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兵
【摘 要】鄧小平常用陳云所說過的一句話告誡全黨:黨風廉政建設是關系到黨生死存亡的大問題。的確,黨風廉政建設至關重要,它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基礎,影響著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直接影響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中,首先要緊密結合黨員思想實際,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教育,其次,把好入黨關,及時將不合格黨員清除出黨再次,建立有效的黨員激勵機制。
【關鍵詞】黨風廉政建設 重要性 對策
一、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
(一)黨風廉政建設直接影響著黨的執政基礎
黨員是構成政黨的基本要素,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員是黨的一切活動的主體,黨員素質和作用發揮在相當程度上支撐著執政黨的執政,直接關系到執政黨執政的合法性程度的高低。政黨執政“合法性”程度的高低,取決于人民對執政黨活動的認可度。中國共產黨上臺執政的“合法性”,不僅是因為黨的綱領主張代表了全民族和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而且是靠無數黨員為實現黨的綱領英勇斗爭爭來的。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員以自己的前赴后繼,流血犧牲,使我們黨贏得了人民的高度信任和擁護,確立了我們黨執政的“合法性”,并具有極高的政治權威。
然而政黨執政的“合法性”是動態變化的,影響黨的執政合法性的因素也是各方面的。特別是其中的腐敗之風,對執政黨執政“合法性”影響更大。所以,陳云曾強調:黨風廉政建設是關系到黨生死存亡的大問題。這說明黨執政的“合法性”不可能一旦取得就永久不變,也不可能單憑經濟政績就能提高“合法性”。執政后能不能始終贏得人民的信任,完全取決于全黨同志的實際行動。盡管改革開放經濟上去了,但如果不能較好地解決由黨風不正、黨內腐敗而導致的社會公平問題的話,那么同樣會極大地動搖黨的執政“合法性”。汲取這個教訓,我們要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是否代表和能否代表,不是由黨來自封,而是要由人民來認可,由實踐檢驗,由歷史評判。人民憑什么來認可?實踐憑什么來檢驗?歷史將怎樣評判?一切都取決于執政黨的實際活動及其成效。由此,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通過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思想作風、領導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來不斷提高黨執政的“合法性”程度,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二)黨風廉政建設直接影響著提高黨的執政能力
黨員是黨的事業的承擔者和實現者,黨的全部理論、全部政策都要由黨員來貫徹實施,沒有黨員,黨的一切綱領和政策都無從付諸于社會實踐。黨員素質和作用的發揮對黨的執政活動有直接影響。
執政黨要有效執政,必須鞏固執政基礎,擴大黨對社會各個利益群體的影響力,把執政黨的根基牢牢扎在社會之中。這有賴于全體黨員的積極活動與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黨聯系人民群眾的最基本的途徑,就是通過廣大基層黨員了解群眾意愿,反映群眾要求,使黨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黨員分布于社會的各個方面,遍布于各個行業,生活于各種人群之中,同群眾有著廣泛而直接的聯系。他們比較容易了解群眾的思想情緒,容易把握住群眾的意愿要求,能夠為黨的中央和地方領導機關制定決策提供實際依據,使黨的政策更能反映民意,代表民意。同時,黨員又能夠緊密聯系實際,幫助群眾了解掌握黨的政策,使黨的決策為人民群眾所理解、所贊同、所接受,并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并且,黨員又是人民群眾了解黨、認識黨的窗口。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正確與否,不僅體現在黨的綱領、政策中,更體現在黨組織和黨員的實際活動中。人民群眾更多的是通過身邊黨組織與黨員的具體活動來了解黨、認識黨、評判黨的。黨員的狀況直接關系著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關系著黨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從而最終影響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試想,一個貪污腐敗成風的黨在執政期間,能有多少人去心甘情愿地去配合他干好各方面工作?這難道不影響該政黨的執政能力嗎?
(三)黨風廉政建設直接影響著執政黨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
要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重任,很重要的是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為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掃清障礙、創造條件。改革的過程就是調整利益的過程,這觸及到千家萬戶,人人概莫能外。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里,我國社會的利益關系、利益矛盾錯綜復雜。在協調整合社會利益方面,執政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難度,這對黨的執政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執政黨協調兼顧利益的難度越大,越需要群眾對黨和政府的理解與信任。這就嚴重地考驗著黨和人民群眾的堅強團結與血肉聯系,檢驗著黨在人民群眾中的政治威信和人心凝聚力。在許多情況下,群眾不是只聽上面宣傳怎么說,更多的是看黨員干部怎么干。群眾怎么做,往往取決于黨員做得怎么樣。黨員帶頭模范地執行黨和國家的政策規定,帶頭顧全大局克服困難,帶頭舍棄自己的個人利益,處處為群眾著想、為大局著想,就會在群眾中產生強大的榜樣示范作用,群眾就會把黨員當作自己的貼心人,黨組織就有活力,就有分量,有號召力。這就能夠影響、帶動群眾理解執行改革政策,為推進改革,解決各種復雜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社會心理條件。
二、如何進行黨風廉政建設
(一)緊密結合黨員思想實際,加強對黨員的思想教育
加強黨的思想建設,首先必須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武裝全體黨員,沒有先進理論武裝的黨,不可能是先進的黨;沒有先進理論武裝的共產黨員,不可能發揮先進戰士的作用。當前,我們尤其要經常告誡我們黨員干部,要經常性地以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即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嚴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是我們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是我們黨克敵制勝,完成一切工作任務的法寶。反腐倡廉,尤其要密切聯系群眾,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執政后,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二)把好入黨關口,加強對黨員隊伍的監督管理,及時將不合格黨員清除出黨
發展新黨員,是提高黨員隊伍素質,改善黨員隊伍結構的基礎性工作。在發展新黨員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吸納一些德才兼備的人加入黨組織,而不能只顧數量而不求質量。單靠數量上的擴大并不能確保黨的生命力和戰斗力。比如說:前蘇聯,在擁有20萬俄布黨時,他們取得了反對外國帝國主義武裝干涉的勝利,在擁有200萬黨員的時候,他們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當擁有2000萬黨員時,蘇聯卻瓦解了。另外,我們要加強對黨員隊伍的監督管理,對于那些加入黨組織的一些不合格的黨員,我們一定要即時將其清除黨外。據一些地方的抽樣調查,不合格黨員大體占黨員隊伍的3%-7%,每年受到出黨處理的卻只占大約0.1%-0.3%左右。大量不合格黨員滯留在黨內,必然會影響黨員隊伍素質的提高,嚴重削弱黨的戰斗力。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從嚴治黨,必須建立正常的“出口”機制,解決好不合格黨員能夠及時出黨的問題。有的黨員雖然沒有明顯違反黨的紀律,但不履行黨章規定的義務,不起黨員作用,經教育又不改正,也不能留在黨內。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黨員激勵約束機制
首先,我們要堅持唯物主義的原則,承認和尊重黨員個人的正當愿望和物質需求,對一些黨員為社會,為黨和國家做出突出的勞動貢獻,應按照國家有關政策,法律給予黨員相應的利益回報。這不僅有利于激勵黨員發奮工作,多做貢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在黨內和社會會上建立正確的價值導向,鼓勵更多的人多為社會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從而使黨內和社會充滿創造性活力。
其次,嚴格黨內的紀律約束,強化約束機制。黨風不正在相當大程度上還由于黨紀過寬過松所引起的。改革開放以來,盡管中央紀檢委不斷頒布新的紀律、規定,但黨內違紀現象依然不少,有的甚至明目張膽頂風違紀。究其原因,就在于黨內約束機制偏軟。尤其對黨組織的主要領導成員和黨員干部不敢嚴格管理,嚴格監督,嚴格約束。要真正反腐倡廉,就必須樹立制度權威,建立剛性的制度,首先要管住黨員領導干部。真正做到在黨的制度面前,黨員人人平等,無論是誰,只要違反黨紀就一定要追究處罰,越是黨員領導干部就越要從嚴處理。只有建立了功過分明、賞罰分明的激勵約束機制,才能在黨內形成健康、積極的良好風氣。
堅決開展反腐敗斗爭,從嚴治黨,是新時期黨風建設的一項重大任務。不堅決懲治腐敗,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反對腐敗,是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項長期任務,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教育,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強化監督,創新體制。通過深化改革,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通過加強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黨性黨風教育,增強其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自覺性;通過健全法制和監督機制,有效地預防、監督、查處和懲治腐敗行為。將反對腐敗的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軌道,依靠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參與和監督,堅決遏制腐敗現象,保證我們黨的純潔性和戰斗力。
參考文獻: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黨的執政之基——兼談蘇共滅亡的歷史教訓.
[2]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
[3]新時期鄧小平提高黨的戰斗力思想初探.
(作者單位:山西大同大學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