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鋼
摘 要:本文通過對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質量控制過程進行分析,闡述了監理在質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大體積混凝土;質量;監理
1 大體積混凝土的概念
所謂大體積混凝土,是指其結構尺寸已經大到必須采取相應技術措施妥善處理溫度差值,合理解決溫度應力并控制裂縫開展的混凝土。由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條件比較復雜,施工情況各異,再加上混凝土原材料的材性差異較大,因此控制溫度變形裂縫就不是單純的結構理論問題,而是涉及結構計算、構造設計、材料組成和其物理力學性能以及施工工藝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問題。為此,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應相互協作,共同加以解決
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控制核心
大體積混凝土分項作為基礎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是保證和實現單位工程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關鍵。大體積混凝土結構由于結構厚、體形大、鋼筋密、混凝土數量多的特點,又往往具有超長結構溫度變形條件復雜、溫度裂縫控制要求高的特點,除了必須滿足普通混凝土的強度、剛度、整體性和耐久性等要求外,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關鍵就是控制混凝土溫度變形裂縫的發生和發展。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硬化期間水泥水化過程中所釋放的水化熱使其表面溫度出現非均勻溫差產生拉應力而形成裂縫以及混凝土的溫度變形受到約束。如何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的施工工藝和預防措施是控制溫度裂縫的關鍵。
3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監理應發揮重要作用
由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是一個技術要求高,施工工藝復雜的施工過程,能否保證工程順利完成,與監理單位對承包單位質量保證體系的監控落實和監理質量控制體系的監利密切相關。監理單位作為工程質量責任主體的一方,必須要監督承包單位抓好質量管理體系的落實,必須要在施工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監理角色的出現能充分保證業主方的利益。根據市場現存狀況觀察,如果業主只憑借承包單位自己的質量管理模式是無法保證業主工期、質量和投資方面要求的,如果一味任由施工單位一家進行管理,難免業主方非常被動。特別是對于大體積混凝土工程這種大體量工程,由于控制環節多,施工措施也就相應多,由于業主方在技術上很難做到精通,只能聽從承包單位管理,業主方無法合理的干預控制施工單位對施工的組織,造成工期和造價的上升。監理單位的出現,可以協助業主監控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監控施工措施的落實,審查工程量的計算,充分保證業主的利益。
監理單位可以發揮自己的管理經驗和技術優勢督促施工單位落實好質量保證措施和制度,實現施工主體的質量自控。首先,監理人員對承包單位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質量保證體系中的組成人員、質量保證措施進行審核,尤其針對施工單位的持證上崗問題倍加重視。項目經理、項目技術負責人、項目質量檢查人員、項目施工員(含測量、試驗、材料人員)必須能做到人證合一,施工單位的這些人員須常駐現場,以隨時解決施工中發生的問題。要明確每一個重點控制部位的主要質量控制部位的主要質量控制人員,不允許施工單位“一專多能”的兼職現象的出現,即施工員既是工長又是質檢員。質檢員必須是專職。凡是質量管理體系不能滿足質量管理需要或是虛設崗位而人員不能落實的,總監都要要求其按照文件配備,否則采取不予簽發工程開工令、不簽發工程付款等措施,以督促其落實相應的人員。其次,監理單位要認真審核施工單位提交的重點部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術交底,要和施工單位協商并制定出關鍵工序、關鍵節點,作為監理旁站的重點控制對象。正是這些有效的措施保證了施工過程的正常實施。
利用監理單位常用的巡視、旁站、平行檢驗等控制手段,可以有效的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養護來進行監控。
平行檢驗,是監理機構利用一定的檢查或檢測手段,在承包單位自檢的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獨立進行檢查或檢測的活動;是施工過程中通過收集質量實際效果數據,判定工程質量狀況的手段。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對于混凝土試塊,按照國家規范規定抽取同條件養護試塊,作為平行檢測試塊。對于混凝土塌落度,澆筑前應作不低于 3 次平行檢驗檢測。工程建設日常質量驗收檢測,應按施工方自檢的數量不低于 10%作平行檢測。
旁站監理的主要內容包括:是否按照技術規范、設計文件、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是否使用合格材料和機械設備;施工方現場管理人員、質檢員是否在崗;施工操作人員是否具有上崗證。在施工中應重點對以下方面進行控制:
對原材料的投料嚴格按照配合比要求計量,特別是外加劑的投放量應準確。監理單位應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考察混凝土攪拌單位的計量器具,保證混凝土的投放和攪拌質量。
對塌落度的控制。監理單位隨時抽查每車混凝土的塌落度情況并認真記錄車號、時間及澆筑部位,對塌落度異常的混凝土應及時暫停澆筑。
施工縫的留置和接槎處理。混凝土結構多要求整體澆筑,但是往往由于技術及組織上的原因不能連續澆筑。當停頓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前后澆筑的混凝土接槎部位便形成施工縫。施工縫是構件的薄弱部位,其位置應根據構件的受力狀況,在施工方案中就應事先確定,不能隨意變更位置。施工縫的接槎處理一般情況下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 1.2Mpa 以上時,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清除水泥浮漿和松動的石子,將施工縫處的混凝土表面鑿毛,并用水沖洗干凈,不得積水;再用高標號水泥砂漿澆抹表面后用混凝土細致搗實使新舊混凝土結合密實。
振搗方式的質量控制。監理單位可督促施工單位根據設計圖紙及其施工規范等事前做好施工方案,并且及時向所有操作人員做好技術交底,預防因振搗方式不對而造成的混凝土分層、離析、表面浮漿、麻面等質量問題,進而盡可能降低混凝土成型硬化后出現裂縫的概率,保證混凝土的耐久性。
二次振搗或多次搓壓表面。大體積混凝土在拌制過程中,摻加多種外加劑及摻和料,一般情況下緩凝 4h 左右,這段時間已澆筑混凝土表面因環境及水泥水化作用失水較多,容易產生收縮裂縫,經初凝前二次振搗或多次搓壓表面,能有效防止表層裂紋,且通過留置的混凝土試塊進行強度試驗,強度提高 5%左右。
混凝土的養護。對于大體積混凝土由于水化熱大,不及時養護,易造成干縮裂縫。在前七天使用塑料薄膜上覆蓋麻袋共計兩層,防止表面散熱過快,防備氣溫驟降而造成的溫差裂縫,并隨時觀察混凝土表面的濕度情況,澆水養護。
因此,正是在承包單位的質量管理體系充分發揮作用,監理單位的監控體系落實到位的情況下,才能保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正常有序。
4 結束語
而今,建設工程的質量已經為人們日益關注。大體積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施工質量影響因素較多,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監理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繼業主編.建筑施工質量問題與防治措施.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3.
[2]趙志縉編著.高層建筑結構工程施工.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4.
[3]趙志縉編著.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9.
[4]劉興東.高擁民主編.建設監理理論與操作手冊.北京:宇航傳辦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