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亦凡
摘要:地下錢莊是一種非法金融機構,主要存在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地下錢莊的存在有其現實的客觀基礎,其獨特的營運方式使其有足夠的生存空間。文章在對中國地下錢莊的概念、性質以及與其他國家的不同進行簡單分析的基礎上,重點闡述了我國地下錢莊存在的經濟學因素。地下錢莊從法律角度來講是一種非法組織,但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其有存在的必然性。地下錢莊是在離額利潤的驅使下,在存在供給和需求的基礎上,在監管不力和比較優勢的條件下而形成的一種產物。
關鍵詞:地下錢莊成因經濟學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4-045-02
中國有地下錢莊,其他發展中國家有地下錢莊,發達國家如美國也有地下錢莊。這種定性的表述時常可以混淆不同問題間的差別,所以最好是給出定量的分析,在條件限制的情形下也至少要給出分類的分析。一個合法金融機構非常發達的市場環境和一個合法金融機構比較落后的市場環境,所對應的地下錢莊的業務特點多有差異。這個差異首先體現在合法金融機構和地下錢莊的經營范圍和客戶群幾乎沒有交集,在合法金融機構發達的市場環境下,地下錢莊的主營業務即是合法金融機構一般拒絕從事的洗錢之類的非法交易,客戶群也大多從事毒品販賣等非法交易。在合法金融機構落后的市場環境下,地下錢莊的主營業務卻是合法金融機構也會從事的普通借貸交易,客戶群則大多從事生產和貿易等合法交易。這個差異在經營規模上也會有顯著的不同。在合法金融機構非常發達的市場環境下,地下錢莊總是以個案形式存在的,金融犯罪的涵義較多,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不會很大,對國家金融政策的擾動不會非常明顯。在合法金融機構比較落后的市場環境下,情形大為不同,地下錢莊宛然形成一股氣候,是作為一種金融現象而存在。金融犯罪的涵義得到淡化,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引人矚目,對國家金融政策形成可感知的擾動。
一、我國地下錢莊的概念及性質
地下錢莊是民間對從事地下非法金融業務的一類組織的俗稱,是地下經濟的一種表現形式。現在的地下錢莊與清朝風行一時的“票號”、“錢莊”有著千絲萬縷的歷史淵源。二者在經營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別,都是由于商品經濟的發達,民間資本的活躍而興起的。道光初年,票號最先由民間商鋪轉化而來,剛開始只是兼營匯兌,后來業務從匯兌擴充為辦理存放款活動,成為全社會最完整形態的金融組織,在調撥資金、為開展埠際貿易服務起了促進商品流通的重要作用。后來由于清政府的大肆借貸,外國銀行的排擠,票號逐漸走向衰落。在新中國成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對商品、資源實行嚴格管制,民間資本缺乏發展空間。改革開放后,國家放開市場搞活商品經濟,社會對資金的需求刺激了民間資本的流動。由于國家有關金融政策的限制,經濟人追求資本利益最大化的原因,使得地下錢莊應運而生。
根據1999年6月30日國務院頒布的《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三條規定:“非法金融機構,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擅自設立從事或者從事吸收存款,發放貸款,融資擔保,外匯買賣等金融業務活動的機構。”因此,地下錢莊屬于非法金融機構。國務院《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中規定:地下錢莊是一類以盈利為目的,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秘密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和洗錢等活動的機構或組織。其實際上就是地下銀行,因為它具有銀行所特有的業務性質,內部的結構簡單,分工明確,職責分明,能夠實現大量資金的周轉,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有組織的、跨地區甚至跨國境從事人民幣和外匯非法交易活動的組織。
二、當前我國地下錢莊的特點
地下錢莊的地區分布,以沿海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為主,如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省。理由是這些地區民營經濟發達,資金流動性強,經濟發展對金融保持著旺盛的需求;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普遍持有一定程度的“排斥”態度;民間確實有大量的游資找不到好的投資渠道,于是地下金融活動猖獗。不過最近幾年,我國的地下錢莊的地區分布明顯有所擴展,呈現出點多面廣的特點,其觸角已經由東南沿海延伸至內陸地區,比如山西、河南、湖南、江西、新疆等地均發現了不同類型的地下錢莊。
地下錢莊的表現形式有本幣型、外匯型和綜合型三種。本幣型地下錢莊主要從事吸收公眾存款、借貸拆借、高剎轉貸以及典當、私募基金等非法金融活動,經營幣種為人民幣。該類型地下錢莊在全國大多數省份均有出現,尤其以民營企業發展迅速的浙江、江蘇等省表現突出。外匯型地下錢莊主要從事買賣外匯、跨境匯款非法金融活動及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經營幣種為外匯和人民幣(用于換匯),主要分布在外向型經濟發達、外資企業眾多或者華僑比較集中的沿海地區及邊境地區,如廣東、福建、山東、黑龍江等地。綜合型地下錢莊既從事吸收公眾存款、發放高利貸等人民幣業務,也從事外匯買賣、洗錢等活動。
地下錢莊的組織模式有家族型、殼公司型和網絡型三種。家族型地下錢莊以個體戶為多,經營點大都設在家中或商業區,以開設一個小店為掩護,家庭成員全職或兼職從事非法匯兌活動。在境外的合作伙伴也多數是該家族的直系親屬。殼公司型地下錢莊往往以咨詢公司、五金交電公司等名義為掩護,租房辦公,靠一部電話、一部傳真機從事交易。網絡型地下錢莊往往以一、兩個資金雄厚、“信譽好”的地下錢莊為主體,拖帶若干個小型的地下錢莊作為衛星錢莊,形成網絡化經營。
地下錢莊的運作方式獨特,絕大多數地下錢莊都利用合法金融機構的結算網絡進行非法交易。地下錢莊與客戶間的交易,一般只要通過電話或傳真聯系,客戶只要按約定將人民幣或外匯款繳至地下錢莊銀行賬戶即可辦理,有的地下錢莊還為客戶先墊款后收賬。如境內款項劃轉主要通過銀行辦理,即需要人民幣或外匯的客方只要經介紹人電話或傳真與地下錢莊談妥交易后,將外匯或人民幣存人地下錢莊以他人名義開立的銀行“本外幣一本通”儲蓄賬戶,地下錢莊核實收款后,便立即按照商定好的價格將人民幣或外匯資金劃轉到客方銀行“一本通”儲蓄賬戶,迅速完成外匯非法交易活動。
三、我國地下錢莊成因的經濟學分析
地下錢莊的產生與發展有其社會原因和經濟基礎。由于國家的金融監管體制和社會經濟的二元性,地下錢莊的存在和發展已經成為發展中國家的一種普遍現象,我國也不例外。由于金融管制中的疏漏,社會上往往形成有組織的銀行體系與無組織的地下金融相互并存的現象。下面就從經濟學角度對我國地下錢莊存在的原因進行分析。
1、追求高額利潤是產生地下錢莊的直接原因。追求利潤是經濟學中經濟人的基本特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人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潤的極大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形象的指出:“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
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地下錢莊的經營伴隨著高額利潤的存在,本幣型地下錢莊表面上以高于銀行利率的方式集聚資金,但程序簡單,運作速度快,操作人員少,管理成本低。雖然以高于銀行的利率進行資金輸出,但由于一些企業主或個人資金需求的短、頻、快的特點,或由于缺乏貸款條件,為了資金周轉或業務經營的需要,接受了地下錢莊的高利率貸款,致使處于存貸中間的地下錢莊,擁有了經營資金業務的高額利潤。外幣型地下錢莊的利潤來源則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賺取外匯利差。二是手續費收入。到地下錢莊換匯,手續費一般是1.5‰-2‰。
2、大量閑置民間資本和部分企業、個人資金需求的存在,是地下錢莊能夠生存并發展的客觀基礎。需求與供給是經濟學理論的基礎,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問題的關鍵。需求和供給是構成市場的兩個基本要素,供給是指在市場上生產者能得到的每一價格他們愿意出售的數量,需求指按照消費者必須支付的每單位不同的價格,他們愿意購買的數量。在市場中,只要有需求,同時有供給,交易就會完成。當然,在市場上一種產品的供需數量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需求受到產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收入、相關替代產品的價格、消費者的愛好、廣告費用、消費者對未來價格變化的期望等的影響;供給量受到產品的價格、產品的成本、生產者對價格的期望等的影響。隨著經濟發展,國民收入迅速提高,儲蓄雖然能增加財富積累,但商業銀行的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且要征收利息稅,使儲蓄的收益非常低,再投資渠道不暢,資金剩余者對資金投向渠道與資金運用效益缺乏滿足感。地下錢莊以所謂“利率市場化”的誘人條件,使社會閑置資金流入地下錢莊。據有關部門估計,浙江省溫州地區至少有2000億元的民間資金,但當地的投資品種單一或投資管理復雜,對一些資本運作能力較差的大多數人來說,地下錢莊是最簡單、高效、快捷的選擇,這也為地下錢莊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資金條件。一些地區個體、私營經濟的異常活躍,民營企業數量的增長,規模的擴張,資金需求量增多,為地下錢莊的資金輸出提供了動力。民營經濟發展初期,因為自身尚無資金積累,而社會上許多在發展中的個體、私營業主急需資金,但銀行和農村信用社內部信貸管理較為嚴格,貸款程序復雜,額度有限,往往難以滿足需要。通過地下錢莊成了必由的選擇。地下錢莊中的資金不斷加速輸出,同時也為進一步吸儲社會閑散資金提供了動力,資金的吸儲、輸出、再吸儲,形成了地下錢莊資金的循環鏈。
3、金融網點及業務在一定區域的缺位,給地下錢莊的生存和發展留下了空間。市場經濟本身存在著一定缺陷,這就需要國家通過經濟或者政策手段來彌補,如果國家經濟和政策手段沒有及時有效地提出,就會為非法行為留下生存空間。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發展,金融機構分布也不盡完善,金融機構又以國有商業銀行占有較大比重,專業銀行商業化未能完成,造成資金分配未能符合各經濟成分需求的金融分割局面。金融分割局面的產生,以及信用配給的不當勢必造成正規金融機構的資金供給無法滿足社會對資金的需求。存在金融網點的地區,存款利率的降低及利息稅的開征,貸款服務意識的淡薄,手續的繁瑣,效率的低下等事實。造成難以滿足個體、私營經濟短、頻、快的資金需求。特別是近年來我國民營經濟發展迅速,而正規金融機構在一定地區的鎮、村的金融網點缺位,許多民營經濟的資金需求者求助于地下錢莊便是必由之路,給地下錢莊的生存和發展留下了空間。
4、比較優勢和獨特的運營特點使地下錢莊運作成本低,收益高。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國際貿易的基礎是生產技術的相對差別(而非絕對差別),以及由此產生的相對成本的差別。每個國家都應根據“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的原則,集中生產并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進口其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比較優勢貿易理論在更普遍的基礎上解釋了貿易產生的基礎和貿易利得。與國有金融機構相比,地下錢莊的比較優勢在于兩點:一是具有收集客戶信息的積極性。地下錢莊要依靠客戶吃飯,必然主動尋找客戶。二是搜尋信息的費用比較低。地下錢莊由于非法性質,交易無法大范圍的擴展,這正好減少了其獲得客戶信息的成本。由于交易半徑小,他們對于客戶的了解程度可以具體到客戶家住何處,有幾口人,各有何愛好。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張軍研究員說:“溫州地下錢莊的勢力范圍一般是在兩公里之內,這樣對前來貸款的人的情況很熟悉,能夠控制好風險。”地下錢莊采取了一些明顯區別于金融機構的經營方式,為其吸引了不少“客戶”。如地下錢莊融資成本低,利率機制靈活,可以隨時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利率;地下錢莊服務周到,手續簡單,營業時間長,群眾存款、取款方便快捷等。
5、難打擊與打擊難是地下錢莊不能得到根本遏制的重要原因。一是難打擊。我國現有法律法規對地下錢莊并未作任何法律上的規定,對其從事的一些非法活動也未具體規定或者雖然有規定但可操作性不強,導致公安機關對此類行為難以打擊。二是打擊難。地下錢莊人員少,交易手續簡單,而且往往跨地區、跨國境動作,有的內外勾結,執法機關很難掌握其違法犯罪的有力證據。近年來,一些地下錢莊非法交易向更加隱蔽的方向發展,如減少銀行轉賬,進行現金交易,使用虛假的或者借用不相關人員的身份證件開立銀行賬戶,并頻繁更換等,使打擊難度進一步加大。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