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管克江
經歷了三個月的反彈,美國金融業正重新成為投資者追逐的目標。但美國媒體評論說,盡管投資者又開始給美國金融業投下信任票,但有跡象顯示,美國銀行業的苦日子還沒有完。
《華爾街日報》3日說,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美國運通和地區銀行KeyCorp表示已經發行了總計87億美元的普通股。這樣,近一個月來,參加壓力測試的19家金融公司發行的股票總值至少已達650億美元。加上通過發行無擔保債券和將優先股轉換成普通股,這些銀行籌得資金總額達到850億美元甚至更多,已經明顯高于美國監管機構的要求。報道說,資金迅速涌入,令銀行家們吃驚得幾乎難以置信。要知道僅僅3個月前,大部分投資者還對金融類股避之唯恐不及。一些參與了最近銀行股票發行的投資者說,道理很簡單:經濟跌落懸崖的可能性正不斷減小,從市盈率來看,很多銀行看起來都很便宜。
摩根斯坦利周二發行23億美元股票的大買家是中投公司,以12億美元吃下4470萬股,這是去年初全球金融危機開始惡化以來,中投公司對歐美銀行的首樁重大公開投資。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團也同意買進1600萬股摩根斯坦利股票,將持股增加到20%。據交易人士透露,共同基金和其他大型機構投資者在股票發行中都一直在積極買進。
但另一方面,業界專家也擔心這種勢頭可能會減弱,甚至一些安排股票發行、鼓勵客戶迅速行動籌集資金的投資銀行家也有類似的擔憂。自3月9日以來,美國一些大型銀行股票指數已經飆升了87%,相比之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僅反彈了34%。英國巴克萊資本對605家央行、資產管理公司、對沖基金和國際企業客戶進行的調查顯示,只有17.5%的人認為風險資產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環球時報200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