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田劍威
“印尼沒有感覺到來自中國的直接威脅······印尼和中國已經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最近,印尼國防部長朱沃諾·蘇達索諾解釋了印中開展軍事交流的原因。馬來西亞《吉隆坡安全評論》16日報道稱,作為一個新崛起的區域強國,印尼正成為中國和美國拉攏的對象,而中國顯然已經得到印尼的“芳心”。
印尼飛行員來華受訓
在接受《吉隆坡安全評論》采訪時,印尼國防部長蘇達索諾表示,中國發展航母只是要把海軍軍力投射在靠近其防衛圈的地方,并尋求在東北亞安全方面扮演更大的角色,因此不會威脅到印尼安全。蘇達索諾說,“他們有能力發展航母,但我認為他們現在面對著內部安全問題。而且,我認為中國要獲得藍水海軍能力,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此外他還透露,印中兩國正探討由中國提供技術援助,在印尼建造護衛艦和支援艦的課題,兩國還將合作研發中近程導彈,為印尼戰斗機提供更為廉價的武器選擇。
《吉隆坡安全評論》分析稱,由于印尼和中國沒有領海糾紛,也沒有直接利益沖突,使印尼對西方鼓吹的“中國威脅論”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兩國于2005年4月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同年7月,印尼總統蘇西洛訪問中國,簽署國防合作備忘錄,印尼從中國采購總值1100萬美元的C-802反艦導彈,這是自上世紀60年代后印尼首次采購中國武器。2008年10月27日,印尼空軍的4名飛行員來到中國空軍模擬訓練中心受訓一周,學習空對空和空對地作戰。《吉隆坡安全評論》援引印尼軍方的話說,印尼空軍選擇去中國訓練的原因是兩國均操作俄制蘇-30戰斗機,且中國的模擬訓練裝備比俄羅斯還先進。
印尼對美國人充滿不信任
在中印進行軍事合作的同時,美國也在加緊提升與印尼的軍事關系,但印尼分別以“戰略伙伴”和“綜合伙伴”兩種概念來區別印中與印美關系,反映出印尼的真實態度。
上世紀90年代,美國國務院指責印尼武裝部隊侵犯東帝汶人權,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對印尼實施武器禁運,導致印尼大部分主戰裝備癱瘓,最嚴重的時候,印尼空軍2/3的作戰飛機無法起飛。
直到2006年,害怕中國影響力超過自己的美國才終于放下身段,向印尼提供4710萬美元,幫助其在馬六甲海峽的印尼一側部署5部沿海監視雷達,此后又廉價幫助印尼在望加錫海峽及西里伯斯島再安裝7部同類雷達。此外,美國海岸警衛隊還向印尼水警轉讓了30艘巡邏艇。
但這一切都無法抹掉印尼國民軍對美國制裁的記憶,印尼軍政界對美國現在推動的武器買賣充滿不信任感。
馬來西亞很著急
中印軍事合作關系引起某些東南亞國家的不安。《吉隆坡安全評論》聲稱,中國對印尼的軍事幫助,有可能使后者對馬來西亞構成牽制。
馬來西亞迄今仍占據著中國南沙5座島礁,而 印尼與馬來西亞在蘇拉威西海域也存在領海糾紛。印尼海軍發言人指出,自今年開始,馬來西亞海軍及水警行動部隊,已經9次闖入印尼海域,兩國海軍差點擦槍走火。印尼《雅加達環球報》5月29日曾報道稱,馬來西亞海軍一艘快速攻擊炮艇“鯊魚”號在5月25號闖入了印尼安巴拉海域的12海里領海范圍內,印尼海軍形容這次的事件是“最壞的一次”。《吉隆坡安全評論》將印尼防長關于中國的表態與印尼、馬來西亞的糾紛聯系起來,認為中國幫助印尼以換取在南海問題上的支持。不過,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對外軍事合作從來不針對第三國,所有軍售合同均向聯合國備案,馬來西亞媒體明顯是想多了。▲
環球時報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