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在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生存著不同文化背景、飲食嗜好、生活習慣的人群,他們的相遇激發起各種奇思妙想,因而,他們的建筑也獨樹一幟。
委內瑞拉,以石油和大嘴總統查韋斯著稱于世,可是除此之外,我們對于南美洲北部的這個國家又了解多少?
委內瑞拉以一種非常片面的面貌出現在世人的面前,這當然不是委內瑞拉的全部。“委內瑞拉位于南美洲北部,地理環境多樣化。”世博會委內瑞拉館首席建筑師法昆多·巴烏多因·特蘭一談起自己的祖國就滔滔不絕,“這里,歐洲文化、非洲文化和美洲文化交織融合在一起。委內瑞拉擁有千差萬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理風光,每個生活在我們這片遼闊土地上的人,都有權利去選擇自己的社會群體和生活方式,從而體現出豐富多彩的人生。在社會變革當中,傳統的鄉村和城市也在發生劇烈的變化,需要一種具有包容性的城市發展理念來綜合傳統與現代。”
委內瑞拉展館的設計概念實際上融合了委內瑞拉不同的民族文化,在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上,生存著不同文化背景、飲食嗜好、生活習慣的人群,他們的相遇激發起各種奇思妙想,因而,他們的建筑也獨樹一幟。
永遠的玻利瓦爾
在委內瑞拉世博館的中心有一個以委內瑞拉民族英雄玻利瓦爾命名的廣場,廣場上還會樹立起一座玻利瓦爾的騎馬塑像。
特蘭說在委內瑞拉,到處都可以找到玻利瓦爾廣場,“這是向偉大的玻利瓦爾致敬,我希望世博會的觀眾能和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委內瑞拉的民族英雄。”
1498年,哥倫布在尋找新大陸的航行中,“發現”了委內瑞拉。可是真的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這片廣袤的土地一直都存在著,這里世世代代居住著印第安人阿拉瓦族和加勒比族,而哥倫布的“發現”帶來的只是西方野蠻的殖民。在天花和槍炮聲中,秘魯的印加王國轟然倒塌。委內瑞拉也未能幸免,1567年,委內瑞拉成為西班牙人的殖民地。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異族的統治總是會讓民族主義熱情高漲。1806年,委內瑞拉最早的革命領導人弗蘭西斯科·米蘭達在國外組織志愿人員,兩次在委內瑞拉登陸進行軍事冒險,兩次都以失敗告終。1810年,借拿破侖占領西班牙的春風,米蘭達為首的“愛國協會”回國建立了委內瑞拉第一共和國,可是不幸的是,當拿破侖垮臺之后,西班牙殖民者又卷土重來。米蘭達于1816年7月14日死于獄中。
青年時代曾留學歐洲、深受法國大革命影響的土生白人西蒙·玻利瓦爾(1783-1830年)繼承了米蘭達的遺志,擔當起了民族解放的重任。屢戰屢敗,面對強大的西班牙軍隊,玻利瓦爾痛定思痛,在美洲地區開創了一種新型的戰爭模式:游擊戰。他在奧里諾科河流域農村地區建立革命根據地,以聲東擊西的游擊戰術困擾西班牙人,令他們寢食難安。1819年,已經建立委內瑞拉第三共和國的玻利瓦爾率領一支2000余人的隊伍,穿過熱帶雨林和泥濘難行的沼澤地帶,翻越高聳的安第斯山,向新格蘭納達東部進軍,并于8月7日在波亞卡河戰役中大敗西班牙殖民軍,最終建立了一個包括哥倫比亞、巴拿馬和厄瓜多爾在內的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看來,雖然玻利瓦爾已經離開人世279年了,但是特蘭顯然還是他的忠實崇拜者:“我非常希望通過我們的展館來向中國展示我們的國家,利用中國和委內瑞拉共同發射的西蒙·玻利瓦爾衛星,希望屆時,觀眾在展館內,能和委內瑞拉人民一起來緬懷這位委內瑞拉歷史上偉大的英雄。”
還有一個細節說明玻利瓦爾對于委內瑞拉人來說的重要性,1999年12月生效的委內瑞拉共和國憲法宣布,將國名更改為“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庭院與迷宮
殖民侵略者給趕走了,可是這段歷史還深深烙印在委內瑞拉人的社會與生活之中。
比如委內瑞拉館中的庭院,就帶有殖民地風格。當然了,特蘭希望能給予它更多的美學意義:這是一個帶有圍廊的庭院,這種庭院類似于中國的四合院,“這個庭院在建筑結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蘭特別引用阿根廷著名詩人博爾赫斯的詩作《庭院》,這首非常優美的作品仿佛就是在吟詠這座美麗的展館,人與空間在這里是如此和諧,人與世界交融在一起:
黃昏降臨
黯淡了庭院中的三兩光彩
今夜,月亮,那明亮的光環
未能占據這空間
庭院,截取的天空
庭院已為道路
天空流淌入家園
安寧
永恒等待在交錯的星光中
樂居于這平和幽暗小徑,藤蔓和雨槽相伴
《庭院》收錄在博爾赫斯1923年出版的第一部詩集《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激情》中,在西澤·費爾南德斯·莫雷諾采訪他時,他說:“我最初的記憶是一座花園、一段柵欄、一彎彩虹,但我不知道位于河的哪一邊。”在博爾赫斯的世界中,到處是錯綜復雜的回廊和讓人產生孤獨感的花園。
特蘭說博爾赫斯確實是他本人特別偏愛的一位詩人和作家:“博爾赫斯是一位非常偉大的作家,我想不僅阿根廷人民,世界各地讀者都深愛著他。當然,《=庭院》這首詩除了特別優美之外,還特別明確地將庭院這個空間和人之間的關系作了很明確的描述。”
空間和時間在博爾赫斯這里常常會發生一些微妙的扭曲,在世博會委內瑞拉館中,你可能也會有一些這樣的暈眩感。臺階是委內瑞拉的居民區常見的一種通道,有點像是中國的胡同,但是它將通向何處,在空間上真是讓人有無限的遐想。
對于建筑,特蘭還有許多形而上學的考慮:“建筑結構暗示著葉庫阿那人的傳統建筑,后者往往有一個中軸支撐,整個建筑象征著宇宙和大地的關系。”他認真地說。
更讓人覺得像迷宮的是它的“莫比斯環”結構,它的三維立體結構人們稱之為“克萊因瓶”,所謂“克萊因瓶”就是一個沒有邊界、連續閉合的曲面,近似于數字“8”,更準確地說像是DNA的生命基因圖像。
仿佛一條不間斷的道路,前方永無止境。
音樂與美食
在庭院之后,是一個三層樓高的音樂廳。
這里可以說是展館最重要的一個部分,音樂廳可以容納286人,演出分為兩類,一類是現場表演,觀眾將在這里欣賞玻利瓦爾交響樂團的演出。音樂廳內還有一塊屏幕,通過衛星傳送委內瑞拉當地的情況,最讓人們期待的恐怕還不是這些,據特蘭透露:“委內瑞拉的土著可能也會過來表演。”
音樂廳會不會太現代?這樣的擔心可能是多余的。委內瑞拉土著民族到了這個音樂廳也許還會有一種到家的感覺,因為音樂廳的建筑結構就模仿葉庫阿納(Yekuana)族人的傳統公共生活區楚魯阿塔(Churuata),中心立柱象征著世界的核心或者生命之樹,而沿著音樂廳的輪廓,將修建一段臺階通往場館內部的平臺,在那里,你將看到覆蓋在展館頂部的水生植物所營造的田野風光,仿佛來自亞馬孫流域的一縷輕風,讓你感受到委內瑞拉的異國情調。
委內瑞拉館的參展主題是“美好的生活創造美好的城市”。對于委內瑞拉來說,不論是“美好的生活”還是“美好的城市”,怎么能少得了委內瑞拉頗富盛名的美食呢?龜湯或龜排、鱷梨填蝦通常作為頭牌菜;蔬菜煮雞塊、紅辣椒牛排,還有烤蚌、龍蝦、烏賊,淋以西印度群島上歐洲人后裔制的辣汁……真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特蘭透露,許多委內瑞拉美食都會在出現在展覽館內,到時候大家一定可以大快朵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