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陽 連和謬 許燕青
[摘要]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它以巨大的力量沖擊著高校中傳統的面對面的教學模式。許多人對它表現出了高度的熱情,而我從親身體會得到的卻是高校多媒體教學存在許多誤區。其中大多數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是根本沒有必要的,它們有的是本末倒置,有的是兼收并蓄,模糊教學的重點難點,還有的老師根本不會做課件卻堂而皇之用別人的課件在上多媒體課。
[關鍵詞]多媒體 誤區 課件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510156-01
多媒體教學以其動靜結合、圖文兼顧、聲形并茂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以及大容量、直觀性強和易接受的優良特點,深受廣大高校師生的青睞,在平時課堂教學特別是公開課教學中已得到廣泛應用,豐富多彩的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當今課堂上的一個閃爍亮點。但是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又感覺到總不能令人十分滿意,學生在歡笑和
興奮之后則略顯得在知識點的把握上深度不夠。
一、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增加了課堂的容量,學生不易接收
多媒體教學是9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新技術,它是一種把文、圖、象、聲等運載信息的媒體集成在一起,并通過計算機綜合處理和控制的一種信息技術。由于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增加了很大一大部分的課堂教學容量,成了教師自己一個人在唱獨角戲,由于沒有了在黑板上板書的時間,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點顯示的時間明顯縮短,往往是學生還沒來得及消化和吸收,電腦顯示屏幕就已經翻到下一頁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安排一些時間給學生思考、理解、做筆記,再加上教師的大量的板書和習題都是用課件形式如實地搬上屏幕上,學生就沒有多余的時間來思考,只是疲于應付那五顏六色的、豐富多彩的屏幕,很多學生反映跟不上課堂教學的節奏,時間一長,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教學效果將會適得其反。
二、多媒體的應用擴大了教學范圍,但是卻減少了師生互動
多媒體教學只是課堂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不非是教學的全部。但在高校的課堂教學中,不少教師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后,完全摒棄了傳統教學方法,這是不可取的。多媒體教學就是教師只是坐在電腦前操縱鼠標,對著屏幕解說,它雖然能向學生快速的提供集圖、文、聲于一體的教學信息,但是就沒辦法為學生提供生動、友好、多樣化的交互方式。師生各自面對冷冰冰的電腦和顯示屏。這樣的多媒體教學的操作點就是在教師在注意點在他面前電腦的鼠標上,而學生的注目點卻是在學生機的熒幕上,這種注意對象的不同,阻斷了師生交流的有效通道之一眼神的交換。如果教師長期不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其教學效果就會受其影響。因此要特別注意正確處理好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課堂教學是師生之間雙向進行的活動,通過交流教師才能判斷學生是理解還是疑惑,進而調整自己的教學節奏和講授方法。多媒體教學中若不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必然會阻礙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學氣氛沉悶,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題地位都得不到體現,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多媒體的目的是教學,不是個人才藝展示
每門課程如果要制作一個好課件,都是要花費很很長的一段的時間,這樣就不利于教師鉆研教學業務,提高教學整體水平,這也就違背了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初衷。課堂上的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不等同于電影、電視,需要氣勢磅礴、場面壯觀,但是還是有不少教師在應用多媒體課件教學時卻走入了這一誤區,把課件制作的色彩艷麗,場面壯觀,如色彩過于艷麗的界面,字體變化多樣的文本,飛快晃動的字幕,美觀的按鈕,頻繁、動聽的聲音,它們美化了界面,卻影響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注意力,容易造成喧賓奪主,而對核心知識形成沖淡,顯得畫蛇添足,無意間分散了學生注意力,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這樣雖然整個課堂熱熱鬧鬧,但是卻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再說學生長期長時間注視色彩斑斕的畫面,也會影響到他們的視力。只有將充實的內容與完美的外在形式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教學環境的目的。不少教師對應用多媒體教學的目的認識不明確,認為在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多媒體,教學就先進,教學手段就現代化,自己就教得好,學生就學得好,如教學中常發現一些教師不顧課本上知識的特性,不考慮與教學內容的內在結合,雖然課件制作得色彩艷麗、圖文出現,但各種圖象、聲音的輪番上陣,反而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的連續性,這樣的課件就沒有達到應用多媒體教學的真正目的。而事實上多媒體始終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是為教學服務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合理安排多媒體教學。
四、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可以使有些責任心不強的教師會非法利用---不備課,隨便找個課件就照本宣科,就能上任何一門課程
最近出版的教材中基本上都有一些配套的多媒體課件等資料,因此有的老師就不認真備課,隨便看一下那些自帶的課件或者同行中拷貝一些課件。當我們在設計課件的時候,就是一心在想著什么環節可以用計算機,那很容易覺得每個環節都可以用計算機。而課堂教學中,教師由于自身的思維有一定的活躍程度,講課時不一定按照原計劃進行,而是沿著臨時出現的靈感和思路講下去。但是使用多媒體后,教師的這種即興發揮就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這樣就容易使有些教師過分依賴于課件,教育機制與教學風格得不到充分的展現。各科有各科的特殊性。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這一點,不能千篇一律,更不能用課件代替一切,能用實驗或事實說明的就不要用課件代替實驗。不少教師用課件代替實驗,很少讓學生做實驗,這樣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影響很大。我們經常看到,在一個班級利用多媒體教學初期,學生熱情高,興趣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媒體應用的增多,學生的學習熱情大減。我們提倡使用多媒體教學也要有選擇,要適量,要進行優化組合。有的課件形式是花哨熱鬧,但學生走馬觀花,實效又能怎樣。多媒體教學中課堂上畢竟還主要是靠教師的講解說明和啟發引導,有些教師在運用如此精彩的課件上課時卻忽視了畫面所包含的知識,播放畫面走馬觀花,不對畫面所包含的知識內容作充分的深刻的解讀。這樣就談不讓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那種錄像帶在課上“唱主角”,教師懶得講、懶得寫的作法,實際上是在丟棄教師的主導作用,推卸教師的教學責任。
上述問題的出現主要是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的運用存在誤區造成的。有些教師不考慮學科特點及教學的實際內容,為做課件而做課件,沒有發揮出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真正作用。在多媒體教學選擇時要做到“當用則用,決不能為用而用”。總之,要想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必須充分認識使用多媒體的意義,明確使用多媒體的目的,走出使用的誤區,在每節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具體內容精心制作合適的多媒體課件,使多媒體所傳授的知識,貼近學生的認知結構,擺正多媒體-教師-學生三者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地位,恰當使用多媒體,就會讓課堂教學進行的精彩,就會使課堂教學達到愉快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注意課件的必要性以及科學性,
防止課件“文字化”、“過量化”、“單一化”、“雜亂化”以及課件的不可操作性。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以充分發揮學習者的。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一樣,學生永遠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應該圍繞這一原則進行。過去傳統教學往往忽略了學生主體這一重要因素。現在隨著新課程教育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主體作用越來越重視,但仍然有不少教師雖然采用了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但依然擺脫不了滿堂灌的教法,換湯不換藥,只管擊鍵講解,把學生放在一邊,師生很少交流,致使學生失去興趣,說話、打盹、睡覺等,多媒體教學變成了用來進行一種容量更大的“滿堂灌”的先進工具。計算機應該是能少用就盡量少用,能不用就盡量不用。能用別的工具達到預想的效果,就用別的工具。多媒體不等于獨媒體,能把計算機跟其它傳統媒體結合得好的課,才是真正好的多媒體課。
參考文獻:
[1]周立夏,《使用多媒體授課優化課堂教學探討》,《現代教育技術》,2004(1).
[2]嚴君,《淺談多媒體教學中的失誤與相應策略》,《中國教育在線》.
[3]劉建,《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03出版.
[4]陳松,《有關多媒體教學的常見誤區與矯治策略》,http://www.k12z
Y.com/word/21/76/2176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