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 白
編者按:2007年10月,黨的十七大號召全黨全國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為實現這一偉大目標,胡錦濤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要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健全社會信用體系”。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在多個文件中對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提出了要求,強調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這清楚地表明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已成為新時期實現我們黨和國家奮斗目標,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和基礎工程。在近期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召開的中國管理科學大會上,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主任趙風梧的發言論述了加強企業信用建設,建立行業信用體系的若干問題。本刊記者以訪談的形式將趙鳳梧主任的發言刊出,以饗讀者。
記者:我們知道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市場經濟秩序中也還存在著一些十分嚴重的問題。信用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轉型期關系企業利益、民眾利益、國家利益最突出的問題。因此,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是當前及令后一段時期從根本上治理信用缺失,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工作。請您先闡述一下什么是信用體系?
趙鳳梧:什么是社會信用體系呢?政府的有關文件有權威規范的解釋,200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指出,“社會信用體系是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作為一項制度安排,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從運行機制看有兩個基本要求:一是要為所有進入市場的主體,包括企業和個人都要建立信用記錄。二是市場主體的信用記錄可以便捷地為全社會共享。加快形成以道德為支撐、產權為基礎、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正是通過建立完善信用記錄和傳播機制,在建設現代市場體系,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中,把道德的力量、行政的力量、司法的力量,與市場的力量結合起來,以有效地解決各類社會信用活動中的信用信息不對稱,懲戒失信,褒揚守信,達到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目的。
記者:在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中,我國企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可以講,我國企業的發展,一直是伴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市場體系的發展成長壯大的。在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時期。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事業的發展,應當說對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新的內涵。請問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對企業的發展有什么作用和意義呢?
趙鳳梧:我認為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特別是企業信用的建設和加強,對企業發展的作用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在社會信用體系制度下,信用開始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通行證。隨著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事業的推進,信用已是企業道德規范的體現,只有守信才會真正給企業帶來利益并與日俱增,失信就會面臨利益損失甚至被清出市場的懲罰。建立信用已成為每一個依法經營的企業立身、發展的必由之路,信用開始真正成為企業在市場經濟運行中帶有剛性的通行證。
第二,在社會信用體系制度下,信用開始真正成為企業發展中最為寶貴的資源。實踐證明開展信用交易將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巨大作用。因為,企業開展信用交易,這里的“信用”從根本上來講可以說是“智力的財富”,是“新的生產力”,是“革新的融資工具”,是“可以預支未來收入用于今天購買、消費的期票”,企業在實施科學管理的基礎上,適度投放信用、擴張信用必然會拉動企業的發展。可以說信用同資金、技術、人才一樣,對企業都已成為發展經濟創造財富的資源。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企業要發展一定要建立信用并學會善于經營信用,充分發揮信用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
第三,在社會信用體系制度下,信用管理開始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保障。國際國內企業成功實施信用管理的實踐告訴我們,企業開展信用交易的優點是不言而喻的。信用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可以為企業在已有資本之外提供額外的資金、商品和服務,大大促進商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使企業憑借信用創造更多的財富。但問題是如何做到合理地使用信用。解決好在信用交易中如何規避風險,化解風險,如何在有風險的情況下安全運作。隨著我國信用經濟的成長。及我國經濟快速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信用交易中大量呆壞帳的出現,及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帶來的嚴重影響,清楚地說明實施信用交易一定要加強信用管理。加強信用風險管理已成為企業在新時期發展的重要保障。
記者:目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已在全國范圍進入推進實施階段。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包括建立企業信用、個人信用、行業信用、政府信用等,是覆蓋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的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參與經濟社會活動的企業、個人、社團、政府等各類主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需要在黨和政府統一領導下。由全社會共同參與,從多方面多層次開展工作。在您的發言中提到,充分發揮行業社團的作用加快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在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請您談談發揮行業社團的作用,加快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的一些具體看法和意見。
趙鳳梧:建立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只有將政府和公共部門的信用管理與服務體系,信用服務機構的經營服務信用體系,企業、個人自主建立的信用體系,行業社團建立的同業信用體系有效地結合起來,才會形成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運行機制,才會真正使企業、個人信用信息征集體系在維護市場秩序,發展信用經濟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此,可以說建立行業信用體系不僅是構建企業和個人信用信息征集體系最重要的組成之一,也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此,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行業信用建設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企業和個人自律,形成有效的市場約束,具有重要作用。”我認為發揮行業社團作用,建立行業信用體系,不僅在于建立行業信用體系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在于建立行業信用體系也是新時期行業社團服務企業的重要內容。同時。大力加強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也是發揮社團職能作用,在新時期提升社團地位和作用的重要途徑。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社團,作為行業市場主體自愿依法建立的社團組織,最根本的任務是做好為會員企業的服務。只有真正能夠代表維護會員企業利益,通過服務促進企業和行業健康發展的社團才會有生命力,才會有生存的條件和價值。當前,隨著我國步入信用經濟時代,加強企業信用建設,已成為企業在新時期實現新發展的關鍵所在。行業社團通過推進建立行業信用體系,促進企業信用建設不僅符合黨中央、國務院加快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總體要求,而且正是代表反映了企業在新時期的根本利益。可以講,加快建立行業信用體系,既是新時期行業社團服務企業的重要內容,也是行業社團在新時期的使命所在。
目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一些社會團體在政府主管部門指導下,在相關專業機構提供的理論、專業、技術支持下,在推進行業信用建設中,積極組織開展了企業誠信評價。實踐證明,科學規范地實施企業誠信評價,確是促進企業信用建設,加快建立行業信用體系的一個好辦法,并對企業和行業的發展發揮出越來越顯著的積極作用。同時,通過組織開展誠信評價,推進行業信用建設,也大大增強了社團組織在會員中的凝聚力、權威性,提升了社團組織在行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擴大了行業及社團組織的社會影響力。
記者:充分發揮社團作用,加強信用管理,加快行業信用體系建設,需要從哪些地方著手,做哪些具體工作呢?
趙鳳梧:首先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建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偉大創舉。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中最為顯著的特征。新舊兩種體制的轉換和交替,使我國正處于一個社會轉型期,也使我國的社團建設迎來了最好的歷史發展期。伴隨著體制改革深入,經濟社會發展,政府職能轉變,在我國的社會結構中社會團體的地位和作用正在迅速上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200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發揮商會、協會的作用,促進行業信用建設和行業守信自律。”加強信用管理,建設行業信用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搞好這項工作一定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實踐科學發展觀。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加強信用管理,加快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堅持第一要義是發展,一定要始終把實現企業和行業的發展作為出發點、立足點;堅持核心是以人為本,一定要在推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中始終要以增強誠信意識為本,提高人員素質為本,培養信用管理專業人才為本;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定要按照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總體要求,促進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互協調,實現持續發展;堅持統籌兼顧,一定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中的各關聯方,統籌整體與個體、行業與社會、當前與長遠,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快行業信用體系建設。
其次大力推進會員企業信用建設,夯實行業信用建設根基。主要是做好四項工作。第一,深入開展誠信教育,弘揚誠實守信的行業風尚。第二,引導企業充分運用資源,探索開展信用交易。第三,推進企業信用制度建設,加強信用風險管理。第四,積極促進職業教育,大力培養信用管理專業人才。
再次,按照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總體要求,整體推進行業信用建設。主要是做好兩項工作。
第一。建立行業信用建設制度,逐步完善行業信用體系。以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產品質量為重點,加快建立會員單位的信用記錄;依法依規做好會員單位信用信息的采集、更新、整理、披露和使用,逐步建立完善行業信用信息征集體系;制定行業信用標準和行規行約,開展會員誠信評價,實行業內信用分類管理和個性化的信用管理服務;建立行業信息共享平臺,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制度,形成提升守信社會公信力和失信社會聯合懲戒的機制;結合行業特點開展信用管理教育培訓、咨詢服務,促進行業信用制度建設,增強行業信用風險防范能力,實現行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以會員單位誠信評價為重點,帶動行業信用建設有序推進。開展企業誠信評價,達到企業誠信評價的目的,關鍵是科學界定企業誠信評價的功能定位,科學制定實施評價的辦法。由中國市場學會信用工作委員會成立的企業誠信評價課題組,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認為按照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要求,企業誠信評價的功能定位應當既包括企業在經濟社會活動中遵守諾言,遵法守規,“誠”的情況;也包括企業憑借信用從事經濟活動實踐成約,履約盡責,“信”的情況,以全面反映企業的誠信狀況。因此,企業誠信評價既不同于由政府部門從自身職能出發,進行的側重反映企業遵法守規狀況的信用等級評定;也不同于為企業尋求信貸從事商務活動由專業機構進行的信貸評級和資信評級。因而,企業誠信評價的做法既要體現功能定位的要求,又要有自身的特色。對此,信工委企業誠信評價課題組提出了六個要點:一是企業誠信評價的開展要以相關技術產品為支持,運用相關專業技術產品進行評價。二是企業誠信評價的評價報告要由有資質的專業機構承擔。三是誠信評價的結果只具有達標性,不具有選拔性。四是企業誠信評價的組織應當是行業社團組織。五是企業誠信評價的流程主要由申報、初審、評價、公示、審定這些基本環節組成。六是企業誠信評價的質量保障,實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
記者:只要我們通過多方努力,形成政府、社團、企業、個人等多方共同參與建設的局面,就會真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盡快建立起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在促進我國市場經濟體系建設,促進我國經濟穩定快速持續發展中發揮作用。謝謝您接受我們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