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文
摘要實踐共同體指的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共同關心他們所做的事情,對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有著共同的激悔,并通過定期的互動來共同學習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本文通過展示實踐共同體發展歷程中的五種矛盾,揭示解決專業學習共同體發展過程中困境的可能出路。
關鍵詞實踐共同體;主要矛盾
一、構建實踐共同體的必要性
許多研究認為當教師的專業發展聚焦于學生如何學習和理解具體的學科知識以及教師如何教學和理解具體的學科內容的時候,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和學生成就才能明顯提高。然而,許多的教師專業發展項目只是為教師提供一些有用的線索或是技巧,以及一些新的材料,甚至有一些項目僅僅是花上昂貴的費用請來一位演講者用幾個小時的時間對教師進行激勵,并沒有對教師的教學實踐進行持續性的分析引導,演講的內容也與教師的教學實踐無關。有效的教師專業發展必須為教師直接指出一條將教師所學的知識應用到他們的教學實踐的道路,尤其是能夠將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日常經驗、地方和國家的課程標準與評價要求相結合。許多學校都意識到如果不打開校門,尋求外援,那么改革成功的機會也許會降低。于是,世界各地的許多學校都一直致力于尋找各種途徑促進教與學的持續發展與改進。其中,通過構建專業學習共同體來培育一種教師合作學習文化成為教師分享知識的重要平臺。建立專業學習共同體的最根本動力在于將專業學習共同體的實踐與教師日常的教學實踐結合起來,并要植根于原有的學校實際環境中。縱觀國內外許多對專業學習共同體的相關研究,我們發現如何解決專業學習共同體發展過程的種種困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因此,本文以實踐共同體作為專業學習共同體的現實依托,通過展示其發展過程中經歷的五種主要矛盾,促使人們欣然面對這些沖突及其引起的困境,并積極去尋找各種切合實際的措施,促進共同體度過不同的發展階段,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發展質素。
二、實踐共同體的特征
萊芙(Jean Lave)和溫格(Eti—ermeWenger)在《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一書中提出“實踐共同體”(community of practice)這個概念,并將其界定為:將實踐共同體界定為這樣一群人,他們共同關心他們所做的事情,對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有著共同的激情,并通過定期的互動來共同學習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溫格所提出的學習理論是基于這樣一種假設:參與社會實踐是我們學習的基本過程,也正因為我們參與了社會實踐,我們才成為我們自己。這套學習理論有著內在一致的分析水平,對理解和促進學習提供了一個概念性框架,并得出一套比較概括性的原則和建議。一個共同體要成為實踐共同體,它需要符合三個基本的特征:相互的介入,共同的事業和共享的技藝庫。溫格認為只有同時具備這三種特征,實踐共同體才能建構起來,實現知識的共創。
三、實踐共同體的主要矛盾與解決途徑
理查德·麥克德莫特(RichadMcDermott)認為,實踐共同體是一種普遍的人類機構,要經歷“計劃一啟動一成長一維持一結束”五個階段,相應要經歷以下五種主要矛盾:“發現建構共同體的可能性”與“想象未來共同體的模型”:“平衡孕育關系”和“傳遞價值”;“聚焦于某些有用的知識”與“增加成員的曝光度”:“所有感”與“開發性”;“慢慢消失”與“紀念”。
在計劃階段,實踐共同體的發展開始于發現圍繞某一個主題在做事的一群人,這群人所組成的網絡結構中關系的強弱,這群人所發現的問題,或者是他們共享的知識,以及共同體發展的潛力。同時,共同體的成員還需要想象他們要建立的共同體將是更加強有力的、更加聚焦的,而且是對其成員及成員所在的組織而言是有價值的。在計劃階段,共同體的成員需要訪談即將成為共同體成員的人以及他們的領導者的想法,建立一個共同體運行的初步模型,確定項目管理人,排除組織障礙。因此,規劃一個共同體模式,訪談有關人員等方法都可以成為建立共同體的催化劑。
在啟動階段,隨著共同體成員發現在知識分享過程中發現自己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以及不確定性,這種活力就會迅速下降。一開始的時候,共同體成員經常會不知道彼此的工作和任務,不知道哪些是值得分享的。因此,共同體需要時間來建立關系和發現哪些知識是值得分享的。共同體的成員需要時間來發展彼此間的信任感,討論重要的問題,或者是分享半生不熟的觀點。但是共同體需要為成員展示它存在的價值,不然其成員很快就會退出共同體。同理,如果共同體對組織是沒有價值的,那么組織的領導人也會停止對共同體的支持。要消除這個階段的矛盾,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互相幫助解決日常生活的技術性問題,在核心的貢獻者之間建立關系,將有用的資料存檔。
在成長階段,只有當一個核心團隊是精心構思的,并且希望更加集中地關注那些他們認為有用的知識上面的時候,實踐共同體才能經歷這個成長階段。成長帶來了新的觀點和視角,它提升了共同體成員的“曝光度”。實踐共同體的內部存在多種不同的關系。當人們加入實踐共同體的時候,他們總是能夠提出自己的問題,得到自己的答案,與他人分享觀點,有更多的機會與其它人構成網絡關系。
在維持階段,新的成員帶來新的興趣、技術改革、方法陳舊、來自組織變化的要求,還有高水平的貢獻者離開等等,這些變化都會驅使共同體向一個新的水平發展。成功的實踐共同體會發展起一種親密感。其成員慢慢知道彼此解決問題的方法,了解哪些人是說得少但見識多,并發展起一種關于他們的集體知識的強烈的所有感。這種親密感和所有感極大地促進了共同體成員之間的合作。但是它也可能會導致共同體變得遲鈍,對新成員或新觀點變得冷漠。為了能夠保持彈性,共同體需要對新觀點和新成員保持開放,隨著成員的調動和組織的變化不斷更換主題,并重新界定共同體的疆界。要解決所有感與開放性之間的矛盾,領導者需要能夠接納新成員加入核心共同體,引入新技術,或者找到新的機會實踐他們的見解。
在結束階段,死亡是經歷過了一系列發展階段后的一個自然階段。實踐共同體有兩種比較典型的終結方式。一種是共同體慢慢消失,成員漸漸減少直到沒有任何人再參與活動。另一種是共同體變成了一個社會俱樂部。在這個階段,主要矛盾是要簡單地讓共同體慢慢消失,還是要紀念它的“遺產”。終結一個共同體的關鍵是要在它失去大部分成員之前闡明它所創造的“財產”。與其說這是在保存共同體創造的有關資料,建立一個知識庫,不如說這是確認共同體的一些關鍵見解的價值,以及確定還會繼續堅持共同體事業的成員個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