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朝鮮日報》6月2日文章,原題:中國通過世博會振興經濟困難的上海 為了借世博會將上海打造成與紐約、倫敦相媲美的國際都市,中國政府正在進行大規模投資。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上海經濟下滑明顯,中國希望借此機會將上海培育成中國經濟“招牌城市”。香港《明報》1日報道說:“中國政府在上海博覽會上的投資將達到450億美元,比2008年北京奧運會還多”。據估算,北京奧運會的投資為300億至400億美元。
上海從去年11月開始遭受金融危機的直接打擊。今年4月,其工業總產值為1840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減少5.2%。與許多沿海城市在3月以后結束負增長不同,上海經濟越來越低迷。4月份進出口額只有216.5億美元,比去年減少了26.4%。
中國政府今年4月發表了將上海建設成中國的金融中心和航空物流中心的構想。在上海世博會上投入巨資,遠遠超出當初預計的300億美元。在450億美元投資中,向世博會展館區投入的資金約為30億美元,其余將用于改善地鐵、機場、鐵路、公路、公園等社會基礎設施。世博會組委會期待這些投資能大幅拉動上海的經濟增長,上海世博會組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世博會將帶來投資額10倍的經濟效應,2010年世博會對上海GDP增長的拉動約為5%,并對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產生積極影響。”
上海至北京和上海至杭州的高速鐵路已開工建設。明年世博會前,上海地鐵總長度將達400公里。上海社會科學院教授屠啟宇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表示:“所有城市都將經歷實現轉變和發展的歷史瞬間,上海正迎來這一瞬間。”
但也有人對上海振興計劃能否成功持懷疑態度。英國《金融時報》最近報道稱:“上海要實現遠大夢想,要經歷很多考驗。僅從金融中心戰略來看,就存在人民幣尚未實現國際化、金融人才不足、不具備開放的經濟環境等諸多障礙。”▲(作者崔有植,張尹珠譯)
環球時報20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