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
來內蒙古旅游的朋友有時不免要問,你們的“歌在哪里,舞在哪里?”做為長久以來,以“歌的海洋,舞的故鄉”著稱的內蒙古人,往往又只有自我解嘲:“歌在風中,舞在酒中。”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尷尬的局面呢?因為一些兄弟省區走在了內蒙古的前頭,并且已經取得了成功經驗。比如陜西的《仿唐樂舞》、廣西的《八桂大歌》、麗江的《麗水金沙》、桂林的《印象·劉三姐》、杭州的《宋城千古情》等把旅游景點與豐厚的文化風情融為一體,美化和提升了地區和城市的品牌形象。
相比之下看到了這種不足與欠缺,做為有著悠久而深厚民族文化底蘊的內蒙古,今年3月中旬,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化廳、旅游局、呼和浩特市旅游局聯合主辦,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承辦的旅游演出推介會在首府呼和浩特舉行。這是內蒙古自治區探索拓展旅游文化市場、擴大文化需求、刺激文化消費、打造草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的一項新創意。
內蒙古旅游資源豐富,民族文化獨具特色,內蒙古是歷史文化大區,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旅游演出具有獨特優勢。旅游演出劇目由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創作,民族歌舞《歡歌勁舞》、無伴奏合唱專場音樂會《白云飄落的故鄉》、蒙古風情劇《敖包相會》、安達組合《天籟》等一系列劇目具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和鮮明地域特色,均能讓觀者充分感受到蒙古族音樂的魅力與神奇。
“旅游演出我們剛剛起步,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蔓延、經濟下滑的形勢下,嘗試旅游演出既面臨挑戰也存在機遇,讓文化產業逆市而上,共同打造我區旅游文化品牌是我們當前的任務?!眱让晒琶褡甯栉鑴≡涸洪L李強直言不諱地說?!安邉澛糜闻c演出結合,召開旅游演出推介會,是內蒙古在新形勢下探索拓展旅游文化市場,擴大文化需求,刺激文化消費,打造草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的一項新創意、新途徑、新舉措,是落實自治區領導關于增強我區旅游產品文化內涵的指示精神,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消費意愿的大膽嘗試?!?/p>
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是自治區最大的綜合性民族藝術表演團體,藝術人才薈萃,藝術品種多樣,近年來創作生產的歌舞樂劇多次榮獲國家金獎、文華大獎等獎項,特別是極富藝術魅力、獨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樂《天堂草原》、無伴奏合唱《白云飄落的故鄉》、民族樂安達組合《天籟》,大步走出內蒙古,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受到了各國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譽。去年該院先后赴英國、意大利、美國以及我國港澳臺地區演出,均取得成功,展示了內蒙古獨特的民族文化風采,叫響了草原文化品牌,宣傳了內蒙古,提高了內蒙古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為國家和自治區贏得了榮譽。
特別是劇院參加2008年海峽兩岸中秋聯歡演出7場,場場爆滿,《天堂草原》在臺北演出取得了空前成功,臺灣國民黨高層吳伯雄、連戰觀看演出并親筆題詞給予高度評價。演出期間,臺北掀起了內蒙古文化熱潮。
近年來自治區旅游客源不斷增加,旅游市場迅猛發展,旅游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驕人的業績。自治區旅游部門以及各旅行社有強大的市場開發能力和豐富的旅游組織經驗。只要充分利用內蒙古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有利條件,精心謀劃、通力合作,旅游演出這一新產品,也一定會有光明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