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芳
摘要:鋼結構住宅是未來我國住宅產業化的發展方向,因其使用材料和結構形式的特點,鋼結構住宅是綠色、環保的住宅形式,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應該大力推廣運用此技術。
關鍵詞:鋼結構住宅綠色環保
中圖分類號:F29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9)04-065-02
一、我國鋼結構住宅的發展概況
從建國初期到B0年代初,我國鋼產量少,鋼材緊缺,建筑鋼結構應用范圍很小。國家對建筑鋼材的應用加以限制,所以建筑鋼結構用鋼量占全國鋼材總產量的比重極低。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綜合國力大為增強,鋼材產量和質量大幅度提高,我國用鋼政策由限制用鋼轉變為合理用鋼以至積極用鋼,鋼結構建筑也從工業建筑拓展到民用建筑。我國鋼結構住宅起步較晚,大規模研究開發、設計制造、施工安裝鋼結構住宅還是近兩三年才發展起來的。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高層建筑的增多,我國鋼結構發展十分迅速。鋼結構住宅作為一種綠色環保建筑,已被建設部定為推廣項目,特別是在我國大中城市中,由于人多,土地資源少,應較大范圍內推廣。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開展低層、多層和高層鋼結構住宅試點工程,已經建成30多萬平方米,這些都說明了鋼結構住宅前景廣闊。
二、鋼結構住宅的優勢
鋼結構住宅與傳統結構住宅相比,在使用功能、設計、施工以及環保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1、能夠合理布置功能分區。鋼結構住宅利用鋼材強度高的特點,采用大開問柱網布置,可以利用非承重墻體靈活分隔室內空間,使室內布置呈多樣化,住宅平面分隔十分靈活,為建筑師提供了多種設計方案的選擇,也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同時,利用鋼結構連接簡單的特點,在垂直平面內比傳統結構更容易做成錯層、躍層結構。由于鋼結構住宅的構件截面尺寸小,可以增加使用面積。
2、抗震性能優越。由于輕鋼結構住宅自重輕,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做樁基,可減少地基處理的費用,且抗震性能好。鋼結構屬于柔性結構、自重輕。因而能有效地降低地震響應及災害影響程度,有利于抗震。我國是一個多地震區國家,在地震區建筑中應推廣應用鋼結構住宅,可以大大減少地震災害和人員傷亡。
3、符合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鋼結構配件制作工業預制化和機械化程度高,商品化程度高,減少了施工現場的加工量,現場主要為干作業,能減少施工用水、噪聲、垃圾污染,施工速度快,施工周期可大大縮短。多層鋼住宅采用的復合墻體,主要是冷彎薄壁型鋼龍骨、保溫棉、石膏板等材料,可以取代目前我國尚在大量使用的實心粘土磚,減少因燒磚而毀壞的耕地。而且鋼結構住宅具有循環利用性。鋼結構在超出正常使用期限后的處理過程,無論是鋼材還是與之相配套的建筑物品,都具有可重復利用性和可降解性,適應現代環保要求。
三、鋼結構住宅設計的結構體系爰主要構件
1、結構體系。應用于多層鋼結構住宅的體系可分為:冷彎薄壁型鋼體系、純鋼框架體系、框架一支撐體系、鋼框架一混凝土剪力墻體系、周圍抗側力體系等。
(I)冷彎薄壁型鋼體系。構件采用薄鋼板冷彎成c形、z形構件,可單獨使用,也可組合使用,桿件間連接采用自攻螺絲。這種體系節點剛性不易保證,抗側能力較差,一般只用于1-2層住宅或別墅。
(2)純鋼框架體系。目前,這種體系在多層鋼結構住宅中應用最廣,純框架體系常用于4-8層住宅。縱橫向都設成鋼框架,門窗設置靈活,可提供較大的開間,便于用戶二次設計,滿足各種生活需求。鋼框架考慮樓蓋的組合作用,運用在低多層住宅,一般都能滿足抗側要求。它主要由寬翼緣的H型或箱形柱和工字型梁組成,亦可采用熱軋H型鋼。這種體系具有較為靈活的空間布局,但側向剛度較弱。純框架體系多采用雙向剛接,這樣可以加大結構自身的側移剛度,減少抗側移構件內力,加強耗能機制提高建筑物的延性,但節點形式較為復雜。
(3)框架一支撐體系。該體系主要由焊接工字型梁柱組成,多數情況下,這種體系為橫向承重,梁柱節點在橫向上為剛接,縱向為鉸接。因此,結構在縱向相當于排架,抗側移剛度很低,需設置側向支撐抵抗水平荷載,限制結構的水平變形。支撐可用槽鋼、角鋼或圓鋼桿,具體形式可結合建筑立面或門窗洞口需要采用中斜桿x型、K型或偏心支撐。在大地震作用下,保證支撐不發生受壓屈曲,而讓耗能梁段屈服消耗能量。在風載或地震作用較大區域,為提高體系的抗側剛度,增加軸交支撐或偏交支撐效果很好。
(4)框架一混凝土剪力墻體系。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部分或全部代替鋼支撐,就形成了框架—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筒)體系。它適用于小高層住宅,一般將樓梯或電梯間設計成鋼筋混凝土墻(筒),這樣既有效地加強了建筑物的側向剛度,又解決了樓梯間的防火問題。
(5)周圍抗側力體系。這種體系在歐美國家的商業和民用建筑十分流行。它的特點是剛架柱的強軸與其相交的建筑軸線垂直,形成外筒,抵抗水平荷載,將之傳遞到基礎。它適用于建筑外型接近于正方形的結構,可以將這種思路應用到框架一支撐體系中。把縱向的支撐去掉,將原有位置的剛架柱扭轉90°,梁柱由鉸接變為剛接。這樣,剛架柱同時起到抗風柱與豎向支撐的作用。
2、主要構件。鋼結構住宅是以鋼結構作為承重骨架,以輕質體材料作為內外墻,功能配套的水暖電衛設備和部品優化集成的節能、環保型鋼結構住宅,可采用工業化生產方式,易于實現產業化,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
(1)梁、柱。鋼結構住宅結構一般設計為強柱弱梁形式,梁柱均取等截面形式。梁主要選用高頻焊接和熱軋H鋼,它是工字鋼的升級換代產品具有抗彎性能好,翼緣寬,側向剛度大,翼緣表面相互平行,構造方便等優點。我國目前采用的H鋼梁大多為Q235和Q345鋼,翼緣寬度為60-180mm,截面高度為100~800ram。鋼結構住宅一般為大開間,框架柱在兩個方向都承受較大的彎矩,同時應該考慮強柱弱梁的要求,目前廣泛使用焊接H型鋼或I字熱軋鋼截面。對于軸壓比較大、雙向彎矩接近、粱截面較高的框架柱,采用雙軸等強的鋼管柱或方鋼管混凝土柱。方鋼管混凝土柱不僅截面受力合理,同時可以提高框架的側向剛度,防火性能好。而且結構破壞時柱體不會迅速屈曲破壞。
(2)樓板。樓板結構的選擇至關重要,它除了將豎向荷載直接分配給墻柱外,更主要的作用是保證與抗側力結構的空間協調作用。所以,樓板必須有足夠的承載力、剛度。并且與鋼框架實現可靠連接,確保結構體系的整體剛度和穩定性。另外從抗震角度來看,還應采用相應的技術和構造措施減輕樓板自重。同時樓板還要應該滿足住宅功能的要求,如防顫動、隔音、隔熱等。我國鋼結構住宅的樓板,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體系的傳統做法。常用的樓蓋結構有:壓型鋼板一現澆混凝土組合樓板,現澆鋼筋混凝土板以及鋼一混凝土疊合板而以第一種最為常用。
(3)支撐體系。支撐分軸交支撐和近年發展起來的偏交支撐兩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