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等職業教育食品分析與檢驗專業是以化學為基礎,培養中等食品分析人員的專業,它要求學生應掌握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術,因此,學科教學要注重實驗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實驗教學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820142-01
面向社會、面向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是中等職業教育食品分析與檢驗專業重要任務之一,本專業是以化學為基礎,培養中等食品分析、檢驗人員的專業,它要求學生必須熟練地掌握實驗操作技術。因此,在食品檢驗和微生物檢驗技術等專業學科教學中,就必須重視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畢業后勝任本職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提高實驗教學地位,改變教學觀念
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實驗課通常附屬于理論課,這首先體現在實驗內容的安排上。一門專業課開設多少個實驗,具體選擇開設哪些實驗,主要依據的是實驗室設備條件的現狀,而并不真正取決于課程本身的需要。因某一實驗儀器故障或缺損后停開該實驗或改開其它實驗的現象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實驗內容與要求的隨意性,不利于實驗教學質量的保證和提高。其次體現在實驗成績在課程總評成績中所占的比例上。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實驗成績通常不作單獨考核,一般只是根據學生平時的實驗態度和實驗報告質量來評定實驗成績。因此在課程總評時,許多實驗課的成績是作為平時成績計入總分的,在總評考核時常不超過30%,有的甚至不足20%,這種評分方式造成理論課和實驗課教學關系的扭曲。造成教師不重視實驗課教學,學生不重視實驗課學習,最終造成學生能力素質的下降。
如何注重實驗教學呢?筆者認為,首先必須提高實驗教學的地位,改變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舊的思想認識。要適當增加對實驗室建設的資金投入,同時應根據課程性質,提高實驗教學在課程總評中的考核比例。以徹底改變實驗教學在整個課程教學中的附屬地位,以提高實驗教學的地位。
二、改革實驗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長期以來,在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大部分準備工作都由老師完成,學生只是被動地按部就班依照指導書而進行。這樣不僅實驗收效甚微,實際動手能力也未能得到培養和訓練。因此,首先應積極改變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
在實驗課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數字化、網絡化及多媒體信息技術,正在逐漸地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和教育方式。在實驗教學中,采用電視、幻燈、電影等視聽手段作為輔助的教學方法,具有獨特的優越性。比如,利用多媒體教學,對學生實驗進行講解,使學生在未作實驗的前提下,對本次的實驗已經胸有成竹。
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也可以通過模擬實驗教學手段補充實際操作難以完成的實驗教學內容,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目的。食品檢驗實驗模擬通過計算機模擬真實的實驗操作,使學生能快速地掌握如何操作檢驗單元過程,熟練地測定、整理實驗數據,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食品檢驗理論課程的學習興趣。
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在實驗教學中逐漸增加多媒體技術的配合運用,以強化實驗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能力。
三、創造實驗條件,培養學生獨立操作能力
為了使學生能全面地掌握實驗過程,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術,在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更好的條件,讓他們參與實驗操作和管理,為畢業后很好地適應工作,在工作中獨當一面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讓學生積極參與準備實驗
以前多數實驗的準備工作,如儀器的準備工作、試劑的配制等,都是由教師和實驗員來完成的,學生只需利用現成的儀器設備和藥品完成規定的操作步驟,得出相應的實驗結果。問題是學生參加工作以后,一切實驗的準備工作都需要自己來完成,因此,教師必須創造更多的機會,加強學生在實驗準備方面的訓練,如實驗儀器及藥品的準備、實驗所需溶液的配制等。放手讓學生親自動手參加實驗的各種準備工作(包括試驗材料的準備、試劑配制等)和實驗方案的設計,這樣不僅可增加學生的興趣,還可極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組建興趣小組,搞好第二課堂
由于實驗室條件和教學時間的限制不可能使所有學生都有充足的設備和時間進行實驗操作。因此,成立興趣小組可以彌補部分學生的實驗不足之處,增強操作的熟練程度。
(三)開放實驗室,培養精品學生
對于部分基礎好、專業扎實的學生而言,開放實驗室,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外實驗設計或自制實驗用具。這樣既培養了學生實驗設計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獨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改進實驗考核方法,檢驗學生掌握程度
傳統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實驗成績的考核主要是依據學生平時的實驗報告。這樣得出的實驗成績實際上不能充分反應學生的實驗水平,特別是實際操作能力的高低,易導致學生消極對待實驗操作過程,甚至出現抄襲實驗報告的現象。因此必須對實驗成績的考核與成績評定方法進行改革。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要強化教師對學生平時實驗成績的全面評定;二是在期末要進行實驗操作的現場考核。
平時成績可由學生的實驗紀律、規范化操作情況、學生的實驗報告質量及預習效果抽查情況等幾個方面決定,期末考核可讓學生課程學習結束后,在規定時間與實驗場地內完成。學生按抽簽方式抽取考題,根據所抽題目的內容到指定實驗臺監考老師處,準備幾分鐘后進行操作,監考教師可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就某些環節提出相關的問題,并根據考生的操作情況和回答問題情況評定成績。這種考核方法能夠比較客觀地反映學生的實驗水平與能力,并有利于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提高學生實驗能力。
參考文獻:
[1]姚淑琴、趙曉梅,搞好實驗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J].遼寧師專學報,2002(6):37-38.
[2]葉蔚云等,改革實驗教學提高教學效果[J].西北醫學教育,20O4(2):
61-62.
[3]王鴻娟,加大實驗教學力度 培養中專學生動手能力[J].科學時代·綜合版,2007(12):62-64.
作者簡介:
王雅利(1976-),女,漢族,河北廊坊人,講師,主要從事食品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