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欽志
[摘 要] 本文根據筆者多年在高職高專院校從事實踐性教學的切身體驗,從商業角度分析高職校內實訓基地運作成本較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較低的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關鍵詞] 高職校內 實訓基地 運作成本 問題 改革
一、引言
當今,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教學單位不僅要取得社會效益,而且要取得經濟效益。辦學資源的配置,要充分考慮實用性、先進性、科學性以及經濟效益性。高職院校為切實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實訓基地比較龐大,是一個潛在的節約場所,在其日常的運作過程中無時無刻不在和資源、經濟效益打交道。往往由于規章制度不夠嚴謹,組織措施不得力,加上人的節約觀念不強乃至不負責任,使大量的資金白白浪費,致使有限的資源發揮不出應有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高職校內實訓基地運作成本節約化存在的問題
1.實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存在浪費現象。(1)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且缺乏“雙師型”人才。實訓基地實踐教師隊伍中年齡、學歷和知識結構都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學歷則多數偏低,層次參差不齊,多數缺乏必備的實踐技能和基本知識,且“雙師型”人才少。(2)實訓基地的實踐教師隊伍缺乏凝聚力、穩定性。實踐性教學仍然作為理論教學的輔助和補充,這樣就形成了事實上的實驗、實習教學要求低,從事實驗、實習教學低人一等的觀念和環境,限制了實踐性教學功能的實現,影響了實踐教師隊伍作用的發揮。也導致實訓基地的整體水平低,隊伍不穩定,也缺乏凝聚力。
2.實訓基地建設和組織管理存在的非節約問題。(1)實訓基地建設滯后,項目建設缺乏整體規劃,購置設備可行性論證不夠充分和嚴格。實訓基地建設投資的力度不夠,且缺乏長遠的發展眼觀,多數建設都只限于動作技能的舊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項目建設、設備的添置等沒有充分考慮主觀因素和客觀條件,某些項目、設備的配置不夠科學性,甚至有重復投資、重復購置的現象,致使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應有效益,甚至造成積壓浪費。(2)對實踐教師的管理制度不合理。目前上班制度大多數仍然是,從事理論教學的教師不坐班,從事實踐教學的教師一律坐班,而且從事實踐性教學的學歷、職稱較低,學歷較高的比如碩士研究生剛畢業就可以從事理論教學,學歷稍低的比如本科畢業盡管經驗豐富也只能從事實踐性教學。(3)嚴重忽視實訓基地內部技術力量的挖掘。從目前狀況來看,院系兩級還缺乏對實訓基地現有實踐教師的培訓和學習進修,實踐教師參加學術交流的機會少,技術儲備和人員素質得不到及時充實和提高,現有的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不到有效的發揮。
3.實驗、實習、培訓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存在非節約現象。(1)實驗、實習過程的不節約。實驗實習過程中,教師的不夠負責任和學生的漫不經心使儀器設備的損壞率高,學生的大手大腳使耗材量、用電量等倍增,這不僅浪費資源,也使學生養成不節約的壞習慣。(2)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安排和做法不盡合理而造成浪費。現在國家大力提倡進行職業資格鑒定,這是基于職業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動。它是由考試考核機構對勞動者從事某種職業所應掌握的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做出客觀的測量和評價。實訓基地在學生職業技能考核方面,往往是在進行考核之前,讓學生按工種報名參加培訓班,不管何專業的學生,統一交費,相同時間內培訓同一內容,這種安排和做法顯然是不盡合理的,勢必加重學生的經濟負擔和學習壓力,教學效果也不明顯。
三、高職校內實訓基地改革和發展的思路和措施
1.加強實訓基地師資隊伍的建設,節約工資投入。(1)調動實訓基地實踐教師的積極性,提高實踐性教學效益。制定相關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和創造良好的條件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實踐教師都感覺到自己擔當角色的重要性,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業,樹立職業榮譽感。(2)優化技術隊伍的結構。制定相關政策,一方面補充具有高學歷、高職稱、能力強的人才到實訓基地中來,另一方面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實訓基地現有實踐教師進行業務、學歷等培訓,從時間上和經費上支持他們不斷學習進修,多給他們創造參加學術交流的機會,提高他們的學歷層次和業務素質。使校內實訓基地擁有一支理論扎實、技術精良、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真正成為支撐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社會創新的重要基地。
2.改進實訓基地有關管理、建設方面的弊端,節約投資成本。(1)改革實踐教師“一刀切”的崗位模式。制定相關政策和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變目前把從事理論教學或實踐教學的教師絕對化的狀況。比如新進的年輕教師,尤其是應屆畢業生或經歷、經驗較少的教師,盡管學歷較高,也要先從事兩三年實驗、實習等實踐性的教學后,再將他們選拔到理論教學崗位上,這樣可以增強他們的實踐教學技能,鍛煉和提高理論教學水平,為今后從事理論教學打下基礎。實訓基地人員可按學歷、職稱、經歷等分不同層次,層次較低的采取坐班制,負責實訓基地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管理等工作。層次較高的按各自的專長和實際需要從事實踐性教學指導工作,而且地位、待遇等同于從事理論教學的教師。此外,實訓基地的改革和發展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進行科學的研究,科學研究不僅僅是教授和研究者們的事情,實踐教師長期在實操性一線工作,對實踐性教學的內容、現狀、技術及儀器設備等了如指掌,對實訓基地各方面的改進、更新的研究具有獨特的優勢,是實訓基地改革和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利用實踐教師的特長,與教授、研究者優化組合,形成從理論到實踐,從研究方向把握到具體細節完成俱能的最佳組合,是現代科學研究工作不可缺少的,也是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節約成本的另一個重要方面。(2)建立健全各種激勵機制,增強實踐教師的責任心。要保持實訓基地實踐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發揮其最大潛能,關鍵在于建立健全各種激勵機制,增強他們的責任心。這就要求根據實訓基地實踐教師的特點,建立一套強有力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按“德”、“能”、“勤”、“績”等方面綜合的考核和評估辦法,使教師在日常操作過程中切實負起責任,加強巡視和指導學生,及時消除浪費現象。(3)依據實際需要,長遠、發展、全面規劃,逐步實施校內實訓基地的現代化建設。按專業的需要,本著長遠的發展的觀點,全面規劃實訓基地的建設藍圖,盡量加大力度,逐步推進實訓基地的建設,建立有利于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和綜合解決問題能力的新模式實訓基地。理想的模式是與企業合作,建立具有“仿真企業環境”、“模擬職能崗位”、“仿真企業流程”的校內實訓基地,即“生產性實訓基地”。使學生在實訓時,有一個接近或仿佛置身于企業實際環境中的感覺,找到相應的職業角色、自己在整個流程中所處的位置以及應該負責的工作等體會。讓學生的實訓成為一種理想的就業“演習”。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4)杜絕項目設備重復投資、重復購置、使用效益低和積壓浪費等現象。項目的建設或設備的添置都應當遵循科學的程序,由掌握科學的領導和有關的業內及使用人員等集體論證、科學決策,保證每一個項目、每一臺設備都能發揮最好的教學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具體做法。
3.實踐性教學方面的經濟化改革。(1)完善指導教材,制定切實可行的實踐性教學計劃。充分調動廣大理論教師和實踐教師的積極性,組織改進、編寫更適合本校教學特色的相關指導教材。在實驗方面,將原有的實驗教學內容進行篩選、整合,按照課程群設計實驗項目,向新穎、創新、綜合的方向發展。刪除部分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設計性實驗。刪減偏重理論驗證與性能測試的實驗。在實習方面,從增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角度出發,對不符合現代科學發展的實習項目進行更新。結合新增加的設備,補充新的大型實訓項目和內容。(2)改進實驗、實習教學模式和方法。實訓的目的是鍛煉、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能力是靠學生練出來的,不是靠老師講出來的,所以教學過程中,要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積極性,注重啟發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應廢除以往的注入式教學模式和方法,把原來教學時間固定、內容固定、按班級同時進行教學的方法,改變為上課時間和內容在一定范圍內可以由學生自行選擇的教學方法。在形式上可以采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和現代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大量的工程實例走進課堂,使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論變得直觀,使一些無法言傳的知識形象化。在內容上可以做到豐富多彩。為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實驗或實習項目。這就要求不斷完善實訓基地各方面的條件,采用開放式實踐教學方式。(3)改進職業技能培訓的方式和方法。目前社會對學生的就業也要求提證上崗,學生在校需要取得相關專業多種資格證書。多數是在學生所學課程完成后,專門定時間對學生進行集中培訓、指導,這樣不但不能保證考核質量,而且因為學生要花費相當的時間、精力和費用專門為考證而學習和練習,會在考取證書之前給學生造成過大的壓力。為了克服上述弊端,可以把職業資格鑒定考核的內容、要求貫穿于平時的教學過程尤其是實訓過程中,使學生基本掌握證書考核的內容和要求。
四、結束語
以上是筆者在工作中切實體會到的相關方面的問題以及應該如何改革的個人見解,所提的存在的問題雖然并不全面,但在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切實改革,實訓基地才能更好地節約成本,實現良好運行。才能更好為學校培養創新型、復合型的高素質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文芹:高校實驗室管理機制探討[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09):88~89
[2]王鳳玲:開放式實驗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J].現代技能開發,2001,(08):33~34