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青
[摘要]Web2.0是幾年來網絡中最為熱門的一個話題之一,它的到來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使網絡成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了解Web2.0的概念、技術、發展歷程及現狀、給人們帶來的影響和發展趨勢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傳統網絡Web1.0Web2.0網絡博客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510067-01
從傳統網絡Web1.0時代到Web2.0時代對網絡來說絕對是一次革命性變化,它改變了傳統網絡以大型門戶網站為主、以數據為中心、以少數專業人士來參與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將人們的真實生活融入網絡,將個人的價值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其中,真正成為了屬于老百姓自己的網絡。因此,Web2.0時代的到來給人們生活、工作、學習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影響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
一、簡介
Web2.0是網絡發展到一個階段的質變,是在傳統網絡概念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相對于傳統網絡的從核心內容到外部應用的革命,具體表現在:
1.核心內容的改變,傳統網絡是以數據、資料為核心的網絡;Web2.0是以人為核心的網絡,更具人性化。
2.目的的改變,傳統網絡是以用戶單方面的從網絡獲取信息為目的;Web2.0是以用戶和網絡雙方面的交互活動為目的,更具有交互性。
3.網站制作者的改變,傳統網絡通常都是程序員等專業人士為公司、企業制作的網站;Web2.0可以是以普通用戶制作的個人網站,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制造者,使用戶真正成為了網絡的主人公。
4.基本構成單元的改變,傳統網絡是以“網頁”為基本構成單元;Web2.0則是以“發表/記錄的信息”為基本構成單元。
5.上網工具的改變,傳統網絡通過網絡瀏覽器瀏覽網頁;Web2.0是RSS閱讀器等工具瀏覽網頁。
6.運行機制的改變,傳統網絡是以Client Server為運行機制;Web2.0是以Web Services為運行機制
二、核心技術
Web2.0網絡新時代是以Flickr等網站為代表,以博客、RSS、百科全書、網摘、社會性網絡軟件等技術為核心的新時代網絡。
(一)博客。英文名叫Blog。用戶可以在其中發表自己的內容、更新內容、與他人交流、和其他用戶鏈接等一系列免費活動。用戶既是博客的作者,也是博客的管理者。
(二)RSS。RSS是站點之間共享新聞等網絡內容的一種技術。用戶最常運用的是通過RSS訂閱一個Blog來了解該Blog的相關新聞。
(三)百科全書。英文名叫Wiki,是一種多人協作的超文本系統,比HTML文本更為方便。用戶可以共同創建一個百科全書站點,并對其進行編輯、瀏覽、更改和維護,每個用戶都可以在百科全書站點中發表自己的內容,也都可以修改網站上的任何內容。
(四)網摘。“網摘”又名“網頁書簽”,是一種網絡服務。
(五)社會性網絡軟件。英文名叫SNS,指以擴展認識朋友的朋友以便在需要是能獲取更多人的幫助。
三、國內發展歷程及現狀
第一階段:傳統網絡Web1.0。1989年提出后馬上蔓延到國內。Netsca
Pe的第一個大規模瀏覽器、雅虎的互聯網黃頁、Google的搜索引擎服務都是網絡的經典制作。第二階段:網絡新時代Web2.0。2002年,這一概念被提出以后,即將這一概念帶到了國內,2005年才開始在國內普遍推廣,據2007年底統計2006年Web2.0總統規模超過了2億元人民幣。不過據2006年《中國Web2.0現狀與趨勢調查報告》表明:有73.3%的被調查者并不了解Web2.0,這表明網絡新時代仍有很大前景。下面具體介紹一下網絡新時代中幾個主要內容的發展及現狀:
1.博客:網絡新時代中博客是使用人數最多的部分。 2002年8月國內開通了第一個博客網站。目前訪問博客網站的用戶人數排名為:博客網51.4%,新浪博客26.3%、搜狐博客18.0%。而在被調查者中有9%的博客每天寫博客,35%的用戶每周寫博客。并且這個數字呈急速上漲的趨勢。
播客:是博客的變形產物,國內第一家播客網站為土豆網。據調查,每周訪問一次播客的人數達20.5%,每天訪問的達13.9%。播客中最典型的例子為:2005年底風靡一時的網友自做用于惡搞電影《無極》的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還有這幾年都很流行的惡搞新聞聯播等。
2.百科全書:百科全書在國內使用的不太普及,使用的人不多。主要有中文維基百科、天下維客等網站。
3.RSS:國內始于2004年奧運會期間,新華網利用此系統推出了奧運的相關內容服務;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的應用更是達到了廣泛。目前的RSS服務有新浪點點通、看天下、博客網等。在被調查的用戶中使用過此在線服務的比例為60%,使用過此離線服務的為15%。
4.網摘:目前訪問網摘服務網站的用戶人數排名為:新浪網摘27.2%,博采網摘22.2%。
5.社會性網絡軟件:國內目前只有數十家社會性網絡軟件網站,如億友網、優友地帶、人際中國等網站提供的社會性網絡軟件交友服務。 據調查,每天使用社會性網絡軟件的用戶為14.6%,每周使用一次社會性網絡軟件的用戶為20.7%。
由此可見,Web2.0網絡時代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趨勢,他已不在陌生,不過現在我國的應用只是初級階段的應用,還需要加強人們對新時代的認識和使用,將這個時代普及到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中以幫助我們取得更好的效益。
四、影響
計算機的出現將世界變為了一個智能的世界,而網絡的出現把整個智能世界連在了一起。隨著社會對網絡的依賴性加強,原有的傳統網絡Web1.0已經越來越滿足不了社會和人們的需求。雖然目前國內仍有許多用戶還在傳統網絡環境中作業,他們也并不了解Web2.0。但Web2.0時代毫無疑問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中,成為了一場網絡革命,它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使網絡成為了我們必不可少的部分,具體表現在:
(一)新技術的應用,提高了網站的質量。如Ajax技術使網站速度得以大大提高;XML技術提高了數據的重用性和通用性;RSS統一了信息發布渠道,改變了人們傳統的閱讀互聯網信息的方式等,大大方便了用戶對網絡的使用。
(二)實用性的增強,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由于Web2.0功能的多樣性,如博客開辟了全民傳播的時代;社會性網絡軟件讓用戶可以通過網絡擴展自己的人際面;RSS統一了信息發布的渠道,Tag實現了用戶對信
息的自由分類,百科全書開創了用戶協同工作的新方式等功能,豐富了用戶上網的內容,提高了用戶上網的興趣。
(三)操作的簡便,提高了用戶參與網絡的比例。在這個時代,數據不再是互聯網的核心,人成為了網絡的主導,由于Web2.0操作較為簡便,原本少數專業人士才能制作和管理的網站,個人也可以制作,從而極大解放了個人的創作和貢獻的潛能,提高了廣大用戶,特別是計算機愛好者上網的積極性。
(四)每個用戶都可在網站上提供信息,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廣度。用戶可以集思廣益,方便、快捷的與他人進行交流,可以使用戶最全面的及時得到所需信息。
(五)交互式的體現,網絡自學成為學習知識的重要手段。通過新時代交互性的特點,用戶可以方便的在網絡中與他人對任何的方面的知識進行提問、討論和解答等在線學習。
(六)用戶自己制作網站,使得網站的更具個性化和原創性。用戶是網站的創建和管理者,用戶可按照自己的喜歡隨意的制作網站,使得網站形式和內容更加的多樣化。
(七)新的商務網絡概念,對傳統行業的商業模式產生了影響。原有的傳統商業網站模式已滿足不了現在顧客的需求,因此新的電子商務模式,傳播方式,營銷方法,以及高效的知識共享方式必將代替傳統的商業網站模式。
因此,隨著網絡新時代的完全到來,網絡更會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只有掌握了web2.0的應用,才能在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立于不敗之地。
五、發展趨勢
毫無疑問,web2.0絕對是網絡的發展方向,它必將以最快的速度取代傳統網絡完全到達我們的身邊,并成為互聯網的核心。
(一)量變。隨著新時代的到來,web2.0將會更加完善;更加功能化;更加人性化;更加交互式;更加個性化;更加平民化;更加普及化;更加快速化;更加多媒體化。
(二)質變。在提出了web2.0概念之后,現在國際上又有人提出了web3.0的概念,不過還沒有得到公眾的認可。
參考文獻:
[1]《中國Web2.0現狀與趨勢調查報告》[J].中國互聯網協會,2006.
[2]鄒曉,論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J].甘肅科技.2003.19(2).
作者簡介:
牛青,女,漢族,山西人,學士學位,中級職稱,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實驗中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