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導航】
寫作時,描寫是對人、事、景、物進行具體、生動、形象的描繪和刻畫的手法。描寫和敘述不同,敘述注重一般情況、過程的交代;描寫注重形象的描摹和刻畫,能夠使讀者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描寫有多種,從描寫的對象這一角度來說,可以分為人物描寫,環(huán)境、景物描寫,場面描寫;從描寫角度來說,可以分為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從詳略描寫來說,可以分為細描和白描。運用描寫手法時,學生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表現(xiàn)主題
有的學生往往不明確描寫的目的,忽視了描寫對表現(xiàn)主題的作用。動輒來一段景物描寫,只圖表面熱鬧,究竟起什么作用,學生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描寫一定要為主題服務。如魯迅在《祝福》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zhèn)亂成一團糟。”這一段環(huán)境描寫很好地烘托了魯鎮(zhèn)人祝福前的忙碌,反襯了祥林嫂的凄涼,表現(xiàn)了控訴封建禮教的主題。
二、要自然、適時
描寫要水到渠成,讓描寫震撼讀者的心靈。如孫犁的《荷花淀》一文中寫鬼子的大船追趕婦女們的情景后的景物描寫:“那一望無邊擠得密密層層的在荷葉迎著陽光舒展開,就像銅墻鐵壁一樣。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來,是監(jiān)視白洋淀的哨兵吧。”這段描寫自然,適時,既是客觀景物的描繪,又飽含抗日軍民的贊美之情。
三、要逼真、生動
描寫本來就是對實際生活中的人、事、物的再現(xiàn),是“鏡頭”的還原;而且也只有生動的描寫才能感染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具體細致地觀察,例如花的顏色,鳥的鳴,蟲的叫,水的聲,山的高;人的外貌、服飾、動作、聲音;群體活動的場面;大自然風、云、雨、電的表現(xiàn)及變化等等。如梁實秋在《雅舍》中的一段描寫:“‘雅舍最宜月夜——地勢較高,得月較先。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涌,一霎間,清光四射,空皎潔,四野無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悄然!……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這一段景物描寫就生動逼真地再現(xiàn)了作者賞月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