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爽
指導學生快速、準確地破解題意,全面解讀試題信息,進而理清解題思路,準確答題,既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關鍵,也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需要。為此,教師要指導學生“四個學會”。
一、學會從圖像中提取信息
地理圖像信息包括地圖、原理示意圖、統計圖、聯系圖、景觀圖等圖像提供的各類信息,在解答問題時,一定要抓住核心,進而把圖像材料中蘊含的信息全部提取出來,各個擊破。
例題1:分析內蒙古某旗近50年來荒漠化與經濟的相關數據曲線圖,說明在我國西北地區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實現社會、經濟以及環境協調發展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該題核心點是圖中的1970年,該年是我國荒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控制的轉折點,所采取的措施就是后面三幅圖中反映出的經濟因素變化。“人口結構變化”圖可得出“大力發展第二、第三產業,加快農業人口向非農業人口的轉變”,“大農業結構與產值變化”圖可得出“調整大農業結構,退耕還林、還草”, “糧食播種面積產量變化”圖可得出“壓縮耕地面積,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如此破題之后,組織答案也就輕而易舉。

二、學會從圖表中解讀信息
試題中地理信息的載體各不相同,有的蘊藏在題干文字中,有的蘊藏在各種地理圖形中,有的蘊藏在各種統計圖表的數字中。解答該類試題時要學會從圖表中挖掘信息,一一對應,針對性作答。
例題2:世界和我國的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趨向性。
(1)分析表1,從地形類型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地區。
(2)分析表2,人口占世界總人口比例最小的緯度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表3,歸納我國地形的主要特點。
(4)分析表4,歸納我國人口水平分布的規律。

解答本組題目可針對表格中的信息進行分析、加工得出。表1主要反映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世界人口分布的比例是不同的,世界56.5%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0~200米海拔地區,從地形類型看,屬于平原地區。表2主要反映在不同的緯度,世界人口的分布比例也不同。在40°S~90°S人口分布比例最小,原因之一是和海陸分布有關,該位置海洋面積大、陸地面積少;二是要考慮到該區域包括南極大陸,由于緯度高,氣候條件惡劣,南極大陸至今無人定居。表3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是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人口分布的比例不同;二是我國不同的地形類型所占的比例不同。表4主要反映距離海洋的遠近不同,我國人口的分布密度也不同。
三、學會從文字材料中剖析信息
文字信息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應充分解讀文字信息,從文字中讀出顯性信息以及隱性信息,學會思考,從而提高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例題3:云貴高原位于我國西南地區,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勢高差大,地貌形態奇特,盆地(壩子)面積小,水熱及煤、鐵和有色金屬資源豐富,民族多、分布廣。分析云貴高原經濟發展的優、劣勢條件及其對策。
解答該類題型,可以從題目文字敘述中逐一解讀,由此及彼、破解題意。根據解讀出的信息,分析其利弊,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可以為該區發展提出對策(見表5)。

四、學會在對比中捕捉信息
許多試題設問新穎,考查學生應變能力。面對同樣的一幅圖,要按照不同的要求,靈活捕捉信息、破解題意、理出答題思路。
例題4:讀“世界能源消費構成圖”、“我國能源消費構成圖”,回答問題。

(1)山西煤炭基地的建設有哪些有利條件?
(2)山西煤炭基地的發展存在什么潛在問題?
(3)分析我國實施西氣東輸工程的意義?
(4)分析我國大力開發水電的意義?
解答該題,據“世界能源消費構成圖”可知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構成中所占比例高、消費市場大,因此山西煤炭基地的建設會受到重視,這正是山西煤炭基地建設的有利條件。但和世界能源消費構成相比,我國煤炭資源在能源消費構成中所占比例太大,隨著科技的發展和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煤炭作為能源的地位將會下降,這也正是山西煤炭基地發展中的潛在問題。天然氣作為能源具有清潔、燃燒效率高、使用方便等優點,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天然氣占有一定的比重,而我國天然氣資源雖然儲量豐富,但是在能源消費結構中所占比重太小,因此我國要實施西氣東輸工程。水電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我國的水能資源蘊藏量雖然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能源消費結構中占的比重卻很小,因此大力開發水電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