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麗華 鄭曉梅
摘要:城市排水設施項目竣工檔案歸檔率低、歸檔難的問題比較突出,歸檔的工程項目檔案缺少內容,準確度也有所降低。這就給城市排水設施的管理工作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帶來了諸多的麻煩。面對中國本土范圍內的行業競爭都暴露了這些令人棘手的問題,本文提出了問題所在。并提出具體的應對的措施
關鍵詞:城市排水;檔案
自從2001年11月10日世界貿易組織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申請。中國從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至今已六年有余。到目前為止,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行業開放時間限制、地域限制基本打破。面對今日世界迅猛發展的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不斷增強的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快速調整的世界范圍內的產業結構,我們的各行各業是否已適應國際大環境?是否已能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應對自如?是否已做到了與國際規則接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第七個年頭,世界已向中國全面開放,大量的外資企業、跨國公司、合資(合作)企業在中國境內投資建廠,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我們的檔案管理工作是否已介入其中,對其開展指導,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了呢?該問題應引起有關方面的充分關注與足夠的重視。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哈爾濱城市排水設施管理辦法》規定:對排水工程建設管理,實行“四統一”。其中一項就是“統一組織施工--責成排水事業管理部門為排水建設工程施工的總甲方”,既是建設單位又是管理單位。城市排水建設工程竣工后的工程項目檔案資料很容易收集整理歸檔,而且齊全完整,內容準確。完整準確的檔案資料為哈爾濱市城市排水行業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利的保障。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進入九十年代后,哈爾濱市城市排水建設工程實行建管分離,引入了競爭機制,建設單位和管理單位不再由一個部門承擔,社會上許多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都被允許從事排水工程項目的施工,跨地區的施工企業也可以投標的形式參予競爭,這是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趨勢。競爭推動了排水事業的發展,同時也給排水設施項目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哈爾濱市城市排水設施項目檔案管理工作中所出現的上述比較突出的問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有關部門存在著重建設輕檔案的思想觀念。哈爾濱市城市排水設施項目建設一般只列為城市道路(橋梁)、小區建設的配套工程,工程項目竣工之后的竣工檔案資料歸檔工作相比較工程主體本身的建設而言不被有關部門重視,經常被忽視。
二是建設工程項目招標文件和合同中對于工程項目竣工之后的檔案歸檔工作沒有詳細明確的條款,沒有對檔案內容準確度的要求,也沒有對未能及時移交竣工項目檔案的施工單位所應采取的法律約束辦法和經濟制裁手段。這也是長期以來人們檔案意識淡薄的原因所造成的嚴重后果。
三是建設工程項目監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執業技能與其監理的工程項目不相適應。不具備相應的排水設施建設工程專業知識,致使工程項目監理工作僅僅流于形式,并未達到監理工作應產生的效果。
四是社會上不正當的競爭行為給一些良莠不齊的施工企業提供了可乘之機。由于個別施工企業資質不夠,通過掛靠等非法手段承攬工程,其施工技術和經驗、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等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又以贏利為目的,從而導致了排水設施建設工程項目竣工檔案的歸檔率低、不能及時歸檔及歸檔資料質量的低下。
五是檔案管理工作法律的不健全,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建設工程項目竣工后對于其檔案移交工作和檔案內容質量方面存在的問題沒有詳盡細致的法律條款來限制約束施工企業。
綜上所述,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建立健全有關排水設施建設工程項目竣工檔案管理的法規并且將其細化是當務之急。因為在世界貿易組織形式下的各行各業,國際慣例都是以法律的形式來進行約束管理的。我國因為某些法律的不完善而受到的傷害與歧視在國際上是有目共睹的。
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早在2000年發生的著名的東芝筆記本電腦事件,日本東芝公司對使用其同一產品的美國用戶和中國消費者的訴訟所采取的態度是不同的。日方的理由是在美國有懲罰性損害賠償法律存在,因此在美國可以得到高額的損害賠償,為此賠付美國用戶10.5億美元;而在中國法律中沒有這方面條款,所以拒絕賠償,只提供補丁軟件修補暇疵。受到這樣不公證對待就是因為中國法律與美國法律對消費者的保護程度不一樣。該事件已過去了八年,我們是否已完善了這方面的法律?中國的法律是否有能力來保護我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再受到同樣的傷害和歧視?前不久剛剛發生的在華韓資企業非法撤離事件,又一次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據韓國駐青島總領館提供的數字,從2003年開始的韓國企業在山東的“擅自撤退”,當年發生了21起逃離,此后開始逐年增加,2004年有25家,2005年有30家,2006年有43家,2007年上升到87家。據山東省外經貿廳提供的數據,從2003年至2007年,四年來逃逸的206家韓資企業涉及員工2.6萬人,拖欠職工工資1.6億元,拖欠銀行貸款近7億元,國內大批原輔材料供應商損失慘重。
那么,為什么這么多韓資企業選擇非法撤資外逃呢?據了解,主要原因:他們認為中國的清算法律復雜,程序慢。為什么幾年來能讓這么多的韓資企業輕而易舉地逃離?為什么我們國家不能有效地掌控外資企業?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我們必須從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進一步完善有關法律和制度,這不僅僅是對國外投資者的約束,更是對我們國家和人民利益的一種保護,對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意義重大。該事件再次說明我國的部分法律無法約束和制裁外國公司(企業)的不法行為,存在著諸多紕漏和問題。
到目前為止,我們檔案管理工作還沒有發生因檔案法的不完善而引發的糾紛,但也不能就此保證檔案法規已完全符合國際慣例。作為檔案管理者應從以上兩個事件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并引以為戒,做到防患于未然。通過“東芝事件”和在華韓資企業非法撤離事件,我們不難看出,檔案法規的修改、補充、完善工作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擺在有關檔案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勢在必行的重要工作。只有建立健全有關檔案法規,才能對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的經濟活動中涉及到檔案管理方面的工作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合理合法的有效的監督,才能保證各類檔案完整、真實、準確、及時地歸檔,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各類檔案,才能真正地實現各類檔案的價值,以便更加充分發揮各類檔案在城市建設中的信息資源作用,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由此可鑒,檔案法規的健全完善工作應引起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面對潮水般涌入中國的技術先進管理科學的國外公司(企業),我們將面臨世界范圍內更嚴峻的行業競爭,涉外檔案也將大量的形成,能否有效地將涉外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到我們日常的檔案管理工作中,我們是否能駕馭他們,讓他們為我國的城市建設事業帶來更多的益處,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正當權益,其關鍵所在是掌握WTO規則,根據國際規則推進和完善我國原有的相應法律法規。檔案管理工作也應如此,也只有檔案管理工作有關法規的合情合理化,并且完全適應已加入的世貿組織后的國際規則,才能推動檔案管理工作的進步和發展,才能充分發揮檔案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的信息資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