問:你坐在第幾排啊?
B同學:(做手勢)我坐在這里,她背對我。反正她一直站到放學……我和她平時關系不錯,她性格挺活潑的。我倆交流比較多。她讀書好,大多數時間與班級女生玩。她每天是開開心心進來,嘻嘻哈哈回去……嗯……我對她的跳樓感到意外。
家長:我家孩子常和她打打鬧鬧的……很要好……
問:希望你再提供一些真相。
B同學:(長時間地沉默)家長:算了,(黃一馨)出了事體后,我家孩子也老受刺激,回家就躺著……回家就躺著,什么都不想做,功課也懶得做,好幾天沒心思,我也被他搞煞,他媽媽身體也不好……
問:你說林老師在批評她,批評她什么呢?
B同學:(不想回答地拖長聲調)我——在——做——作——業嘛……
問:聲音大不大?
B同學:……嗯……反正還沒有到非常恐怖的程度吧……然后,林老師對我們都比較嚴厲,全班同學都怕她。成績不好的同學常常被她臭罵,尤其幾個搗蛋的……
家長:這個女同志脾氣是十分大的,喉嚨本身非常響,阿拉小囡常常回來講,伊拉已經習慣她了……她一直都這樣,她和我講話,也是這樣,蠻激動的,上學期我家孩子沒考好,她找我一趟,對我喉嚨也非常響,照道理,儂對學生兇點也算了,對家長總歸還是要客氣一點啰?!她一樣的……這個女同志是蠻、蠻、蠻結棍的,開家長會我去過幾趟,她也是這樣×××××地罵,是有的……
第三份調查筆錄
時間5月24日20:30;地點:C同學家。現場人員:家長、律師、C同學、調查方。征得家長同意后,錄音取證開始。問:黃一馨的爸爸媽媽現在只想知道
真相,當天到底發生了什么?學校讓全班同學都寫了“事發當天情況”,我們問了學校,學校說是有同學們寫的書面,但是不能提供給我們,所以想請你說說。
C同學:……嗯……13日早上,林老師就發火了,因為我和黃一馨等十幾人沒有預習,林老師要我們到辦公室向她表個態,保證以后會自覺預習的……中午,女孩子都喜歡在操場上散散步,男同學喜歡在課堂里打打鬧鬧,和往常一樣。
下午最后一節課,林老師很嚴肅地讓Y打開教室中電腦的QQ空間,電腦卡了,林老師帶Y到辦公室之后,看了之后進來,就把黃一馨叫到講臺前罵了。
問:罵了多長時間?
C同學:半節課吧。
問:罵了什么?
C同學:……嗯……記不清了……
家長:該說什么話就說什么話!要如實說。
C同學:反正下午批評黃一馨挺激烈,也很嚴厲。好像挺損黃一馨人格的這種,有損她尊嚴的。林老師還叫她轉學,說什么我可沒有精力來管你,讓班級只有幾個學生的老師來管你……就這種話……
問:你再回憶回憶。
家長:那天孩子回來后不說話,第二天說,不得了,班里出事了,老師罵同學,把她罵跳樓了。我們問,老師罵什么,罵得同學小命也不要了?
問:罵的時候,你們在干什么?
C同學:我們都很緊張,老師罵她罵得太厲害了!我們不敢抬頭看老師……
問:聲音大嗎?
C同學:很大的聲音,非常大,做手勢我相信也應該有的。反正,我們大家不敢抬頭看老師……
問:黃一馨哭了沒有?
C同學:哭的,從叫上講臺一直罵到下課鈴響(4點10分)大約20多分鐘。黃一馨哭得厲害,下來時眼圈很紅的。
問:還說什么?
C同學:還說……還說……你長大后就坐監獄吧什么的,監獄就是為你這種人準備的!
家長:伊回來后,連續幾天,天天老緊張的,坐在那里發騃。騃篤篤,騃篤篤,我講儂做啥啦,又被老師罵啦——因為前幾天他剛被老師罵過——他面孔非常嚴肅地對著我,說,爸爸,阿拉同學沒了!我一下子愣住了,戇脫了,怎么會有這種事!我問,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他說,爸爸,我老難過的,儂勿要詳細問好伐!過幾天才詳細講了……他常常告訴我,林老師是只罵男同學的,不大罵小姑娘的。
問:還有補充的嗎?
C同學:……黃一馨面對林老師,背對著我們。聽到她一直在哭,還哭出聲,一直在抽泣。老師看到她哭,也沒停。一直罵,打鈴了,才讓黃一馨回座位的。
Y也站在講臺上。林老師都是在罵黃一馨,沒有罵Y。
問:學校要你們寫東西了嗎?
C同學:我寫了半頁,只要我想得起來的,都實事求是地寫上去了。
“最后一課”的取證調查,可以和我們5月15日電話詢問的內容相印證,它們基本是吻合的。
“最后一課”也是“一個手勢:‘放學了,——你們走吧。”
只是,有一個同學走了沒再回來。
林菁老師所寫情況陳述
2009年5月13日與我班學生黃一馨同學有關的情況如下。
上午,從初一年級組長彭靜燁老師處獲悉,學校蔣書記于5月12日下午放學后看見我班學生Z與初三年級男學生在校門口說笑(此男學生平時表現欠佳)。正好Z進辦公室匯報語文預習事宜,我問了Z,她提到我班學生黃一馨與Y在5月12日下午于校門口發生過哭鬧和爭執。之后,黃一馨進辦公室背英語,我便提醒她以后注意不要在校門口發生類似的情況,同學們都看得到。朋友間的矛盾,可以通過溝通解決。
下午第二節體鍛課時,Y因事來我辦公室,我就前一天的事情也對她作了詢問,告訴Y朋友之間要學會溝通,要多看到朋友的優點,讓她試著寫一下黃一馨的優點。
下午第三節課下課后,Y來我辦公室,說已寫完。當時我批評了她不該在上課時寫此內容,此時Y開始哭訴稱黃一馨在QQ空間上罵了許多難聽的話語,她無法接受。就Y當時哭訴的狀況,再聯系到昨天Y和黃一馨在校門口哭鬧和爭執的事實,結合黃一馨平時擅長寫作的特點,我感到她在QQ空間上話語的分量,于是我打算要Y打開QQ空間,由于教室網絡故障未能連接。下午第四節課原任課老師有事未來,臨時改為自修課,我就在教室講臺旁與黃一馨作了個別談話,主要內容如下。
我說:“你能不能告訴我在Y的QQ空間上說了些什么?”黃一馨隨口回答:“只是恐嚇她而已。”
我說:“你應該知道恐嚇的分量和含義,難道你不準備待在這個班級、這個學校。”
她回答:“不是。”
我說:“我一直看到你好的一方面,你很聰明,在學習上確實沒有問題,也很關注自己的學業問題,但是從你們預備班進來我就一直說要先學會做人,再談學習。我很欣賞預備班時候的你。”
這時黃一馨哭了。
我說:“我希望,你能回到預備班時候的你。你要能夠包容別人的缺點,但也要能夠指出你朋友的缺點,然后才能共同進步。作為朋友不僅不能在背后說她壞話,更要在別人詆毀你朋友的時候維護她,這才是真正的朋友。你很會寫,寫得也很好,應該多寫點文章投稿”。我又說:“今天我說得還是蠻多的,但是因為我們年齡不同,對許多事情的觀點確實不一樣,你可以好好想想,對我今天說的話有什么想法,星期五之前給我一個反饋,有什么意見也可以再交流。”之后黃一馨回到了她自己的座位上。
等到下課鈴響后,就我們班最近出現的一些情況,我覺得作為班主任有必要與全班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于是我作了全班講話。(以下刪去和案情無直接關系的531字)
16:33左右,我宣布放學,學生陸續回家。
此時,我注意到己經有同學在和黃一馨講話,就找了Y到辦公室看她的QQ空間內容。16:50值日班長W來辦公室報告完成值日,我要她作為中隊委員多關心一下平時同學的一些情況,有問題及時匯報。
學生離開后,我和彭靜燁老師一起看了Y的QQ空間,并和彭老師談了今天教育的情況。17:05左右,我離開辦公室。
17:36,收到我班學生S的短信:“林老師:剛剛我收到黃一馨的一條短信,不知道什么意思,我們不知道她會不會有事。短信內容如下:我們不會再見面。當你們看到這條短信時,我已經死了”。我即刻回復短信:“打電話問她一下。”并立刻打電話給黃一馨父親,但得知她己經出事。
我馬上回程往學校趕,并又一次打電話給黃一馨父親,了解現在哪里。路上,我分別給彭靜燁老師和趙燕凌校長打電話報告此事。
18:15左右,趕到黃一馨家附近。
以上是有關的情況陳述(所有內容來自于事后的回憶)。
初一(1)班班主任:林菁2009年5月15日
情況陳述的補充
5月15日我就5月13日我班學生黃一馨發生的情況作了書面陳述。5月18日,我看到黃一馨父親在博客中的文章,這篇文章的內容是嚴重違背客觀事實的捏造,所以我有必要對當天的情況進一步作出澄清,補充如下。(以下刪去雷同內容552字)
下午第三節課下課后,Y來我辦公室,說已寫完。當時我就批評了她不該在上課時寫此內容,這時Y開始哭訴,說黃一馨在QQ空間上罵了她許多難聽的話語,說黃一馨要讓她“斷胳膊缺腿”,她實在無法接受。
聽了Y的哭訴,再聯系到昨天Y和黃一馨在校門口哭鬧和爭執的事情,所以我打算具體了解一下真實的情況,因為我認為我不能聽信任何一方的一面之詞。但是當天下午第四節課由于原任課老師有事請假,改為自修課。而且上課鈴聲也早己過了,我作為班主任必須進入教室,因此我帶著Y一起回到了教室,我想只有真正看到了QQ空間上的內容,我才能進行她們之間的調解工作。但由于教室網絡故障,未能連接,我又重新領著Y到我辦公室,用我的電腦上網,由于網絡速度很慢,并且出于對黃一馨的喜愛與信任,我真的很希望黃一馨能親口告訴我Y對我的哭訴不是事實。所以還沒看具體內容,我就重新回到了教室,在教室講臺旁與黃一馨作了個別談心,主要內容是:
我說:“你能不能告訴我,你在Y的QQ空間上對Y說了些什么?”
黃一馨隨口就回答:“只是恐嚇她而已。”我說:“你是否知道恐嚇的分量和含義。如果你是成年人的話,恐嚇就成為犯罪了。其實每個人出生時都是好人,都沒有問題。但是為什么現在會有監獄?”
她沒有吱聲。我說:“你這樣和Y鬧矛盾,是不是不打算呆在這個班級、這個學校了?畢竟還有兩年多的時間,你們天天還要見面的。”
她搖了搖頭,還是沒有吱聲。
我再說:“你要好好告訴我,到底說了些什么?”她始終沉默不語,我也一直看著她,什么也沒說。最后我實在忍不住說:“你不要考驗我的耐心。”她還是一聲不吭。
我又說:“我一直看到你好的方面,你很聰明,在學習上確實沒有大問題,也很關注自己的學習成績,你和你的爸爸媽媽一樣,每次考完試就會立即來詢問考試情況。而且你的爸爸媽媽還是很關心你的,就像他們跟我提到過的,如果你學習沒問題,就把手機還給你。他們現在不是遵守了他們的承諾嗎?
這時黃一馨就哭了,她輕聲地抽泣著對我說:“我是有手機了,那又怎么樣,他們也就只關心我的學習成績,一天到晚就是叫我做練習,其他什么都不管的,我也懶得跟他們多說。”
我說:“這個問題我會幫助你與你的爸爸媽媽溝通的。從你們預備班進來我就一直說要先學會做人,再談學習。其實,我很欣賞預備班時候的你。當時雖然你話不多,但是一直是在不斷努力。我希望你能回到預備班時候的你。你要能夠包容別人的缺點,但也要能夠指出你朋友的缺點,然后才能共同進步。作為朋友不僅不能在背后說朋友壞話,更要在別人詆毀你朋友的時候維護她,這才是真正的朋友。你很會寫,寫得也很好,應該多寫點文章投稿,比如說寫寫同學的優點、同學之間學習的榜樣等。”
我又說:“今天我們說得還是蠻多的,但是因為我們年齡不同,對許多事情的觀點不一定一樣,你可以想想,對我今天說的話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意見我們可以再交流。”之后黃一馨回到了她自己的座位上,情緒也十分穩定。之所以我會比較嚴肅地和黃一馨談話,主要是黃一馨竟然親口對我說出了她是在“恐嚇”,我一下子就覺得這不是我平時眼中的陽光的、充滿正義感的黃一馨。
由于黃一馨是中隊委員,而且也是我平時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之一,所以我也考慮到我還是要維護黃一馨在全班同學前的聲譽。因此,等到黃一馨回到座位上之后,我也一直在考慮在放學之前我要對全班同學所作的講話內容。
于是等到下課鈴響后,我先是強調了平時的日常行為規范中的個人衛生習慣及早操、室內操和眼保健操的要求,之后引申到了同學之間如何溝通與交流的問題。并且也特別申明可以利用英語日記等不同方式可以和我來做交流。
我是一名有著十七年教齡的教師,對教育、批評學生的措辭、用語有著相當的把握,整個談話過程的內容已在我提交的《情況陳述》和此份《情況陳述的補充》中詳細寫明,根本沒有“一天內一再痛罵、羞辱,公開用30多分鐘的時間來辱罵”的行為,這是全班學生有目共睹的。我不知道黃一馨父親茌博客文章中所描繪的“滿臉怒氣”、“劈頭蓋腦”、“責罵”、“足足辱罵20多分鐘”等依據何在;“不要挑戰我的極限”、“不要自以為自己很聰明,拿生命作賭注”、“監獄是給什么人準備的?就是給你這樣的人準備的”、“你這么骯臟,別污染我們全班同學”、“你真的很臟、很壞,你不適合就轉學”,這樣的言辭我絕對是不會說的,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視聽。至于博客文章中提到的“耐心”、“監獄”等字詞,是有前因后果的,文章中的講法也是斷章取義。黃一馨父親這樣不負責任的文章讓我感到深深受傷……
初一(1)班班主任:林菁2009-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