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娟
摘要:本文從交通工具和城市的發展歷史出發,研究交通工具發展對城市形態的影響,分析主導交通工具的發展規律,以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的合理構成為基礎,明確小汽車交通和軌道交通的關系,分析得出軌道交通將成為適合我國當前城市發展的主導交通工具。最后,從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關系的角度,探討了軌道交通的適用范圍。
關鍵詞:主導交通工具;城市形態;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構成;軌道交通
在我國城市加速發展階段,城市發展需求對城市客運交通系統提出了嚴峻的要求,需要擴大城市客運交通系統服務范圍和能力。因此,目前我國城市交通的首要任務是構筑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而其中特別重要的就是選擇合理的主導交通工具,也就是,在城市客運交通結構中占有主導地位,與城市發展、居民出行需求相適應的,影響城市規模、形態、空間結構和人口分布的,并代表交通技術發展水平的交通工具。
1交通工具對城市形態的影響
城市發展史直接與城市交通工具的發展史有關,城市在各個階段的發展特點是由城市發展與交通技術條件的辯證關系所決定的,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不可能比其交通發展的快。新技術在城市交通中的應用首先表現在交通工具的發展,而新型交通工具如果能符合城市發展要求、滿足居民出行的需求,這樣的交通工具就可能成為城市發展中的主導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的特性決定了居民出行距離、可達性和方便程度,通過對居民出行活動的影響,間接作用于城市空間形態的變遷。城市發展的不同時代都以當時的主導交通方式為主要特征,在城市結構、土地使用、人口密度等方面呈現出各自顯著的特點。我國城市的發展,在土地資源緊缺、能源人均占有率較低的情況下,必須尋求合理的主導交通工具,減低或消除小汽車發展對我國城市發展的負面影響。
2主導交通工具的發展規律研究
通常來說,每種主導交通工具,在其特定的技術條件下,都要經歷發展態勢基本一致的過程,年客運量變化曲線往往呈拋物線形,這就是主導交通工具的發展周期規律。根據客流的變化可以把發展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即:成型期、成熟期、衰落期和革新期。我國城市交通發展歷史比較彎曲,交通工具在我國發展的規律性不明晰,形成了目前交通結構不合理的狀況。在上世紀末,我國經歷了自行車快速增長而公共交通衰落的階段,這使得自行車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主導交通工具;目前,私人小汽車開始逐步進入我國家庭,同時,各個城市的政府高度重視軌道交通的發展,掀起了地鐵輕軌的建設熱潮。因此,考慮我國的國情,難以僅僅根據西方發達國家交通工具的發展規律就來判斷我國城市快速發展階段的未來主導交通工具。
3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構成分析
選擇適合我國城市發展的主導交通工具的必要條件就是對城市綜合交通體系的構成有清晰地的認識。城市綜合交通體系中,公共交通與私人交通是兩個并列的子系統。公共交通系統根據運輸能力、服務范圍的大小可以分為大運量、中運量和低運量公共交通系統。大運量公共交通系統由城市鐵路、市郊鐵路、地鐵系統和磁懸浮系統構成。中運量公共交通系統則由輕軌系統、單軌鐵路、AGT系統、城市空中纜車以及快速公共交通系統構成。軌道交通是構成大、中運量公共交通系統的主體。低運量公共交通系統為常規的公共汽車和電車。私人交通則主要由自行車、小汽車(含出租車、摩托車)和步行構成。
在交通系統的發展方面,目前大、中運量的軌道交通代表了公共交通的發展趨勢。需要說明的是,軌道交通和公共汽車是公共交通系統中不同層次的組成部分,兩者實際上更多的是相互補充的關系,在實現軌道交通和公共汽車整合的前提下,才能同小汽車來競爭客流。
4軌道交通成為主導交通工具的契機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軌道交通的技術將不斷完善,逐步發展為安全、可靠、快捷、低污染的對小汽車具有很強競爭力的交通方式,特別是在速度上可以達到甚至超過小汽車,也就是說軌道交通具有發展為主導交通工具的條件。
為此,我國城市交通的有關部門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軌道交通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必須與其效益相匹配,城市也必須選擇適合城市個性的軌道交通類型; 軌道交通在速度上必須比小汽車有競爭力,可以采用與道路交通的完全分離或者在道路上享有優先權的方式來實現; 政府通過超前土地開發政策,鼓勵軌道交通車站周圍高強度的房地產開發,實施"TOD"模式; 軌道交通和城市客運、對外交通合理銜接,建設與道路系統緊密聯系的停車換乘設施;軌道交通和公共汽車一體化,實現公共交通的整合效益; 軌道交通必須與城市大型公共設施緊密聯系,比如體育場、醫院和商業中心。
快速便捷的軌道交通將縮短地理空間的距離,有效調整城市發展形態以及土地利用,是實現城市現代空間合理結構的關鍵技術基礎。
5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城市發展和軌道交通的發展相互促進,相互作用。一方面,城市進一步的發展需要軌道交通的快速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由于速度快、容量大、安全、準時等優點,在城市地域結構變化中起到巨大作用。另外一方面,城市的發展,尤其是城市交通的發展,促進了軌道交通在城市客運交通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隨著世界大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地域結構變化,給城市的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城市迫切需要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綜合公共交通體系,以滿足大城市的交通需求。
軌道交通系統中,不同類型的軌道交通適合于城市內的不同區域的發展以及城市發展的不同階段,可以據此把軌道交通分為三類:路面有軌電車、中運量軌道交通(比如輕軌)、大運量軌道交通(比如地鐵、市郊鐵路)。有軌電車往往服務于城市中心區,對促進中心區的形成、強化中心區、擴大中心區的影響起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市區范圍內,由于中運量軌道的造價相對較低,容易形成網絡,覆蓋范圍廣,可實現居民可以方便、安全、快捷的出行,促使城市范圍進一步擴大;大運量軌道交通中,地鐵和市郊鐵路的作用稍有不同,地鐵等快速軌道交通都作為聯系距離中心區更遠的郊區和衛星城鎮的交通工具而出現,這種聯系強弱與大城市的規模有很大關系,而市郊鐵路為周邊小城鎮提供直達中心城市中心區的軌道交通聯系,促進都市圈的形成。市郊鐵路服務于通勤距離內的衛星城鎮的發展,有些情況下,地鐵等快速軌道交通也可以達到市郊鐵路服務的距離服務于通勤交通。小城鎮和城市郊區的軌道交通車站都為小汽車提供了良好的停車換乘設施,吸引小汽車的乘客通過換乘軌道交通到中心區。
6結語
軌道交通發展是社會發展和城市發展的需求,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需要軌道交通這種大運量的交通方式來解決人們的交通出行要求;軌道交通的發展又可以反作用于城市發展,更進一步的促進城市的發展,引導城市向大規模、高人口密度、低能耗、占地少的方向發展。軌道交通規劃已成為新的城市交通規劃中的重要環節,軌道交通網不僅是城市交通網中的骨干線路網,還是對城市發展起到決定性的引導激發作用的結構網。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既要科學又要大膽更要謹慎。
參考文獻
[1] 孫有望,李云清. 城市軌道交通概論.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3.
[2] 中國鐵道學會,大連鐵道學院. 城市軌道交通論文集(1999-2001).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2.
[3] 金鋒. 足跡--城市軌道交通論文集. 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