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龍 劉亞平 佘 維
一、高校動漫專業的素描教學現狀
素描作為鍛煉造型能力的一項基本練習在教學中被視為基礎,動畫行業尤其注重手繪功力,因此將素描和速寫納入動漫教育課程體系中順理成章。我國美院素描教學模式主要源于蘇聯,后經多次改革,方才形成大致穩定的格局。因其教學體系嚴謹科學,因此職院素描教學活動主要以美院標準來展開,從石膏像到靜物、人物,早期作業結合短期作業進行。
但從實際的教學效果來看,通過此種素描教學模式培養出來的技能與動畫行業的要求并不完全吻合,沒有實現高效率的手繪能力的提升。
二、分析
1、對象問題
一為動一為靜。動畫研究的對象是一系列的有時間關系的造型,而傳統素描研究對象是對象的一個單獨的靜止的畫面。要表達一個動作只靠某一單幀畫面是不夠的,這一點上傳統素描是無法滿足動畫行業需要。美院的高材生可以把一匹馬的結構畫得非常飽滿,但要畫一個馬跑的動作,那便會很為難了。因為誰也沒有辦法在奔跑的瞬間讓馬停下來畫上幾個小時。那么這些傳統教學關照不到的“滯空階段”的造型問題如何解決?單單強調掌握對象的解剖與基本結構也未必能行。傳統素描教學用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天幾周的時間來畫一個靜幀畫面,而動畫行業要求一天之內畫幾秒鐘,那就是幾十個連續的靜幀畫面。教學與行業需求的脫節,導致了學生不能適應制作要求。這個問題的補救辦法可以采用臨摹優秀動畫以及實景拍攝中的分解動作的方法。運動規律課中也會具體講到這些內容,但是在動畫手繪中重點在于造型、結構、比例,最終目標是掌握運動中角色造型基本規律和基本表達方法,從而能創造性地運用到實際項目中去。
2. 執筆方式
動畫行業執筆之法基本上都是像拿鋼筆寫字一般(筆與工作面基本垂直可以稱為豎式)。這種執筆方法對筆的控制相當不錯,筆頭的大小、輕重、粗細、虛實全憑自由,念之所至瞬間完成,特別適應于動漫行業細膩、精細的產業要求,因此不論是畫CG還是畫原畫,豎式執筆大行其道。而傳統素描,用的基本上是拇指與四指相對執筆,筆大體與畫面平行。此種方式主要方便繪制大畫,拉出長線以及排線上調子,在傳統美院素描教學中用得最多。但是極少有人會用這種方式畫畫幅小得多的動畫或漫畫。所以既然使用率很低,為何不多花些時間投入到豎式執筆的練習中去呢?
3.臨摹高下問題
美院傳統之一是視臨摹為下品,只有初學者才為之。因為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大自然是最完美的,藝術是對它的一種復制加工。臨摹別人的作品,直接將前人的處理方式據為己有,自然不會受到歡迎。而從動畫行業上來說,動畫角色大多造型夸張、奇特、純系虛構,沒有實體,如何來寫生?動畫前輩遺留下來的優秀畫稿是大師們的結晶,通過臨摹來學習,實在是再好不過的熱身方式。何況動畫產業是標準化生產流水線作業的行業,整本動畫片的角色標準型、場景設定稿一旦定下來,就必須在片中保持一致,絕不允許同一角色在影片中忽高忽低,忽肥忽瘦。因此動畫行業的要求是不光要臨得像,還要臨得能默得出來,會創造性地臨摹。原畫設計的動作就是要根據標準型來的,但具體動作中的角度的變形、轉面、動態無一不是原畫設計自身來確定的。沒有創造性地加入了自己的想法的臨摹,只知道默出幾個標準型,那也無法做出優秀的動畫。這種基于標準型的創作已經超出了傳統臨摹的概念所涵蓋范圍,但在動漫教學體系中這又是一塊被忽視的盲區。
4.再現與創作問題
經傳統素描教學后的學生不知何故,往往創作作品的激情不夠,水平不高。動畫片多半是針對青少年群體以及家長和心態年輕的成人,無論其風格是風趣活潑還是嚴肅沉重,都需要動畫制作群體有靈活多變的思維和對創意的孜孜以求,缺乏新鮮想法和對世界漠不關心是動畫人的大忌。著力于被動復制物像作范圍有限的調整的傳統素描教學無意中常常導致部分學生思維僵化,滿足于再現的樂趣。這一點也許只是筆者的臆斷,但是讓生氣勃勃的動畫學子們日復一日地面對呆板的靜物畫作長期作業確實有些不妥,他們的壓抑與失落是溢于言表的。
綜上所述,傳統素描教學中在許多重要方面已無法滿足動畫設計與制作的內在要求,因此,改良舊有素描教學勢在必行。動漫教育涉及面廣,學習時間較為緊張,因此要把有限的學習時間投入到高效率的更加有針對性的練習中去,
三、改良
首先從名稱改起,“素描”和“動畫素描”容易讓人誤會為傳統素描教學。筆者建議改為“動畫手繪”課程。
“動畫手繪”的基本內容:
1. 以線造型,注重結構、透視、構成,作畫速度;
2. 摒棄傳統執筆,全部用豎式;
3. 速寫課加大對人物動態寫生的份量;
4. 大量臨摹優秀原畫、角色設定、場景設定;
5. 大力鼓勵創造性臨摹;
6. 加大創作力度,教學階段中必須讓學生有獨立的手繪小型項目的安排;
7. 后期課程中融入photoshop,paiter手繪軟件學習及實踐環節,從紙上手繪過渡到在電腦上手繪。
(作者單位: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